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就错,周宣王事情全搞砸还算是中兴之王?|史记周次元040

在《史记》次元里,感觉上从鲁武公来朝这件事开始,周宣王的好运就走到了尽头,从此开始做啥啥不顺,干点事就有人出来反对。这是因为周宣王忘了本了吗?还是说,他有点膨胀,又动了那些动不得东西。很多事情即便他是周天子,同样玩不转。

在《史记》的记录里,好像还隐藏着一些别的事实。就是周宣王想要打算自己做主,门儿都没有。凡是他自己决定的要做的事,全都做砸了。

040

关于周宣王姬静的时代,也有很高的评价,把它说成周王朝的一次“中兴”。如果按照《史记》次元的记录,这个中兴有点尴尬。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

这与其说是周王朝的“中兴”,不如说是对文武成康时代的追忆和吹捧。也就是说,其实作为新继位的周天子,周宣王姬静要做的就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走就行了,千万不要搞什么幺蛾子。好像文武成康那几代人掌握了绝顶的政治秘笈,既然你资质不好,就照葫芦画瓢,也可以把这个国家管理得不错。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周宣王姬静做周天子的前几年,还有周公和召公两个人辅佐着他呢。关于“二相辅之”这件事,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周宣王姬静的左膀右臂,协助他处理王朝的各种事务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把周宣王姬静看得很好,保证这个周厉王姬胡的儿子沿着“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这条道路,不至于跑偏。

这种操作充分地保证了各诸侯的利益。在周厉王姬胡时代闹意见的诸侯又重新回来,承认了周宣王姬静作为周天子的地位。他们真的在乎姬静这个人吗?他们在意的只是自文武成康一路传下来的宗法制度。到了这个时候,这套制度成了周天子的牵制,倒是给诸侯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这也应该是周宣王姬静一直最头疼的。这是扣在他头上的紧箍咒,从他爹的结局上,他应该看到血的教训。所以他比他爹谨慎多了。

但是,即便有一个被美化成“中兴”开局,种种现实也注定了周宣王这个时代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一方面经济上实在是没什么好依仗的,不少诸侯国的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经济上的实力都足以和周天子对话了。另一方面,作为天下的共主,周天子还要解决诸侯大臣们抛给他的难题。

后来,大概是周公和召公死了,周宣王姬静觉得可以多少松一口气,头上的紧箍咒可以松一松了。也可能经过数年的努力,他觉得自己手头上有了一点实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一点尝试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到了这个时候,他一做就错。

这是不是也证明了,其实所谓的周宣王那个时代的“中兴”的局面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大家的面子是给周公和召公的。周宣王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做了几件事,结果一件都没有好结果。

我们仅仅在《史记》次元里解释这几件事,如果大家更喜欢其他的历史次元大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这几件事也好像是在记录周宣王的无奈,好像他真还有选择似的。

“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这是第一件。记录在《周本纪》里的比较简单。在《鲁周公世家》里,原委交代的比较详细一些。大概是说,鲁武公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一起来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透露一个信息,就是鲁武公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想立他为继承人。没有谁会认为这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能够得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认同,这事就不一样了。同时也意味着,违背祖上宗法制度的这个锅就甩给了周宣王的头上。

周宣王姬静可以不接吗?大概也是可以不接的。但是,这个时候周宣王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大概就是诸侯们的拥戴,鲁武公率先表了态,周宣王姬静如果拒绝他,估计他和鲁武公的关系还没开始,就闹僵了。对他来说,这个时候周天子太需要来自鲁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支持了。所以,在这件事上周宣王姬静的表态大概是,你鲁武公愿意这么干,就按你自己的意思办喽。就算周宣王姬静说不行,鲁武公真的就不会这么干了吗?

结果呢?这事出了乱子。废长立幼导致鲁国接下来发生一场夺位的混乱。那些反对派夺位成功,会把这账记在周宣王姬静的头上。如果不摆平反对派,那就是在鲁国树立个敌人。所以,作为周天子的姬静不得不插手,平了鲁国这场混乱的夺位战。这么做的好处是保证了鲁国的继位者还是和周天子站在一起的。这件事估计也让周宣王姬静尴尬死了。

后来呢?又发生了一件事。

“宣王不脩籍於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

关于“不脩籍於千亩”的意思,仅仅按《史记》次元的记录,要想解释清楚有点困难。即使是在其他所谓的历史次元里的解释来看,也很难有个统一的说法。仅仅从《周本纪》的记录里看,“脩籍”这件事又是文武成康之遗风,带着隆重的不可置疑的礼仪性质。同时,它应该还和农业制度有关。我们仅仅可以猜测,一种情况是这种农业制度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周宣王姬静不得不认可了现实。还有一种可能是,周宣王姬静的日子过得太难了,他知道按照他爹当年办法,在那些传统贵族已有的利益上打主意,是非常危险的。那他在属于自己的籍田上想办法,总该行吧?这很可能是一次解放生产力的农业制度的变革,更可能是一种对于已经发生的客观现实的接受。

这事立刻就有了反对意见,虢文公站出来表示不能这么办。虢文公这个时候是个实权派。这也意味着在周宣王姬静身边,一直都没有缺少牵制他权力的人。这也是文武成康的遗风。

可以说,周宣王姬静的这件事又办砸了。

似乎就是紧接着就发生了一场战争,而且战场就发生在千亩。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呢?

“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想办点什么事,诸侯们都是反对意见。打仗呢?看不到有人帮忙。这场战争是周宣王姬静主动挑起的呢?还是被动接受“姜氏之戎”的挑衅呢?从“战于千亩”这件事来看,这是打到了周宣王姬静自己的地盘了,而且被打得大败。这事应该让周宣王憋屈死了。

从千亩之战这一战事的简单记录中,是否还在强调一个信息呢?周天子被人欺负,诸侯们没来帮忙。什么诸侯宗周的不过是嘴上说说。

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军队被打得大败,那些诸侯呢?如果诸侯们也参加这场卫护周天子的战争中,还是被姜戎打成这个结果,那真是太丢人了。也许他们觉得没什么油水好捞,就让周宣王姬静自己硬撑一下好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即便是在烽火戏诸侯之前,诸侯们来不来帮忙也是要看心情的。

这让我们看到苦逼的周宣王姬静其实只能是自己硬扛。一场一场的战争应该让他损失挺大的。诸侯们就是要等着看这样一个结果吗?大概没有那个诸侯真心让周王室出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中兴”。这让周宣王又做了一件事。

“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太原。”

这是不是说,在千亩之战之后,周宣王姬静又经历了一场败得很惨得战争呢,而且很可能几乎全军覆没。结合这个语境,“料民於太原”这件事是不是在清点一下,自己手头上还有多少底牌呢?

这件事也成了周宣王姬静的另一件错事。立刻就有人提出来,这事不该他做。

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

仲山甫大概也是在周宣王姬静耳边敲警钟,“民不可料”,这也是文武成康的遗风,老祖宗都规定好的,规矩动不得。

对于周宣王姬静来说,他是否是在想客观地掌握一下自己的实力,同时也看一下哪些人没有出力呢?仲山甫其实是不是在告诉他,即便你是周天子,在有些事情上也需要难得糊涂。

这就是周王朝的一个中兴之君,在《史记》次元的记录中,好像恰恰是在强调,他一件事都没有干成过。后来他就死了。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

《史记》次元对他还算仁慈,记录得很像是寿终正寝。而在另外的次元里,据说他是死于谋杀。然后,那个著名的周幽王就上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