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狭义上的内蒙古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6米/秒;是中国湖泊较多的地区之一,常年有水的湖泊湖水浅,面积小,或为雨季湖。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内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人,为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地区。

内蒙古高原历史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从事畜牧、狩猎以及农业生产的场所。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中有“土方”、“鬼方”的记载,史书中则记载有“戎”、“狄”等族称。公元前21世纪至前3世纪,内蒙古地区分布着的一些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发生了密切关系。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文献记载的北方民族有了新的具体称谓,活动在今天内蒙古境内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楼烦、东胡和匈奴。

战国时期,林胡和楼烦活跃在内蒙古高原上。匈奴强大起来以后,林胡和楼烦又归属了匈奴。

春秋战国时代,东胡人的活动地域大致在今天的呼伦湖以东、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山脉北段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森林繁茂,禽兽众多,绿草如毡,水系如网,是古代居民以渔猎、采集和畜牧的主要区域.东胡人在这里从事着畜牧、渔猎和采集的生产方式,孕育了渔猎文化。

春秋时期,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匈奴吸收了诸戎、狄成份而强大起来,战国时被汉文献称为匈奴。初见于汉文字史籍记载的匈奴,主要活动在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及河套一带。公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域已与战国的燕、赵、秦三国相邻。战国末年,匈奴东界已达燕长城以北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部一带.战国中后期,匈奴广泛分布于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匈奴人在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和呼和浩特平原曾经长期驻牧,生息繁衍,生居死葬。从以上具体史实可以看到,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的大部都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掌控之下,从事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秦汉时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两种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内涵的集团,在长城沿线进行了密切接触,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在战国末期,当时的燕国、赵国以及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后来中原的华夏民族便逐渐开始迁移到内蒙古南部地区定居。

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在我国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公元11世纪,他们结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联盟,强大一时,因此,“塔塔尔”或“鞑靼”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称。后来西方通常就将蒙古泛称为鞑靼。

公元12世纪,蒙古族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它们大小不等,经济文化发展亦不平衡。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灭元建明,蒙古部族退守回内蒙古高原。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统一全国,清朝满洲部族征服漠南蒙古各部,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即为厄鲁特蒙古。

清雍正年间(1723-1735),统治者开放边内商民,到大青山采伐木材到内陆贩卖。据《朔平府志》记载,清统治者准予杀虎口关每年向木材商贩发放“特许在大青山采伐木材”的照票(采伐证)一百张,仅毕克齐一地,就有木材“商贾百余家”,大量的木材被贩运至长城以南出售。乾隆四年(1739年),在归化城(现呼和浩特市)东北建绥远城。

清朝末期,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开荒放垦”的政策,在绥远、察哈尔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官办垦务,开垦蒙旗土地,用开垦蒙地所得收入,弥补财政不足。大量被开垦的土地由山西、河北的农民前来耕种。

(0)

相关推荐

  • 探讨苍狼白鹿 蒙古族 匈人的历史传说

    苍狼白鹿,是蒙古高原很早就有的,可以说是蒙古高原人们共同的传说.为什么后来只有蒙古族保留下来呢? 因为长期的迁徙融合,战争的此起彼伏.这不奇怪,就像鲜卑族丢失了嘎仙洞的历史,印度丢失了阿育王的历史. ...

  • 蒙古高原:沧桑的历史,痛苦的记忆(1)

    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北部,涵盖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和外蒙古的漠北高原,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戈壁,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平均海拔1500米,面积约260多万平方公里,地势是西低东高. 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到 ...

  • 这31个内蒙古冷知识,您知道几个?神奇的地方

    这31个内蒙古冷知识,您知道几个?神奇的地方

  • 蒙古语地名的文化类型

    原创 牛汝辰 蒙古族先民7世纪时,他们还属于森林部落,过着依山傍水的渔猎生活:9世纪后,他们走出原始森林,迁徙到漠北草原,进行游牧:大约在17世纪以后,才开始经营农业.所以蒙古语区的地名,无不与渔猎.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高原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盆地 准格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 盆地呈不规则三角形,地势向西倾斜,北部略高于南部,北部的乌伦古湖(布伦托海)湖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平原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亦称渭河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居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安康盆地).秦巴山脉,西起宝鸡,东至渭南,为陕西的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平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中国东部大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

    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 去年青甘环线游的时候,途径柴达木盆地,看到这句著名的宣传语.本篇介绍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 ...

  • 中国地形介绍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海拔高度在800到1300米之间,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