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差评受害者”?

图文并茂的正面反馈、“真情实感”的好评加精……在当今互联网消费的评价空间下,给差评不是个容易的事。

一条差评,从表面来看影响的只是未购买顾客对于该商品的判断,但是在这背后,却涉及庞大的利益相关。以淘宝为例,一条中差评的影响可以是巨大的,它直接关系到店铺和商品的好评率和动态评分,而这又和商品搜索排名和参与营销活动等和利益相关的指标挂钩。而相比体量大的旗舰店,对销量低体量小评论少的中小微店铺来说,一条差评几乎是难以承受的。

也是因为如此,消费者一旦给出差评,后续可能发生的,就是商家连续不断的删差评请求,或卖惨或利诱,更为极端的情况,是恶意骚扰和谩骂威胁。

在这样的操作下,给差评不再是消费者合理合法的权利,而是一件性价比极低的冒险事件。双方“受害者”的身份,也在刷单好评如潮和职业差评师常见的业态中摇摆。

01

被删掉的差评和被胁迫的权利

软性胁迫,是很多卖家在要求买家删除差评时常常使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返券和现金、卖惨请求、承诺改进等等。

1-10元的现金和返券利诱,是卖家利用消费者的补偿心里打出的最有力的武器,很多商品本身售价偏低,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对其并没有抱有太高期待,对商品不满意给出的差评,在不想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考量下,基本上可以和这几块钱的优惠券抵消。

而针对原则性更强的买家,卖家则会进行进一步的卖惨请求,套路一般都是首先表明自己单亲妈妈、创业大学生等容易激起同情心的弱势群体身份,然后阐述这一个差评给TA带来的伤害和本身的不容易。一言以蔽之,将一个合理合法的诉求巧妙地转变成了道德上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卖家在进行软性胁迫的时候,虽然是以请求的方式,但是不间断的电话和短信,同样带上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色彩。

更加极端的案例,甚至走上了违法的道路。这一类的报道,也常常见诸新闻和报端。发生在今年3月份的某网友因给某平台搬家司机差评遭遇其死亡威胁事件,就是这一类案例的一个真实缩影。

轻则考验道德重则危及生命,由一条差评带来的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难以承受。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差评删了,但是作为消费者合法的权益被伤害了。

02

当评论成为一门生意

在搜索引擎输入“删差评”,排在前面的结果都是专业删差评网站和如何删除差评的方法经验,而点进那些删差评网站,标明的“先删除后付款”和“百分百技术删除”对卖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在电商体系中,买卖双方拥有十分巨大的信息差。买方从商品介绍和营销广告中了解到的,仅仅是被规避掉缺陷和放大了优点的宣传信息。所以已购者的评论,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对消费者来说,中差评的参考意义更大,它们是消费者为数不多的了解商品真实情况的途径。那些图文并茂的好评,在有经验的消费者看来,可信度并不高。

很多消费者都会有的经历是,点进一家店铺或者一件商品的评论页面,如果不特意点“中差评”选项,首先看到的肯定是好评。再往下翻翻,就会发现这些好评的话术差别不大,几乎可以说是同一个模板下的复制粘贴,这种虚假的好评很显然不具有参考意义。

与之相对的,还有职业差评师的存在。活跃于电商和餐饮平台的职业差评师按其领域还分为两种,一是利用平台的中差评规则与店主对差评的恐惧心理进行恐吓与敲诈勒索;二是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与店家之间的竞争,通过“刷差评”服务收费替店铺打压竞争店铺。后者更是有明码标价团体作案的可能。

如此,消费者的评论不再是对商品的客观评价,而是沦为牟利的工具。买卖双方的信任感破裂,交易也难以为继。

03

对平台和监管提出的技术难题

天津师范大学一项针对网购信用问题的研究报告曾指出,以淘宝为代表的“差评体系”没有考虑买家信用问题,导致买家评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意性,直接催生了“职业差评师”的出现。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看起来,需要做一个技术上改变。

为了保护中小商家的利益,淘宝也确实曾在去年9月份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版。也就是,把“中差评”标签改成了“感觉不佳”,并且排列在诸多由好评展开的相关条目之后,不再单独显示。

弱化中差评无疑对中小商家起到了保护作用,不那么醒目刺眼的“感觉不佳”极有可能让部分顾客忽略掉负面评价,给商家带来好处。但是对消费者来说,这一改版也提高了他们的购物的选择成本。

最终根据市场反馈,淘宝还是恢复了中差评的显示,这一次的改版,只是淘宝在技术上作出的探索。

在更细微之处,也能看到平台方所做的努力。还是以淘宝为例,在删差评界面,也会有一个删除原因可选,有卖家电话短信频繁联系我/卖家威胁我/卖家答应返现等可选项,并有“不告知商家,请真实选择”的红字提示。

对于卖家,在收到不合理差评之后,也可以进行申诉,以此避免恶意差评和职业差评师带来的损害。至于刷单和职业差评师,也一直是市场监管的严厉打击对象。

真实可信的程序才能保障交易的正常进行。除了对买卖双方持道义上的期待,如何保障交易正常进行,是对平台和监管提出的技术难题。如果不解决,那么受害者,可能不只是交易双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