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恋”很美,为何结局可悲?从他们对人生聚散的理解可知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写到了林黛玉与贾宝玉对“聚与散”的不同态度,颇有意思,已经包含着两人爱情悲剧的线索。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看黛玉对聚散的态度: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

林妹妹到底是“心较比干多一窍”,总是比常人要早想一步、多想一层。

在相聚的时刻,她就已经在想总有个时刻要离散;而一想到离散的伤感,相聚的欢乐也就荡然无存了,反而开始悲伤了。所以还是不相聚的好——无聚则无所谓散,也就无喜亦无悲,比悲伤总要好些。

宝玉则相反:

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宝玉喜欢相聚,希望相聚的时间越长越好,就像他有一次跟女孩儿们说的,希望她们一直陪着他,直到他离开了这世界,就什么都不管了。

看起来完全相反,其实有一个共同点:怕离散。

只不过,黛玉因为怕离散的伤悲,所以情愿不要相聚的欢乐;宝玉因为怕离散的伤悲,所以更加贪恋相聚的欢乐。

以他俩共同作譬的“花”来说,黛玉因为怕花谢了伤感,所以宁愿花不要开;而宝玉出于同样的缘由,却希望花能常开不败。

可惜他俩的念想又都是没法实现的。

苏轼有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并不是我想不聚就能不聚,我想不散就能不散,它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无非是主动还是被动。

类似黛玉这样的态度,明显聚和散都不想面对,宁愿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并非就此与外在的世界断绝了联系。她本身就是情感的化身,是要以一辈子的眼泪来偿情债的,又怎么可能脱得了感情的聚与散呢?

她只是被动而已。

类似宝玉这样的态度,是乐意面对聚而不愿面对散,如南唐后主李煜般“一晌贪欢”的味道比较浓,有退缩又不是完全的逃避,是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

这同样也是偏于被动的。

要说主动,还得来看苏东坡。

对人生的聚散离合的体味,一生颠沛流离的苏东坡,自然比基本上在大观园里打转的宝黛二人(暂且不管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吧)要真切深刻多了。

如果怕离散就不乐于相聚,那苏东坡恐怕早就愁死了;如果乐于相聚就不能接受离散,那苏东坡基本上也早活不下去了。

再引一首他的诗,他《自题金山画像》是这样写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里,他写出了自己悲凉的心境(已灰之木),漂泊的处境(不系之舟),伤感味道很浓,但把流放三州当作自己的“功业”,虽仍是壮志未酬的自嘲,却也已透露出人生的达观。

这就是人生的主动,在被动中生出的主动。

这也是人生的平衡,在被动与主动的冲撞中获得平衡。

而人生的价值,也正在于被动中生出主动,在两者冲撞中得到新的平衡。

林黛玉因为始终在退缩,始终没有争取,又觉得争取也没有意义,所以流尽了眼泪而终。

贾宝玉因为始终患得患失,也始终没有争取,只为抓不住眼前的欢乐而焦灼,而无能为力,所以发痴发疯终出红尘。

亲爱的朋友,你们怎么看待这人生的聚散离合呢?不妨留言讨论吧!

(网图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