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剧的年轻人,是在看什么?
文|邢妍妍
这届年轻人,有多爱经典老剧?从最近的一系列热搜词条就可窥见一二: #杜飞才是真正的反矫达人##紫薇外公有多骄傲##武林外传里的bug有哪些##刘星的穿衣图鉴##什么是快乐星球# 等等,每个话题下都有许多网友在乐此不疲地贡献自己的剧情记忆点。
而视频网站上,《西游记》的相关作品播放量已超过1亿,《亮剑》相关视频播放量近10亿,《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武林外传》《甄嬛传》等经典影视剧更是因为许多“名场面”, 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弹幕“打卡地”。 这些播出长则超过30年、短则超过10年的经典影视剧,正在成为这届年轻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重温经典老剧有如此大的热情呢?就像一位网友在《 新白娘子传奇 》中评价的那样,“这已经不光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种 花露水 的气味,切西瓜的声音,夏夜的凉风,回不去的河流。” 这个诗意又平实的答案,似乎瞬间将我们拉回到儿时那些匆忙赶回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追剧的时光。
重温老剧,本质上是一场有关文化记忆的集体狂欢。而这场狂欢,专属互联网时代下的每位年轻人。 弹幕玩梗中,输出的不仅仅是共通的童年回忆,还有一种强烈的 文化 认同感。满屏的评论里,彼此总会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哦,这个梗你也懂 。
就像《三国演义》里每当响起“滚滚长江东逝水”,弹幕里就飘过一连串“梦开始的地方”;“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一度成为许多鬼畜视频的必备素材;《红楼梦》中 贾宝玉 问 林黛玉 :“妹妹可曾读过什么书?”弹幕瞬间弹出众多书籍名称,比如《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5年高考3年模拟》等等……
这些老剧,正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被赋予着一种新的传播样态。 无论是二次制作的短视频,还是引起共鸣的弹幕文化,都是在对经典作品进行绵延重构过程中一次新的创作。在这种互动中,年轻人们满足了对经典影视剧的“考古”心态,完成了对细节记忆的二次解读。 而同时那些经典作品也在被注入更多新鲜元素的同时,得以让自身的文化价值被更多的年轻人发掘并热爱。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值得一遍遍重温的影视剧,其自身也必然是品质有保障,且拥有多重解读视角的。 这样观众在反复的品味中,才能经常发现独特有趣的感悟。
比如小时候看《还珠格格》,会被 蒙丹 和 含香 的纯真爱情感动,但长大再看,才发现蒙丹是个动不动就咆哮的“狂躁boy”;《武林外传》中的 邢捕头 ,小时候没怎么关注过,后来才发现他幽默情商高,被许多人提名为现实生活中最受欢迎的角色……
可以说,时隔多年依然刷屏的剧,无论在质量、台词还是剧情演技上都有值得反复回味的亮点,而且亮点还很多。 用年轻人的评价来说,那就是这些作品确实抗打。 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群体来说,它们超高的认知度,都在侧面说明着经典就是经典,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而如今,年轻人们对这些老剧百看不厌,不仅折射出他们对高质量、好口碑作品的追求,也从某种角度上说明,他们是真的想在开心观剧的同时还能学到点什么。 这种心态对于当下的影视剧创作其实是一种非常良性的督促,那就是注重质量和作品本身,百般打磨品质,让更多的影视剧成为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