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陈芝麻烂谷子

早上费了老劲提上雪地靴。

看看镜子中的自己,穿得笨重的样子,真像只企鹅。

难怪胡子同学不愿意穿多了,青春期都爱美。

可是,穿少了冷啊。

昨晚回来说,教室里冻死了。

我问他:没暖气吗?

他说:有空调,动静太大,上课的时候开空调后边的同学听不太清楚。

我问:下课也不开?

他说:下课开。温度高了就关,温度低了就开。

这我就放心了。能有空调就不错了。

我说他:教室里那么多人,一人一口气也暖和了,你冷个什么劲。

他说:脚冷,真想穿棉鞋。

这倒是,冷气总是先从脚上起来。

我说:给你买双棉鞋?

他赶紧摇头说:千万别。

我估计他也不能穿。那耍酷的篮球鞋跑鞋,不就是在大家集体穿校服的时候才能彰显个性?

我问:那你脚冷怎么办?

他笑嘻嘻地说:抖腿。

然后就做出抖腿的样子来。哈哈,这习惯可不好。

他说:我们一起抖。

明白了,就像我们上高中时候,冬天突然就开始集体跺脚一样。

这两天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看到她许多的文字都是回忆小时候的生活琐事。

她的朋友给她电话说:怎么,又写北平哪!陈谷子、烂芝麻全掏出来啦!连换洋取灯儿的都写呀!除了我,别人看吗?

作者这么写:“我漫写北平,是因为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稿纸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谁说没有读者呢?不过读者并不是欣赏我的小文,而是借此也勾起他们的乡思罢了!”

这回答真是太实在了。

通过胡子同学说的抖腿取暖及林海音写的,冬天课间休息去墙边“挤老米”的事,我就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的冬天。

林海音写的“挤老米”,是北京叫法,我们这边似乎叫“塞老窝”。

小学的时候,男生们跑了有太阳的墙边站一大排,然后基本从中间开始分两帮对着挤,挤出一个人,那人立刻跑去重新排队。

类似拔河的感觉,只不过拔河是两帮子人朝外抢,“塞老窝”是两帮子朝内挤。

男生们嗷嗷叫着挤一通,等到上课铃打响了以后,赶紧四散开来,一个个都头冒大汗,满脸通红。

这基本是八十年代还在平房里上课的小男生们干的事。

到了高中,基本都在楼上上课了,也没有了“塞老窝”的条件。而且青春期的男生都变得腼腆了,也不会那么张扬地出头露脸。

于是,下课的时候,楼上某个教室会突然发生跺脚的“共振”来。楼下的也不甘示弱,也一阵狂跺脚。

跺跺脚,脚趾头就不再冻得生疼了。

虽说那时候求学的日子苦,想起这些苦中作乐的事情也是蛮开心的。

看那天有条新闻:有个女大学生,大冷天穿着超短裙出门,腿被严重冻伤。不知道那个女生,会不会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

那时候的冬天真冷,我们都是穿着大棉袄大棉裤,不穿就要挨揍。那时候对父母的专制很有意见,现在想来,竟然充满了感激之情。父母对我们严厉的管教方式,让我们受益终生。

女生们的乐子,记忆最深的是跳皮筋,皮筋一节节地往上调,那高度从脚踝调到肩膀。到肩膀高度的时候,我们是用类似体操的动作完成。就是两手着地,打一个“pangren”,让脚够到皮筋,再跳,简直是高难度的动作。

现在想想,难怪我们这一代人身体素质那么高,都是小时候玩出来的。

昨晚问家长群里那个大师:怎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大师说:运动、读书、动脑筋。

等今晚胡子同学回家,我要告诉他:下课没事多去室外运动,跑跑跳跳挤挤,

都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