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不能乱写,他因为一首词丢了性命
今天我们讲一个天真害死猫的故事。历史上有一个人,他是一代帝王,却不好好地管理国家,整天的诗词歌赋。最终成了亡国奴。他管理国家的水平成了历史的笑料。可是他的才华却为他赢得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席之地。这个人就是李煜。
李煜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到李璟、冯延巳的影响。他的词情感真挚,格调悲沉,意境优美,直抒胸臆,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是我国词史上的一代宗师,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然而也就是因为他的直抒胸臆的真性情,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李煜是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唐后主。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北方之后,于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派大将军曹彬攻破金陵城,李煜投降,被押送到汴京城,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应该说赵匡胤对李煜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汴京城给李煜建了豪华住宅,日常供给也算丰厚,态度上对李煜也是颇为尊重。可是好景不长,李煜归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对李煜心存防范,他曾经派李煜的老部下徐铉前去探望李煜。李煜见到徐铉之后嚎啕大哭,哭了很长时间,最后拉着徐铉的手说“后悔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是什么人呢?这两个人是当年南唐的主战将领,在对北宋的作战中,两人屡建奇功,曾是赵匡胤攻打南唐的主要阻力。后来李煜听信谗言,杀了潘佑、李平,其实就是自毁长城。李煜归降后还说“后悔杀了潘佑、李平”。就暴露了他有复国之心。宋太宗得知以后,非常恼怒,就动了杀机。
后来李煜填写了他的千古名篇《虞美人》,让宋太宗赵光义勃然大怒。公元978年,也就是李煜降宋后的第二年的七夕节,在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宴会上,赵光义命人毒死李煜。千古词帝从此千古。这首《虞美人》也就成了这个亡国之君的绝命词。
为什么宋太宗赵光义看了《虞美人》之后,就立刻命人毒杀李煜呢?今天我们就研究下这首词中的玄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象征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春花总会谢,秋月也会由圆满变得缺失。所以古人常用伤春和悲秋来渲染诗词。李煜也不例外,开篇就用了“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是:春天花开,秋天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什么时候终止呢?“何时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活了,期盼着死亡的到来。直接表达了李煜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往事知多少”这一句,让我们看到,李煜依然对过去的帝王生活充满了怀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现在居住的小楼又一次被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他们李家的江山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曾经是一个象圆月一样兴盛一时的王朝,现在又到月圆之时,可是李家王朝却不能象月亮一样圆满了。所以词人才会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悔恨和悲愤。其中的“又东风”的“又”字,则强调了词人一直处在悲愤交加的情绪之中。这就是亡国之君的大忌。宋太宗最怕的就是臣子的反叛之心。李煜现在是宋朝的臣子,怀念故国,也就是表明了自己没有从内心深处降宋。这两句话就足以让他丢了性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情形: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的容颜已经改变了。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在这里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倾泻出来,凝成了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最后一句中,诗人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在诗词写作上,称得上雄伟阔大,气势磅礴。但是这么汹涌澎湃的仇恨,这么奔腾不息的幽怨,就让宋太宗更加睡不着觉了。千古绝唱的诗句,也就成了李煜千古的绝笔。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三 诸子百家
周四 弟子规 周五 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