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60:梅花消息

一、素材积累

举一反三(不同类)

触类旁通(对同类)

辨析 :这两个成语都指在接受新事物时有较强的类推能力。它们的区别在于举一反三类推的事物不限于同类;触类旁通侧重于对同类事物一通百通。

噤若寒蝉(人害怕)

鸦雀无声(环境静)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指没有声音。它们的区别在于噤若寒蝉比喻不敢说话,不出声是因为害怕,主要形容人;鸦雀无声形容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间不容发(未发生)

刻不容缓(急处理)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可以指危险很近形势急迫;它们的区别在于间不容发侧重指危险或危急情况迫在眉睫,但还没有发生;刻不容缓侧重指对已经发生的危险或危急情况必须立刻处理解决,不能耽搁。

开诚布公(可公开)

推心置腹(私交深)

开诚相见(看表现)

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对人真诚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开诚布公一般用于交流的场合,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开诚相见中开诚指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偏重在真诚相见。

开门见山(入正题)

直截了当(很干脆)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径直,不拐弯抹角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开门见山偏重在直入正题,一般用于说话或作文的场合;直截了当偏重在干脆爽快,可指做事等方面。

二、古韵寻音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译文】

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冬日的积雪冰层、严寒的风所摧残了,五更时这株柳树只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无论柳树稀疏还是繁茂,都把自己的光芒给了它。

特别是在这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如今斯人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注释】

层冰:厚厚之冰。

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最是:特别是。

繁丝:指柳丝的繁茂。这两句里的“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春山:春日之山。又,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这里指代亡妻。

湔(jin)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湔裙,溅湿了衣裙。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寒柳而抒伤悼之情的词作,纳兰在词中咏物写人,亦柳亦人,委婉含蓄、意境幽远,可谓是其咏物词中的佳作,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词:“余最爱其《临江仙·寒柳》云:'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言中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纳兰词亦以此篇为压卷。”

“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明明是咏柳,怎么突然出来个扬花呢?

的确,杨树、柳树本是两种不同的树,但由于它们的种子杨花和柳絮都带有白絮能飞,飞絮期又基本相同,因此杨花和柳絮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被认为是代表同一个意象,而纳兰在这里用到“杨花”的意象,估计是想要造成叠音的声音效果。除了造成叠音的声音效果之外,还因为杨花作为诗词当中的一个意象符号,独有一些复杂的含义。

“疏疏一树五更寒”,“疏疏一树”正是寒柳的意象,而“五更寒”原本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意象,此时交迭在一起,却把夜阑、更残、轻寒这些意象付诸柳树身上,使柳树获得了人格化的色彩,使柳树更加顺理成章地成为词人的情感投射的客体。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递进一层,似在说明月无私,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照耀,一般关怀。貌似在写明月,实则是容若自况:柳树就算“疏疏”,就算“憔悴”,也减不了自己对其一分一毫的喜爱;伊人就算永诀,也淡不去自己一分一毫的思念。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下片转折,由柳树而及女子,由当下而及回忆,是说:最是在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去想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春山,作为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既可以实指春色中的山峦,也可以比喻为女子的眉毛。宋词有“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是以春山喻眉,以秋水喻眼,而一“扫”一“裁”,是形容女子描眉画眼的可爱的梳妆动作。春山既然可以比喻为女子的蛾眉,便也可以用作女子的代称,容若这里便是此意。

由柳叶的形态联想到蛾眉的妙曼,联想到心爱的女子,曾经的故事。接下来仍是追忆那位女子,即“湔裙梦断续应难”。湔,这里是洗的意思。旧日风俗,三月三日上巳节,女人们相约一同到水边洗衣,以为这样可以除掉晦气。上巳节和清明节隔得不远,所以穆修有诗说“改火清明度,湔衫上巳连”。这种户外聚众的日子往往提供给了男男女女们以堂而皇之地偷偷约会的机会。

这首词,曾被那位对纳兰词评价不高的陈廷焯赞为纳兰词中的压卷之作,不知道容若听到了会不会高兴一些呢?无论如何,“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都是性灵之句,非挚情挚性之奇男子无以得之。纳兰何以有此“憔悴也相关”,“西风多少恨”的伤感情调?清朝气数正旺盛,却有此醒人气的词人和词作,真是可悲可叹可钦啊!

咏物为古典诗词之大宗,而原其宗旨,“物”本是外壳,是媒介,抒情才是本质,是核心。所以咏物之作要求摹写神理而不能徒赋形体,同时还要不粘不离,保持一个恰好的分寸。以此绳衡这首小词,在“层冰积雪摧残”、“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等句刻画出那婀娜杨柳的“寒意”之外,词人更着重“摧残”、“憔悴”、“梦断”、“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情感的抒写,亦将他复杂凄咽的内心感受特别深曲又特别准确地传递出来。写寒柳而字里含情,弦外有音,此之谓“言之有物”。

还要深思一层,“言之有物”之“物”究竟能否落实呢?有文章指出这首词借咏柳而寄寓对亡妻的哀思,实亦即悼亡之作。作为一种猜测容或可以,但作为学术研究,在本篇不能肯定作年在其妻逝世之后的情况下,则不可以武断地这样定论。如果说里面寄托有纳兰一贯婉转哀凉的身世之感,那也就足够了。

三、热点时评

无畏逆行,仁心勇怀

       《人民日报》

“勒痕脸”又一次刷屏了,只是这次不在中国,而是在国外。国外网友通过点赞和转发,表达对白衣战士的感谢和尊敬。与此同时,相同的回答在耳畔再次响起:“不要称我们为英雄,我们只是在完成本职工作。”

确实,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逆行。激发勇气的是使命也罢,是职责也罢,在世界各地,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医护人员,在书写着同样可歌可泣的战疫故事。他们中有人出征前立下遗嘱,有人退休后重新“归队”,有人远赴异国他乡火线驰援。不同的事迹,同样的感动。向全球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在这个悲壮的时刻,我们与所有医护人员站在一起。我们以你们为傲!你们在激励着我们!我们对你们的付出感激不尽!”

参考点评:只有带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勒痕脸”是人间天使最美的吻痕。我们只能说:所以能无畏逆行,因为有仁心勇怀。所以有人说,世间最不可亵渎的有三种人:救人之医,育人之师,护国之军!

关键信息(原点):

我的联想(旧知):

我的想象(发现):

四、美文品读

梅花消息

            潘向黎

《梅诗话》记载,杜耒向赵师秀讨教诗歌,赵师秀半开玩笑地回答:“但能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这两位都是宋代人,赵师秀有一首诗入了《千家诗》,妇孺皆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意境幽静,心态闲适,端的是好诗。而杜耒,许多人也读过他的作品,只是不知道作者而已,比如那首经常出现在茶馆壁上、茶具上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花,赵师秀把它当成改善气质的良药,杜耒把它当成提升境界的魔杖。可见梅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这样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人请苏东坡吃饭,在酒席上说,这两句诗是写梅花,但是用来咏杏花与桃花李花也都可以。苏东坡说:可以倒是可以,但是恐怕杏花李花不敢承当。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据《诗话总龟》卷九引)。确实,这两句诗表现的是梅花的风姿和神态,决不是写桃李杏的,桃李杏的花都是浓密的,不是“疏影”,而且开在春光明媚之时,衬托它的不会是“水清浅”、“月黄昏”这样萧索清冷的背景。也有人说,这种描写也接近野蔷薇,则更加勉强,早有前人反驳道“野蔷薇安得有此萧洒标致?”和梅花相比,野蔷薇确实显得小家子气了。后来姜夔借用这首诗中的“暗香”、“疏影”作为词调名,自制成曲,写了两首著名的咏梅词。

中国人有酷爱梅花的传统,自古以来,咏梅的诗词数量之多,填山堆海,写梅之余,兼以明志、思人、思乡、遣怀,正如王淇借梅花口吻所说的:“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咏梅花自比、言志的,少不得先要说到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是他“一树梅花一放翁”,不是自恋,就是有点自大了。

还有王冕的两首咏梅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全无造作,胸怀自见,清新可喜。

最哀伤的恐怕是李商隐的《忆梅》(有“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句)、《十一月中旬扶风界见梅花》(其中“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写尽少年成名而后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与伤痛)。

其他“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等等名句,不胜枚举。

梅花和雪有着不解之缘。红楼梦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美丽,引的众人写出了许多红梅诗,但是这些诗却不及一个细节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就是品茶栊翠庵一节,妙玉请黛玉等人喝体己茶,用的水竟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写早梅极是贴切。而卢梅坡的《雪梅》二首流传颇广,可能与它的通俗易懂有关:“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说到白梅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写梅花与雪同色,且开得早,但是说分不清花和雪,似乎有点刻意,不如王安石的《梅花》自然天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然而所有的这些,都比不上李后主的《清平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那落不尽、拂不完的梅花,有如人世间无数无法排遣的痛苦和忧愁。是伤春?是相思?是乡愁?是离情?是追悔?是幻灭?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是,直到今天,犹见落梅如雪,落梅如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