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养孩子,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
教育孩子,到底是在教育什么?
每个父母可能都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可能会说培养孩子知识,也有的可能回答是培养孩子技能,还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是培养孩子习惯……
他们好像说的都很对,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就像内化了的程序,一旦孩子形成了自我认知,孩子就会按照这样的程序行事。比如说,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内向,那么孩子在以后的行为做事时,就会用偏内向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运动很厉害,那么他就会积极的展现自己的运动天赋;如果孩子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那么他就不会在学习上用功……这都是自我认知的结果。
因此,我们所谓的教育孩子,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使得孩子形成我们想要的自我认知。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认知,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算成功了。
而今天我将带大家了解什么是自我认知,以便父母在以后的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的构成
所谓的自我认知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用来区别于别人的。它包含很多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孩子、是勇敢的、喜欢穿牛仔裤等等,这都是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但是具体细分下来,自我认知可以分为3方面:
一、物质自我
物质自我指的是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它又具体细分为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延伸的自我)。
躯体自我就不用说了,就是我们身上的各个零部件,手、胳膊、腿等等,这是自我的最基本部分,我们不会说跟别人握手的时候搞不清哪个是自己的手。躯体自我使得我们跟外界区分开来,形成了最基本的自我。
在躯体自我的基础上,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躯体外自我,又称作延伸的自我。躯体外自我,是指虽然是位于我们躯体之外,但是却归属于我们的客观物质,比如说房子、孩子、父母等等,这也是我们自我的一部分,因为这也是帮助我们跟别人区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描述自我时,他们往往会说“我有一个奥特曼”、“我爸爸特厉害”……这些帮助孩子跟别的孩子区分开来,都是属于躯体外自我。
说到这里,父母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小孩子特别喜欢攀比了吧?因为外在的物质也是他们自我的一部分,他们需要借助外资的事物来抬高自己,让自己显得很优秀很棒。
二、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指的是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处于一个大的群体中,因此我们会与周围的人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显然,社会关系的独特性也可以帮助我们定位自己,区分自己与别人,因此社会自我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农民,我是一个病人,我是总经理,我是工程师……这些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都是社会自我的组成部分。我们在跟别人介绍自己,描述自我时,也往往会用到这样的社会自我。
总之,社会自我包括我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地位和我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交活动的增多,社会自我的属性就会越来越突出,孩子就会在社交中不断的定位自我。
在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孩子都会对自己有独特的社会自我认知。比如说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而有的孩子则会认为自己是班里的开心果,还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打架斗殴的坏孩子……孩子一旦产生了这样的社会自我认知,他们就会按照这样的自我认知行事。
三、精神自我
精神自我是指我们的心理自我,我们所感知到的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都是精神自我的构成部分。我是精明的、喜欢心理学、爱笑、内向等等都是精神自我。
简单的说,精神自我是指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她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的主观体验。
在自我认知的三部分中,精神自我应该是最晚被感知到的。
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认知能力不足。
精神自我不像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人们感受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出结论。而孩子本身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早期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
另一方面,精神自我的认知需要长时间的确认
精神自我只有在长时间、不同的场景下重复出现,才能最终被我们确认为这是个体的精神自我。举个例子,只有我们长期的表现出内向时,我们才会认为自己是内向的。我们不会说偶尔的内向就说自己是内向的。
而孩子因为教育环境的因素,这些精神自我在早期往往不固定,因此孩子也很难对自己产生稳定的精神自我认知。只有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稳定了,孩子才能产生稳定的感知。
总结
培养孩子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构成,其形成规律也大体按照这个顺序,需要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