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为反对矫枉过正而矫枉过正,依旧是矫枉过正

国内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种声音,矫枉必须过正,因为只有矫枉过正,这种行为才会有意义,才不会是挠痒痒走过场。矫枉过正是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本着矫枉过正的观念去反对矫枉过正,实际上还是一种矫枉过正,跟之前的“枉”没有区别。这就是河殇派的伤痕文学所根植的基础,这种基础长久以来存在于国内的文艺创作者心中,且被视为核心观念,不容置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这种观念的集大成之作。一定时间内,本片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且被很多人所敬仰,因为本片是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某段时间的彻底反思,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这种反思仅仅是为了避免矫枉过正而进行的另一种形式的矫枉过正,它的本质没有改变。本片就是《巴山夜雨》,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映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的反思的电影。

《巴山夜雨》的故事发生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末尾,这个时候人们之前笃信的一切已经开始慢慢动摇,在这个大背景下,两个奉命带“犯人”的人在押送途中,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眼前的这个人被定义为坏人,然而在一路上,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好事情。且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舆论称赞,而负责押送这个坏人的好人却被群众质疑,被群众所嫌弃。

好人不解自己的行为为何会引发重大反响,于是他同坏人进行了接触,最终,好人良心发现,促成了坏人的自由,好人,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好人”。

这是一部指向性非常明显的作品,同时也是整个八十年代诸多影视作品的主流思想的体现。一段时期结束后,对于这段时期的总结就是对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定性。在官方还没有对这段历史进行定性的时候,本片的上映所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空前的,如果说之前张一导演的《枫》是一种探索和浅尝辄止的触碰,那么《巴山夜雨》本身就是一次全面的定性。这种定性源于片中人民群众对于逝去的特殊历史时期的直接感触且不乏有在当时看来很出格的台词,比如说失去了儿子的大妈对于世事的困惑以及工人小伙子对于片中好人的嘲讽等等。

因此,《巴山夜雨》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可以说算是一部非常先锋的电影,而这种先锋则为它获得了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的荣誉。同时也为八十年代至今,国内艺术领域所倡导的河殇派奠定了基础。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本片所表达的内容,内容很简单,所有的指向性的内容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那就是对于前期发生的事情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不是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一种矫枉过正式的否定,就如同前期否定一切一样的另一种反否定一切否定。在当时看来,这种思想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河殇派最核心的思想且主导了后续产生的一种伤痕文学的文艺主流思想,这种思想本质上依旧是非黑即白,而这种非黑即白则是本片中的主人公所反对的啊。

这就是为什么本片在现在看来并不如当初那样震撼的原因所在,河殇派以及伤痕文学的核心就是彻底的反思,而这种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变得比较病态了。人常说矫枉过正,而这种矫枉过正在伤痕文学看来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常态思想。而具体体现在文艺作品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凡是在那段时期内发生的故事,一定是要批判的,凡是那段时期内被波及的人一定是要平凡的。同时,对于那段时期内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人一定是要用反派的眼光去审视的。

在这种不加分析的主导思想之下,河殇派和伤痕文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开始变得更加狭隘,仿佛如果没有对当时的批判,那么产生的做皮就不足以具有说服力,如果不对当时的一切进行彻底的推翻以及反思,那么作品的魅力也就不再。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伤痕文学开始变得很诡异,同时也经不起推敲了。毕竟,之前的伤痕文学所主导的思想是反思矫枉过正,结果发展至今,自己似乎成为了矫枉过正的代言。

特殊历史时期发生的特殊事情,往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待,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回首过往,除了看到风云激荡的国内环境之外,还有整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云激荡的国际潮流。在这个潮流之下,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在那个自由思想主导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正是这种思想的交锋,才有助于我们看清楚事情的本质,然而这种看清却在之后的岁月里背负了所有的骂名,人们痛斥那个时代非黑即白,然而当所有人都对那个时代进行谩骂的时候,不也是一种非黑即白?

……

你好,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