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癌”诊疗中的3个误区!

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在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各种疾病中,乳腺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扛把子”。

2018年,《柳叶刀》杂志针对2000年~2014年的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2000年~2004年的 75.9% 上升至2010年~2014年的 83.2%,接近发达国家的治疗水平。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超过 90%。

近十年来,从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到如今的靶向治疗,随着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更迭,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大幅延长,乳腺癌逐渐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治、可控的“慢病”。

乳腺癌转移复发了怎么办?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快,容易脱落并且易向其他身体部位探出自己的“魔爪”,易导致复发转移现象的发生。

一般早期乳腺癌,经过规范治疗后,不容易复发。中晚期的乳腺癌的复发风险比较高。高复发率也与患者没有按照国际指南治疗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有的患者做手术后,拒绝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也不进行长期随访。

乳腺癌术后导致复发转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肿瘤自身特性、治疗不彻底、免疫力低下、心理状态等。

乳腺癌复发转移中,一种是局部复发,一种是远处转移。

局部复发,肿瘤再次出现在与原发肿瘤相同的地方。比如原先采取保乳手术的患者,肿瘤可能在剩余的乳房组织中复发。采取乳房全切术的患者,肿瘤也可能会在胸壁或皮肤上的组织中复发。

远处转移,肿瘤离开原来的位置,跑到全身各个脏器,最常见的是骨、肝、肺、脑。这就意味着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远端部位,疾病也从早期进入了晚期。

并非每个患者都会发生复发转移,即使发生复发转移后长生存的患者大有人在。

与其担心这种概率性问题,不如好好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心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于减少复发转移的发生也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饮食调节,戒烟、酒等不良嗜好,多食绿色蔬菜、豆类食品及新鲜水果,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蛋类、鲜乳等也不可少,以及坚持乳腺癌术后的定期复查和终生随访。

乳腺疾病诊疗莫入三大误区
误区一: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临床上95%的乳腺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

随着年龄增长到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越来越低,乳腺组织退化,小叶增生也会慢慢好转。

乳腺小叶增生中,只有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通过一些影像学和病理检查,以及专业医生的手检,可以鉴别普通的小叶增生和这种癌前病变,而且也不是所有癌前病变最后都会发展成乳腺癌。

所以,我们不能把乳腺小叶增生等同于癌前病变。

误区二:乳腺超声比钼靶好,钼靶辐射大

很多患者到诊室来,只要求做某个检查,比如倾向做钼靶,认为钼靶比超声准确;或者坚持只做超声,认为钼靶辐射强。其实每种影像学检查都有其自身特点,也有它的优点和弊端。正因为各有优劣,所以互相不能取代。

超声优势在于观察乳腺组织的细微结构改变,鉴别囊性与实性肿块的准确率可100%,能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同时乳腺超声没有放射性,可以根据需要反复检查。

而钼靶对发现微小钙化最具有优势,进而能够发现无症状或触摸不到的肿瘤,诊断效率甚至高于磁共振。

不管是钼靶,还是超声,或者核磁共振,各有各的盲区,可能有些病变只能在某种检查下看到,其他检查则完全看不出来,所以互相配合使用非常重要。

误区三:乳腺癌患者不能生育,不能再过性生活

很多人患了乳腺癌以后,一方面可能对自身形体自卑;另一方面也会听到别人对她们说,不能再过夫妻生活,不能再生孩子。

其实在生育问题上,目前公认的观点是,在确保一定时间的充分有效地治疗后,比如说术后2年~5年可以生育。生育不会造成肿瘤复发转移。

一些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提示,不管是激素受体阳性还是阴性乳腺癌患者,生育过程本身不会对乳腺癌的预后带来影响。所以在保证充分治疗后生育是安全的。当然,决定生育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内分泌药物洗脱,不然会导致胎儿畸形。

其次,夫妻生活也不会造成体内激素异常波动,和谐的家庭生活和夫妻生活,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康复,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警惕不良习惯,预防乳腺癌

对于乳腺癌高危的女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正道。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从25岁起遵医嘱,对乳腺进行专业随访,尽早发现可能病变。

同时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

2、注意饮食,少吃高糖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

3、适当运动,游泳、快走、有氧瑜伽等都可以,避免过度肥胖;

4、避免摄取含激素类的药品或食品。

作为新时代女性,享受独立的同时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做到定期检查身体,重视乳房健康,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爱和保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