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2000多年前,古人早就领悟了

《孟子·告子》一篇的内容非常多,思想性也非常强。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金句都是来自这一篇内容,比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比如“食色性也”,比如“仁义礼智”,比如“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等等。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告子认为,人性本无善恶的区分,意思是可善可恶;而孟子坚定地认为,人都有向善的本能,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这一篇中,除了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讨论,那就是关于“仁义”的讨论。那什么是“仁”和“义”呢?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部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仁就是要保持本心,义就是人要走正途。放弃这条路不走,丧失了本心而不去寻找,这都非常可怜,一个人,鸡和狗走失了,知道去寻找;但是人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我们学习和求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丢失的本心,真实的自我。

关于如何活出真正的自我,孟子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孟子说,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平凡的人,有什么差别?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意思大概是说,如果一个人顺从自己的耳鼻口本能,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所谓“食色性也”,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和欲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会被外物所蒙蔽,如果你只满足这些本能,不去思考和反思,那么你就只能注定是一个平凡的人;

而一个人能顺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眼耳鼻这些器官不能思考,而内心是会思考和觉悟的,所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而不得之”。所以,用心反省和思考,才能避免成为一个普通人,而成为一个德行兼备伟大的人。

我们常说,要遵从你的内心,才能做真实的自己,大家可能有误解,遵从内心不就是随心所欲吗?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只是满足了你其他感官的欲望而已。孟子将这两种本能做出了区分,一种是不会思考的身体,一种是会思考的内心,而我们真正应该遵从的是你会思考的自我,而不是那个为了满足感官体验的自我。

乔布斯曾经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我们常说,“善和诚”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和底层基因,而“仁义礼智”是儒家的思想核心。孟子在这一篇“告子”中提出了著名的“四端说”,也是“仁义礼智”的来源,它们包括:怜悯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懂得怜悯之心就是“仁”,有羞耻之心就是“义”,有是非之心就是要守“礼”

活出真正的自我,其实并不容易,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很多本能的欲望做斗争。告子说“食色,性也”,对美食和性的需求,是每个人的天性,但这些只是作为动物的本能,真正区分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是人有思考的本能。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俗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变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所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著名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出自孟子《告子》这一篇文章,什么是“鱼”,什么是“熊掌”,当然熊掌比鱼更加珍贵,如果真的取其一的话,那当然是熊掌了。孟子说,鱼就是我们生存的本能,而熊掌就是我们义行的本能,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顾,那么就要舍生取义了。

孟子说,每个人都渴望生存而厌恶死亡,如果你把生存放到第一位,那么为了生存你就会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生命中,有的东西比生存更重要,比死亡更可怕。一个人快要饿死了,这个时候,一筐饭,一碗汤可以让他活下去。但是如果别人是吆喝着施舍给你的,或者用脚踩过了再设施给你,你还会要吗?

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真正区别就在这里,平凡的人把生存放到第一位,而伟大的人不是。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我们也常说:生活不仅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其实2000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深刻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