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谁才是刘邦想杀又不敢杀的那个功臣?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破灭吴国后,头号功臣范蠡在归途中突然请辞,悄悄地离开越国,不知去哪了。后来,大夫种收到范蠡从齐国寄来的密信,里面道出他请辞而去的真正原因。范蠡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原来他已经看透了勾践的帝王心术,明白跟这种人在一起,只能共患难、无法同富贵,还不如避开为好。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有着类似于勾践的心术,在成事以后狠心地宰杀功臣,其中以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典型。不同的是朱元璋杀戮功臣几无忌惮,罪行未显而被诛杀的人比比皆是,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汉高祖虽然也生性残忍,但所杀的功臣一般都有谋反的举动或明显的言辞,必待坐实其罪名后,才会出兵去讨伐,不敢擅自妄杀。

在所有的功臣里,有一个人是刘邦多次想杀却又不敢下手的,因为这个人很有政治智慧,刘邦怎么也挑不出他的错来。这个人既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更不是陈平,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刘邦杀功臣不像朱元璋一样无所顾忌

刘邦都诛杀了哪些功臣?

《史记》里有一篇《高祖功臣候者年表》,里面记载了汉初的一百三十七个功臣,其中封侯的有十八个,前十名的排位是这样的:萧何第一、曹参第二、张敖第三、周勃第四、樊哙第五、郦商第六、奚涓第七、夏侯婴第八、灌婴第九、傅宽第十。这个排位里,许多本该出现在里面的名字不见了,因为这些功臣犯了“谋反罪”,所以才被刘邦拉了黑名单。

如果我们再翻阅到《高祖本纪》,便会发现曾经有一批功臣被封为王爵,大多是武将。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燕王藏荼和淮南王黥布等,这些人最终都背负上了谋反的罪名,导致身死而国灭。

在汉五年正月分封诸王之后,藏荼率先于十月造反,主动攻击代地,刘邦便命太尉卢绾讨伐他,取其位而代之;十二月,有人来告说韩信谋反,刘邦便伪游云梦,将其逮捕还京;七年,韩王信勾结匈奴谋反,兵败后逃入漠北;十一年,吕后与萧何杀死韩信,彭越与黥布感到害怕,也相继造反,结果全部被刘邦平定;十二年,燕王卢绾谋反,逃出塞外,终刘邦之世,不得返还。

除了这些因谋反而被杀或被逐的人外,其他的功臣也免不了猜忌。留候张良在入关之后,便托言从赤松子游,闭门不出岁余;武侯樊哙将兵在外,刘邦误听谗言,欲于军中斩之,幸亏吕后相救而得免;就连排名第一位的萧何也免不了猜忌,刘邦屡欲寻其过错,而萧何却全能化解,成为让刘邦想杀而又不敢杀的那个人。

  

被刘邦杀害的功臣以异姓诸侯王为主

为什么说刘邦最猜忌的功臣是萧何?

有心人在读《史记》的《萧相国世家》时,会发现这是一篇奇妙的官场保身之经典。里面花大篇幅来讲萧何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信任危机,成功使自己避免了功高震主而被杀的悲剧。在这篇世家里,刘邦多疑猜忌的性格被集中地刻画了出来,这是其他篇所没有的。

从《萧相国世家》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刘邦对萧何有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十分器重萧何,认为这个人为自己经营后方,功不可没;另一方又时时猜忌萧何,每次在外打仗都会担忧萧何是否会谋反而霸占自己的巢穴,导致基业丧尽。这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刘邦想杀又不敢杀萧何的矛盾心态。

在秦朝时候,萧何官至沛县功曹,是刘邦这个小亭长的上司。他经常利用职位便利来袒护刘邦,而刘邦也常跟随在他的左右,俨然是上下级的关系。当刘邦要去咸阳出差时,各级官员都为其筹募旅费,其中萧何出资最多。陈胜吴广起义后,父老们共同击杀沛令,萧何与曹参便迎刘邦入沛。此时大家都担心起义失败的话会被秦人诛九族,所以互相推让,最后才让刘邦来做领导,萧何为副。

之后萧何追随刘邦入关灭秦,收其图籍,尽知天下户口强弱处。在项羽定封后,刘邦不满汉中僻远,想要反抗,萧何劝他先以汉中为根据地然后再徐图进取,提出“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发展路线。刘邦知道萧何是搞政治的人才,所以自己称王后,便命其为丞相,负责经营后方。在刘邦出外征战时,萧何的政治才能得以彻底发挥出来,他不仅能保证前方足兵足食,而且还举荐了像韩信这种大将。

  

萧何镇守根据地,举贤任能,足兵足粮

汉军还定三秦之后,萧何负责镇守关中,为汉朝制定法令,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和县邑制度。搞政治的萧何越来越像国家的政治首脑,而刘邦只是一个屡次打败仗的统帅而已。他每次被项羽打得片甲不留时,还得靠萧何从输送的援军进行支撑。

因此,在汉三年,刘邦正与项羽对峙在京索之间,却依然不忘多次派使者回去慰劳萧何。有一个叫鲍生的人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他告诉萧何说汉王派使者回来见丞相,名为慰劳、实则刺探,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试想,汉王的根据地现在掌握在丞相的手中,假如丞相要造反,派人去断了汉王的粮道,那汉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所以汉王在前线打仗时还不忘派人回来刺探丞相的动静,担心的就是这种隐患。于是,萧何便派遣自己家族的兄弟子孙到军中去,表示愿与汉王共生死的决心,消除了刘邦的疑虑。

这件事说明在取天下之前刘邦就一边依赖萧何,一边又猜忌他了。而在得天下之后,刘邦虽然力排众议,以萧何为第一功臣,但猜忌之心并未消减,甚至还动起了杀念。

  

刘邦依赖萧何,却又对他放心不下

萧何有政治智慧,屡次化解信任危机

在消灭项羽,夺取天下后,刘邦非常清楚萧何对于自己的意义,他封萧何为鄼候,食邑最多。诸将得知后都不满,认为自己在前线攻城略地、出生入死,而萧何在后方舞文弄墨,未有寸尺战功,如何反居于众人之上?刘邦便解释说,诸公是搞军事的,萧何是搞政治的,是政治指挥着军事,而不是反之。此外,萧何举宗族数十人追随自己,从起义到取天下,始终不离不弃,这种功德不能忘记。

然而,在论及排名时,诸将又集体拥护曹参为第一。刘邦虽然属意萧何,但不好再反对众人。此时关内侯鄂千秋出来为萧何说话,认为萧何具有“万世之功”,高于曹参的“一旦之功”。因为萧何为国家定立制度,巩固后方,这才保证汉军屡次败而不亡,这是所有人都无法相比的。刘邦听后,非常认可,便令萧何为第一功臣。可见,刘邦对萧何有着非常深重的感情,很感激他立下的功绩,所以给予他应得的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萧何就此能获得完全的信任,猜忌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刘邦给予萧何应得的地位

在建国之后,刘邦依然离不开萧何,常将政事委托给他,自己则经常出外平叛。汉十一年时,刘邦到赵地去讨伐陈豨。恰巧韩信谋反于关中,幸亏萧何提前用计才将其擒获。刘邦知道后,一边拜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一边又令一名都尉率五百名士卒为相国卫,名义上是保护萧何,实际上是为了控制他。所以,当大臣们都向萧何祝贺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他对萧何说:

“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

萧何这才明白了过来,刘邦这人实在太厚黑了,老是变着法子来试探自己。于是他也就顺从刘邦的心思,辞掉了封赐,并且还主动以家私助军饷,刘邦知道后很高兴。次年,黥布造反,刘邦仍旧外出平叛,他又使着老把戏——“数使使问相国何为”。萧何以为只要尽职尽责,安抚百姓,缴纳军粮,刘邦就会满意。然而有门客却说,相国这么做会被陛下认为是在收买人心,打算取代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迟早会被灭族的。萧何听后,又得故意多买田地,得罪百姓以自污。

  

萧何自谢于民

刘邦为什么想杀又杀不了萧何?

虽然萧何已经竭尽所能的来依顺刘邦,但仍然无法打消他的猜忌心理。在平定黥布之后,刘邦认为应该找借口来除掉萧何。就在回京的途中,老百姓们遮道上书,控告萧何强买民田宅数千万。刘邦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借机把萧何杀掉,不仅罪名成立,百姓高兴,而且自己也无需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于是他将百姓的控状全部交给萧何看,笑着说相国居然也会取人田宅以为利,并要求萧何亲自去向百姓道歉。

受到羞辱后,萧何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以为民请命的名义,要求刘邦开放皇家的上林苑,让百姓进去耕田,不要只留给禽兽食用。就在这一刻,双方彻底撕破了脸皮,刘邦大骂说:“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于是下令将萧何投入监狱。

过了几天后,王卫尉问刘邦说相国究竟犯了什么大罪,为何陛下处罚他这么重。刘邦回答说相国收了商人的贿赂,想渔利皇家园林。然而王卫尉明白刘邦污蔑萧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所以他委婉地说相国追随陛下这么多年,常负责镇守后方,如果真有私心的话,早在楚汉对峙时就造反而独据关中了。如今陛下却指控相国收取几个商人的贿赂,这怎么说得过轻呢?刘邦听后便下令赦免了萧何,与他同归于好。这说明刘邦明白了三件事:

第一、萧何是不该杀的。因为他的罪名并不成立,杀了他无法服众。百姓虽然一时激愤,但日后想起萧何的好来,迟早会翻案;

第二、萧何是不能杀的。如果把萧何杀死了,那么由他所订立的汉家制度是否还要沿用下去?他所举荐的官员是否都要罢免?他是个得民心的宰相,杀了他是否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第三、以其杀萧何,不如用萧何。既然并没有萧何谋反的证据,那么以其杀了他,不如选择相信他。在征讨黥布时,刘邦已为流箭所伤,他自知时日无多,所以考虑要让萧何留下来辅佐幼主,不能轻易把他给杀了。

当时萧何也已是老态龙钟了,所以刘邦见到这个他平生最想杀而又不敢杀的人时,留下了充满歉意及忏悔意味的一句话——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觉得好看的话,点下“在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