从象、数、甲骨文的角度解读周易——周易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最近几篇连载,从象、数、甲骨文的角度解读了几个周易的卦和卦辞。读一本书,我们通常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作者写书的目的,以及其成书之后的意义。

先秦古籍

先秦古籍,有较大影响的也就几本。

《周易》在谈人文

首当其冲的就是《周易》,其内容的原始资料甲骨文中就有了,历经周文王、周公、孔子后,最后形成《易经》这本书。

这本书,相当于当时的语文书、政治书、心理辅导、社会学意义。

周朝时期,从考古证据来看,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字,各地的字形、字义虽然基于甲骨文的原始雏形,但是使用的较混乱,不易辨别,这才导致秦始皇统一后,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书同文“。

如果你看《易经》,仅仅看卦辞部分,不看卦、不看象、不看其中的曰,不看这三部分内容,那么,这本书就是一本人文教育使用的书,跟算卦可以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可以试试这种读《周易》的感觉。

这也是笔者抛弃这三部分,直接用甲骨文解读所谓的《周易》的原因,进而推导其数学和象的使用目的。

《周易》原版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后世基于崇敬,就算内容有改动,这部分内容改动通常甚微。

这本书实际在告诉当时的读者,什么是人文的向好,什么是人文的不吉,什么样会导致人文方面出差错,如何趋吉避凶。基于人性的考虑,如果按书上的谆谆教诲这样做了,会怎么样。

而这个”如果“这个大前提,在后世被固化,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算卦。

“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曹雪芹对人文的总结。

周易里面谈的是当时的人情世故。这种东西因为有人性的根本内容在里面,人性不改,就算再过几千年,其中部分内容依然是人情世故的表达。这是它能够跨越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之一。

思想者

数学唯一性的64卦

至于其基于象、数的表达方式,这是当时历史文化的沿袭,起到的作用就是对人文的事情进行分门别类,同时兼容了数理文化中的象、数的内容。这是卦爻产生之初的最原始的功能之一,兼容字义和数。

同时,我们甚至可以把象、数这部分简单理解为是一种基于代数、几何方法的人文分类方式。

现在西方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包括西方的迷信算卦的方式,有哪一种对于人性的分类比周易的分类方式还详细呢?这种分类方式至今并未被超越。

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的分类方式都是基于简单的阴阳,简单的对称性的多分法的线性分类表达。而周易是同时具有数学分形、对称、可公度性特征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西方数学至上世纪七十年年代,才有分形数学这个概念,其数理文化方面尚未得到应用。

因为从数学角度而言,想简单、兼容性的应用这种分类方式,例如周易的兼容2、3、4、6、8规律的数学模型方式,周易是这种复杂分类方式的最简化表达。数学而言,不可能有第二个这样的数学模型,这是唯一性的数学排列组合方式的结果。这也是西方物理界搞基本粒子研究的为何总要表达对周易的崇拜的原因。

而西方古代的金字塔是3、4的兼容,没有周易数理的细致不说,其几何方式不能直接兼容分形、代数的数理在里面,需要其他数学模型辅助,也就是无法最大数学覆盖性的完成古代数理大一统愿望的表达。

卦爻的分形规律

甲骨文的启发—伏羲八卦中的量子化表达—先从“一”说起(二)

《周易》当时的可能的读者

《周易》是周文王在狱中完成的,因此,内容必然有所避讳,不能直白,必须隐晦。

同时,他还要把自己认为的最重要的人文内容传达给能看到这本书的人,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人。因此,要把这本书搞的“不务正业”的样子是有必要的。

这本书在当时是巨著,因为就算金文、钟鼎文发现的文章,通常只有一二百字,字数就算最多了。这本书这种“不务正业”,以搞一本占卜汇总合集的方式表达出来。

商王因此掉以轻心,而周文王的继承人得以得到此书。书中体现了很浓厚的居安思危、谋求自保之后的发展的意味。这是与当时周文王写书时候的处境直接相关的。

这本书在周朝成立之后,成为经典,得以在贵族、仕子间流传了。

因其对伏羲八卦的象、数的继承、发展以及人文性的解读,在当时是具有领先的人文文化的意义的。

在其后几百年,才有百家争鸣,可见这本书在当时的影响。而且,楚国的老子见过,鲁国的孔子看过,可见影响范围之广。百家争鸣的文化内容,不管观点上有多大差异,却都是基于伏羲阴阳方式的表达,这才使得文化得以一脉相承。

其他一些先秦的重要书籍

《山海经》,先秦古籍,西汉成书。这算当时的地理、历史书了。仅仅是写法上有点基于现代角度认识的夸张和玄幻。当时,古人就那么表达。至西汉的司马迁,已经有些看不懂了。

《周髀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成书据说在周朝,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这是当时的数学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这算当时的自然科学书,内容涉及广泛。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

坟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发现,篆字中有坟这个字。篆字造字的本意:

土旁,实际是墓碑的形象,文在篆字中是噴的右侧字形,代表大的意思。古代地表有碑铭的叫“”,地表没有碑铭的叫“”。至秦朝,墓还有大墓的意思。现在坟、墓两个字已经不太区分了。

古人祭祀先祖,到坟这个地方去,或者在墓碑、祠堂、祭台前祭祀。这个习惯成为后来的传统文化。

《楚辞》、《诗经》等。诗以言情,诗以言志,这属于古代的文学作品了。

至百家争鸣之后,书多了一些。但秦始皇禁毁一部分,书目不详;项羽烧秦宫,据说秦宫里面有个图书馆;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独尊儒术,百家之说渐微。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

秦始皇禁毁同时,吕不韦搞的一项文化工程,一些古书内容得以留存。

而西汉时期,整理了大部分的先秦古籍,是否修改内容了,就不得而知了。现代考古发现的《老子》、《易经》是都有改动。

百家争鸣的著作。这个内容比较多。

古人写书的目的

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

周朝的鼎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至百家争鸣,变成“文以载道”,这个词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百家争鸣各家学说,都是在描述自己的道理。而道这个字,西汉后,道理变成有宗教意味的大道,不仅仅是道家学说专用的道字。这个道实际就是古代数理文化或者说古代哲学意味的,并非简单的道理了。

“书以传圣人之道”是北宋石介在《答欧阳永叔书》中提出来的。

所以,古人这类著书或者编撰前人的书籍,目的往往是要说明一个道,一种思想。

而《周易》是第一本这样目的写成的书。

后世这类书籍变得多起来,由于当时印刷水平、抄写的限制,以及当时非普及性教育的这一情况,书的流传范围通常是有限的。这虽然导致了一些书的失传,但也同时起到了文化领域大浪淘沙的作用。

书,在当时写作的读者群往往是有针对性的,帝、王、徒弟、子孙、仕子等等。因此在读的时候,还要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给门徒、子孙写的书,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化教化意义,通常也就逐渐被广泛流传了。这个广泛的扩散过程,通常会比想象的要慢一些,往往百年、千年。当然不像现在,即时发布,读者自选。

《周易》是这样的一本书,专门写给针对性读者的,之后得以广泛流传。后世还有几篇有代表性的这样的文章。

大浪淘沙-黄河壶口瀑布

后世教化内容传承的几篇代表作

《诸葛亮告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写给子孙的。

《孟子·告子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另外,还有一位告子是孟子的一名学生,孟子著作中专门有一篇是与告子的讨论--《孟子·告子》。这里的告子是人名。

告子与孟柯论人性问题,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以人性为仁义',犹如'以杞柳为杯桊'。其言论见《孟子·告子》篇。杨朱 、告子弃道德判断而直视人之生性 ,遂形成性无善无不善之说。故其所言之性 ,实乃生命意义,而非道德意义 ,因而其立说基点 ,尽在生命肉体之满足 ,无涉道德评判 。由于孟子的思想与其根本对立,故《孟子》中的记载不尽可信,而告子无著作,因此其真实思想已然无从查考。

后来的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恶,但这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原罪和康德的人性恶观点并不尽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基于社会性这一大背景的个体人性的一种考虑,这种人文思路出于周文王。而西方这方面往往纯粹的基于个体的人,这种人文思路并不是出于老子,但与庄子的道和王阳明的心学类似。

这是哲学家讨论的事情。中西文化在讨论人性的时候,还是有交叉的。那么,东方的传统文化对西方的文化到底影响有多大呢?这没法准确描述。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篇悲壮,抒发政治抱负。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 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书在古代,有教化、传承、载道之功。

书也在考验读者

一本《红楼梦》,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内容。政治家看到清朝的政治,文人看到清朝的文化,诗人看到其中的诗词歌赋。读的角度不同,看的结果并不相同。

同样一个西门庆的故事,《水浒传》中成就武松高大的形象而已,但在《金瓶梅》中,就成了几朝被禁的淫书。有人从《金瓶梅》中看到历史,真的在看历史吗?看历史非得看这书,也算吃饱撑的。

一本《周易》,不同的人也会看出不同的内容。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