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曹辉|《诗词通变新论》读后
思想的自由驰骋给诗词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唯有才华才有发言权。选择什么样的事业,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并藉此昭示其人格,一如易行老师。诗词已然有所大成的易行老师,没想到在诗论上,亦有如许建树。通读他的《诗词通变新论》,甚感耳目一新。
诗言志,自古为文人襟抱。易行老师的这部《诗词通变新论》,不但体现了他为人作嫁的古道热肠,亦展现他个人豪爽率真的诗人天性。大部头的诗论文集,为我们诗词存在的某些问题、诗词依循的脉络,以及全方位了解当代诗词界名家的创作成果,有着不可引荐的作用。相信,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为诗词奉献毕生的大爱之心、没有光明胡磊落的赤子情怀,是做不来这样的大手笔的。它不但引领开创了时代的清新诗论,也切实把传承与发展诗词理论的脉络阐述得清清楚楚。这部书最大的益处是着重于归纳整理和论述,一种之于诗词发展变革的见证和承前启后之精构。应该说,这是一份于诗词界功在千秋的责任和担当。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当代诗家学者研究诗词继承与创新重要课题的文稿汇编,下编前半部分是易行老师自身的诗论文章,后半部分则是其为十几位诗家的诗文作品集所撰“编后”,重在说明诗词的继承创新。
喜好诗词之人,通过这部书,会更系统地了解当代诗词界的各位方家,以及他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份于诗词发展的“功德”,是易行老师于诗词无悔的修行,已臻上境、有目共睹,也是值得我们为之敬仰的。为人作嫁衣裳,在当前诗词复苏繁荣之际,下一步思想的棋,以才胜出,以低调捧出诗词的盛宴,可心得很。《诗词通变新论》的出版,得到了诗词界的好评和认可,它成为走在时代思潮前端的领路书籍,无意与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念不谋而合。
当然,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是所有诗词界业内人的共同任务。上到政府官员,下至布衣百姓,无一例外。文化是思想的根源,通读精品、解读精品,需要的不仅是高素养的文人,还有高水准的欣赏水平。易行老师,首当其冲,以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为当今中国诗词界,奉献一部如此有分量的诗词大餐,这既是他的心血,也是他致力于诗词以飨读者的爱心凝聚。
让我们从《诗词通变新论》上篇随意采撷几朵清香的花儿吧, 以润饰诗词的天空。《缀英集》的溢彩让人感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界中偏爱诗词的马凯老师。我想,如果政界多出几个马凯老师这样的文人雅士,我们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何愁没有“诗词”之用武之地?国人的重视是小力量,国家的重视是大力量。国家领导的重视,自然是促成诗词发展的源泉。不仅文化,其它方面亦然。提及“求正容变”之见解,马凯老师更是纵观古今,把诗词界一直争议的问题,用四个字予以概括,探淌出一条两全其美的诗词路子来,被当代诗词同好称道。我想,一个酷爱诗词的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会秉持他于诗词无悔的爱心、倾力奉献的。而马凯老师,他的谦逊更让人倾佩。他的诗集名字是《心声集》,意思很明显,是以自己的心声,以自己的情怀点缀诗词的百花园,这种淡定,才是人生的大写意和大襟怀,才更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无论“樊篱直破”,还是“审时适变开新制”;无论“未敢忘圆三步曲,更难永续千秋史”,还是“全赖有,别样路通天,旌旗赤”,它们都让我领略一种英雄气概,一种豪情万丈的气魄,我想,这就是文武兼备之心胸了吧。
“勒马回缰作旧诗”不是闻一多先生一个人的心声,它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再现。许多诗词同仁年轻时,为了生活,可能从事的并不是自己心爱的文字,倘真能爱好与谋生相一致,真真为人生之快事。上些年纪,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也有了可行于诗词的本钱和根基,再来重寻旧好,这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瓶旧酒新也好,是瓶新酒新也罢,皆为真性情之作,让人快慰。诗坛泰斗霍松林老的《研究韵文,开创一代新诗风》一文,详尽而周密地为我们再现了韵文的发展史,让我们重温中华诗词的瑰丽和壮彩,更多了解诗词一脉传承中的点点滴滴,实为介绍古今诗词传承发展之力作。丁芒老师《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文,精辟论述了推动诗歌体式发展的三种因素,新旧诗接轨的双向运动,诗歌改革的解构思维,在传统中获得新的生机,体式改革的基本框架等,这些论点附带磅礴气势,蔚为一代新风。
刘征老师的《远望集》序,非常有分量。易行老师说,《远望集》的出版是为诗词的改革与创新摇旗呐喊,刘征老师自然也是摇旗呐喊的志愿者。尹贤的《领异标新二月花》——漫话《古韵新风·易行作品集》一文,给我留下较深印象,为大众、为现代,言近旨远,通过对易行老师几篇诗词作品的赏析,让我对易行老师的诗风与人品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其言《泰山》诗为易行老师代表作之一,读来确实让人口角噙香、淋漓畅然。
突出一柱起红尘,势带千山万木春。
极顶凌霄拥日月,危崖附瀑震人神。
风来似有惊天叹,雷滚能无动地吟?
五岳独尊非浪语,神州赖以壮国魂。
诗中气势,锐不可挡,一如易行老师对诗词事业的拳拳爱心,豪放与精细共存之性格跃然纸上,实为俊采力作。此诗易行老师将下十二侵与上平十一真混用,应该是学古不泥 ,别出新意的了。
其它如袁行霈老师的《诗要写出自己的性情》、郑伯农老师的《诗词规则与诗词规律》、郑欣淼老师的《旧体计创作:从复苏走向复兴》、赵京战老师的《诗词,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李文朝老师的《根植民族沃土,繁荣时代新枝》,王亚平老师的《山水诗坛起异军》,蔡世平老师的《重视和关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是中国文学的时代要求》等,都让人回味无穷,愈品愈香。
下编后半部分为易行老师个人的诗论和“编后”。读来既为其文采见解拍手叫好,亦为其编后用情之真、笔墨藏情之执著而感动。这些诗论和编后,不仅是易行老师的心血,更是他以行动对诗词及诗词人所做的奉献。他把他的生命,渗透到诗词中来,为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提供诗论的平台,也为他自己生命的诗词之树,提供更为丰富的给养,长成参天之势。
不得不承认,《古韵新风》是关于诗词传承和发展的力作,也是于诗词界的一件大功德,易行老师的努力实在是功不可没。他写诗,更论诗;他爱诗,更爱诗词同道;他是诗词界的多面手,却又心怀文学夙志、心系诗词发展、甘当绿叶。他的诗词论述写得着实精当,他的诗词观点非但与时俱进,更有生活丰富的元素存介其间。他在《诗词创作与时代气息》一文中,明确阐述了关于诗词的观点,诗要贴近大众,贴近时代,要为民声、吐民情、系民意,要有时代气息。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俗中雅,是为诗为文的最高意境。不求自来的气势,才是真气势、真风流。之于《诗病救治与诗学门径》,则是易行老师对诗词深入研究后的心得,让学诗和写诗的人,从中领悟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启示,这就是初衷本意了吧。
我自认诗词方面的书看过许多,但还是从易行老师的诗论中感觉大有裨益。《汉语诗韵变革溯源》,《诗体、诗型、诗格与诗韵》,尤其易行老师的《毛泽东的“诗词三论”》和《毛泽东诗词的“容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素常所言诗词诗论,亦算初晓而不陌生,但习来多还遵循前人的律法,在律韵与诗意相冲突时以不害意为本。气场庞大,先声夺人的那种影响力和渗透力,皆我为所喜,便是喜欢诗词数年,婉约豪放双峰并峙的风格,也是一个人学养的整合,果真与襟怀有关。
书法有种大境界,就是留白,诗词之余味亦同理,待到结时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应该是种诗词的上境。无论婉约还是豪放,都要有所造诣才会下笔精彩。而我更喜欢诗词或书法的返璞归真,它们类似于一个人的精神回归,单纯清新,天然而不伪饰,这才是真正悟懂人生的真谛,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正直的品性相关。有贪欲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的,也不会守着诗词过清贫但朴实的幸福日子。人生就是如此,选择某些,即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只要自己认为值得,就是幸福。甚幸,易行老师不但悟得更做到了这一点,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诗词事业。忆及易行老师,无意记起蒲松龄的警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正为了爱好而投身其中的事业,假以时日,总会有所成功的。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因读而得的快乐,当不止于此。易行老师的文章《“新古体诗”向何处去》、《做诗词创新的领跑者》、《深入生活,吟咏家国》,这几篇诗论文章从另一方面,告诉当代诗者,怎样才是一个以文兴邦治国的真诗人,怎样达到以诗为利器弘扬思想传承发展文化的旗手。倘诗词能达到易行老师希望的境地,诗词作手首先要有足够的修为,一是思想高尚,一是知识渊博。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重要的是,诗词的领跑,新古体诗向何去,这些都不是口号,是需要我们当代诗词爱好者戮力同心、共同努力的。外因内因的兼备,推动当代诗词的发展,也就指日可待了。
对易行老师为人之认可,还在于中华诗词全国第24届雁荡诗会上。易行老师独具匠心,真实阐述了诗论与诗词本身不要两层皮的现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才是真文人不肯附庸雅的个性所在,他追求的是文化本身,不是某个人、某个团体和大众流俗的思想。能够说真话,就是一份真襟怀,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远见卓识是一方面,修为是另一方面。
这本书的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无一例外地蕴涵着易行老师以诗词为事业的爱心。尤其下编中相当部分的笔墨馨章,是其细读当代诗词大家的作品后写的“编后”。这番诚意和力尽之心,岂是友情之故,还有爱好诗词之因,更是一个准文人对诗词的如痴爱好,倾心付出。而“编后”中,让我最受感动的是易行老师自撰的《远望集》自序。其中,创新派大旗的旗手,究竟是谁是不言而喻的。一如易行老师言,新时代中华诗词大军完全可以撑得起一个不亚于唐宋的百年诗词盛世,让诗词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文化软实力,以促进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还是用易行老师的诗作结吧。“千山万水又长征,古韵翻新壮远行。谁让此身逢盛世,诗心一片鼓雄风!”
言无尽也,情倍至深。从09年末因诗词与易行老师相识至今,我觉着他这个人分明是一个擎着圣火的诗词健儿,因为“缘”、因为“爱”,以其雍容的气度领跑于诗词之路。是的,我们崇尚中正,但我们不会只停留在前人的辉煌上停滞不前,我们会在思索和行动中发展创新。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却合不拢自己驿动的心。率性成文,权当成赏读《诗词通变新论》之感悟,为易行老师对诗词的这番心血和付出,叫好。赋诗一首,作结。
《诗词通变新论》读后
笑予他人作嫁衣,诗词放眼浣花溪。
情无尽处殷编撰,意得闲时遂作痴。
率性风吹云絮影,淋漓笔触绘虬枝。
流年荏苒天青眼,正是梅花傲雪时。
作者简介:
曹辉,女,70年代生人,汉族。笔名清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大石桥市诗词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出版散文集《哪堪清秋》《荆钗》《卷葹》,诗词集《清秋诗词集》《以梦出尘集》。。2009年参加中华诗词青春诗会,2011年9月7日特邀出席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仪式。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