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渠书院与儒学大师张载

据民国《滦县志》记载,“滦县中学校,于民国二年(1913年)六月,县教育会提议,将县立高等小学校改为中学校。是年八月,招考中学生一班。由是按年增招一班,至六年(1917年)始呈准直隶教育司立案”。“校址:北街狮子胡同东口,海阳书院旧址”(旧志卷八第20~21页)。因此,海阳书院是滦县一中的第一个源头, 而这个源头又必须追溯到宋代儒学大师张载即张横渠先生。

中国传统的孔孟儒学发展到宋朝,形成了3个主要学派: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派在福建(闽)讲学,称为“闽学”;程颐、程颢弟兄为代表的一派在洛阳讲学,称为“洛学”;张载为代表的一派在陕西讲学,陕西古称关中,故称“关学”。“关学”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体系,近年海内外多次举办张载关学学术思想研讨会,世界给以崇高评价。

张载(1020~1077年,即宋真宗天禧四年至宋神宗熙宁十年),原居陕西省凤翔府眉县横渠镇,故张载自号张横渠,是北宋著名的儒学家之一,37岁中进士,所著《张子全书》博大精深。死后奉祀于孔子圣庙。

公元13世纪初,蒙古先后灭亡西夏、金国和南宋,建立大元帝国,建都北京(大都) 。1213年蒙古左军哈散儿已经攻下平滦二州,滦州一带从此成为京畿重地。但北方各少数民族剽悍勇武,难以安抚。蒙古将军那颜倴盏特在今倴城筑城与当地居民武力对峙,形势极其严峻。元朝皇廷有鉴于此,特封张载五世孙张晋为“定远大将军”,“赐第于燕,并食邑于滦”(在燕京即北京赐给府第,并把滦州赐给他作为子孙世袭的封地,全州田赋由张氏支配)。滦州民众出于对先儒的崇敬,干戈止息,从此滦境大安。这是元太宗窝阔台六年(1234年)滦州发生的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张晋到滦州以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建造“横渠书院”(旧址在州街以南,今城关中学现址)。从命名看,一是怀念家乡横渠镇,二是要弘扬张载关学。这是滦州历史上第一个正规书院。滦州自古是北方各少数民族往来交汇之处,与中原文化相距较远,据史料,一般认为接受儒家文化要比中原地区晚千余年。横渠书院的创建却使传统儒家文化在滦州正式扎下根来,并进而影响到其他地区,所以“关学东来”确是中国北方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滦州文化也就是从这时后来居上,成为京东的文明繁富之区。后来眉县的张氏后人也全部迁居滦州,做出杰出贡献。至第十五世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才由滦州请回一支回到眉县故里至今。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因嫌横渠书院原址狭小,为了表示对这位功高千古的文化巨人的崇敬,特将“横渠书院”迁建于城西(今部队营房大院)。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知州林应聚主持重修了书院讲堂之外,还特别增建后堂三幢,专门供奉先儒张载,即“张横渠祠”。

到清代,张载受到更隆重的纪念。康熙皇帝特为“张横渠祠”题匾“学达性天”。这里的性指“人性”,天指宇宙。意思是说:张子的关学精微高深,已经达到了人性与宇宙的极致。可见推崇之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感到只在书院的后堂建造3间专祠,仍不足以表达对张子的钦敬。于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滦州西关的“横渠书院”整体改作“张横渠祠”,以供祭奠之用。

“横渠书院”又迁回东街正对州街的今朝阳胡同南侧原址重建。因滦州在汉代原属右北平郡海阳县境,为表示历史久远,特称“海阳书院”,实际正是“横渠书院”的延续与重修。

但书院南侧紧靠规模宏伟的“杨少卿祠”和“忠孝祠”,书院本身难以展拓。随着“康乾之治”的繁荣,滦州学子成倍增加,海阳书院已经不堪容纳,滦州绅民一再呼吁迁址扩建。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云南举人张士铨来任知州,终于付诸实施。特在北街狮子胡同(俗叫三道胡同)东口买妥“旗地庄头”一座宽敞府第作为新址,由热心教育的滦州士绅商董捐资,拆毁重建了“海阳书院”,实际是横渠书院的迁建与扩展,也正是今滦县一中的前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