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延伸到现象背后

课程改革的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规划水平很高,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前进过程中难以预知的具体问题。问题的潜藏必将阻碍改革前进的步伐,而及时发现问题则会为尽快解决问题赢得先机。

基于这一认识,我区教研部门把捕捉课改中的问题作为一种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把调查研究作为常用的方法与手段。近一年多来,先后有计划地实施了多个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力量对全区的村小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了村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化村小建设有关文件的出台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实施的困难所在,也推出了典型经验,为解决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寻求有效的策略;对初中理化生实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统计分析、教师访谈,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理化生实验的意见》;召开了教师代表、管理者代表座谈会,组织了课程标准问卷调查,认真完成了教育部关于“课程设置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调查,充分反映了我区实验后所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为修订“方案”和“课标”提供了依据。

同时,我区已形成课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课改优质课评比、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等激励机制。这些机制的作用决不仅仅是评出些先进,比出个高下,而是要让学校和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认真反思和总结,获得提高。我们的操作也在不断完善。例如:课改先进集体评比除了教育局下发考评表进行打分外,还要求学校写好学年度的课改工作总结,并设想拟定出区课改先进集体评价标准,供学校对照;课改优质课的评比过程正逐步打破封闭状态,向全区的教师代表开放,让广大教师参与评价,以提高评比的研究成份;评比结果揭晓后,由教研室分学科组织优质课展示、评点活动,供各校比照、反思,以寻找差距,提高认识;教学设计也在评比的基础上由教研室作问题剖析,甚至对学校进行个别辅导。这些激励机制在具体运作上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促总结、促反思、促提高进行的,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也更深更广。

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应该以成果的彰显为重要依据。因为成果的外显与工作的到位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始终把改革成果的物化作为工作的一个环节来抓:我们视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为重点,及时汇编教师精心设计的优秀案例,并推荐至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编辑部、江苏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主编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中发表;朱慕菊、刘坚主编的《来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声音》一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择要介绍了我区课改工作的部分策略;我们对综合课程的思考与实践收入《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一书;对均衡发展的思考、《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方案、新课程背景下基层教科研工作的思考等多篇专题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校级层面,一线教师也撰写了大量有关课改的经验和思考点滴,在各级刊物发表。课程改革实践使我区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惠山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校园明晰地透射出新的文化气息,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我区教师成长的主旋律,学生在新课程的浸润中汲取着终身发展的营养。

课改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了努力探索的充实与大胆创新的欢乐,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少新的困惑: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整体结构,但我们研究的力量和进度是有限的,只能就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切入,并逐步深入,无法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但实际工作中,所有的课程同时都在实施着,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兼顾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呢?

实验年级增加以后,培训和指导力量相对减弱,实验年级骨干教师数量不足,校本教研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对校长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如何确保所有的校长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研究上呢?

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如何才能进一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生、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正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才使我们不断进步着。我们对新课程坚信不疑,我们实施新课程的信念也坚定不移,因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引领惠山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