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剥皮”: 动物保护的另类方式

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站在手术台前,他们面前是一只血液流干了的秃鹰。即使秃鹰已经死去了,人们仍没有放过它:有的人手持剪刀剪断了它的翅膀;有的人拿着拔毛器将每一根细小的羽毛拔干净;还有的人负责将秃鹰身上的每一块皮肉都从骨骼上剥离下来……

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如此残忍?你一定不会相信,他们是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FWS)的工作人员,从事的是保护秃鹰的工作,现在做的也是动物保护的最后一步——制作标本。

动物标本学问大

在美国,秃鹰一度濒临灭绝,于是FWS发起了秃鹰恢复计划,通过捕获野生秃鹰并通过圈养繁殖恢复种群。工作人员在每只秃鹰的身上都做了标记并跟踪它们的生命历程,秃鹰死后工作人员还会给它们“收尸”。慢慢地,秃鹰“停尸房”基本被装满了,“后来者”们该怎么处理呢?FWS的工作人员给死去的秃鹰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机会,美国史密森学会博物馆同意接收秃鹰尸体作为标本展出,于是FWS的工作人员开始学着将秃鹰制成标本。

小学的自然课上你有没有动手制作过标本?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做的吗?也许是将随手摘下的野花小草夹到空白作业本中,又或者将捕到的蝴蝶蜻蜓装到透明塑料袋里,带到课堂上给老师打完分就结束了这堂标本课。如果你还能将当时做的标本从箱底里翻出来,你会发现,这些“标本”全部都化为了粉末。这当然是微生物的“功劳”,这么多年来,它们一直在蚕食着动植物们的尸体,直到将皮肉、骨架“吃”干净,最后剩下的无机物也就不再成形了。

博物馆的标本当然不能这样制作,那么该怎么制作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浸制,在液体中的物品“保鲜”时间更长,水果罐头就能比新鲜水果更能保持长时间的完整形态。只要将整个动植物尸体往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中一丢,浸制标本就完成了。

不过秃鹰并不太适合这个方法,因为在福尔马林中泡久了,尸体会变得又白又胖,这是因为福尔马林具有漂白的作用,而水分会慢慢进入尸体,将皮肉“撑”起来。因此,浸制法通常用来制作水生动植物的标本,它们在活着时就很适应水环境,即使变白变胖,也较为贴近活着的状态。

FWS的工作人员给秃鹰选择了剥制法,这是专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而生的标本制作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生前或调皮可爱或英姿勃发的状态。我们现在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那些或站立或躺卧,甚至还会睁着眼睛“盯”着参观者的标本就是用剥制法制作的。

剥制标本不好做

方法是选好了,可是想完成一只威风凛凛的秃鹰标本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可不小。整个剥制标本的制作过程,应该比我国名菜八宝鸭的制作过程要难得多。厨师要从鸭子背部一道不到10厘米的口子中将它的肚子全部掏空,再塞入糯米、火腿、冬笋等各类食材,最后将它再缝成一只从外表上看起来完好无损的鸭子。剥制标本还要让这只“鸭子”再站起来,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FWS的工作人员一起学习下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吧。

前文提到的“抽筋剥皮”正是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先对动物进行数据采集,比如测量它的身高、体重、三围等。这是之后我们让动物“复活”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这些原始数据,最后做出的标本就会走形。

剥离动物皮毛要非常小心,通常在动物的胸部或者背部打开一个切口,然后慢慢地将皮肉间的神经和血管切断,将动物的整张皮毛完整地剥离下来。如果不小心在皮毛上划出了多余的切口,不仅修补工作很困难,甚至微生物还可能从这个切口中入侵标本,从而导致整个标本制作失败。

剥皮完成后,接下来还有两个重要步骤。首先要将皮质进行清洗,浸泡防腐,现在只需将皮毛在一些常见化学品,如柠檬酸、食盐、小苏打等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步工作。接着,测量剥皮后的动物的“三围”,再结合之前已经测好的动物整体数据,来制作动物的“新身体”。

动物的“新身体”有点像布娃娃,根据时代的变迁,布娃娃的填充材料从稻草变成了棉花、海绵和硅胶等,而动物假体也如此。前辈们用过稻草、棉花、石膏,甚至泥土来填充标本,而现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主流的方式是用轻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主要包含轻质砖、多孔金属材料等)制作假体。

动物假体的制作过程难度很大,需要制作者对动物活体非常了解,知道它们在生存时的动作和姿态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有极强的美术雕塑功底,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假体。不过,现在只要能够提供动物身体的精确三围数字,我们就能找到专业的工厂来制作动物假体了。

假体制作完毕后,拿来已经“熨烫”好的“衣服”给它穿上,再用针线将“衣服”缝补上,最后再给它“化个妆”,动物就会“满血复活”了。想要让动物“活”起来,就要通过“化妆”让它的表情“活”起来,比如遇到捕食者时,要通过眼睛的注视角度和面部线条的紧绷来展现它的惊慌失措,见到猎物时,秃鹰可能会双目圆瞪,四爪用力,表现出威猛的一面。

经历了这重重难关,重新“复活”的秃鹰终于可以在博物馆中跟观众们见面了。而博物馆中的其他标本,它们的背后也不知凝聚着标本师们多少汗水和心血,当我们再去拜访这些标本时,请再多欣赏一会儿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