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与健身同等重要【帮助他人,积极转发】

前不久,听一位亲戚说她所在的健身房,有位女士健身结束后突然晕倒,第二天得知已然过世。平日里这女人很是注意身体健康,一直以来坚持每日健身。这一次,虽然健身方法、强度等原因都可能是导致她突然离世的诱因,但追究其内在,长期以来生意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是最重要的负面积累。

就在上周,老同事群里有人说,我们以前一起工作时的办公室主任十一当日离世,年仅五十二岁。一时间,已然淡忘的那个男人,一下子清晰起来,圆圆胖胖的脸,憨厚的笑,似乎从来都是温和的一个人。隐隐约约听说他后来工作很不开心,发展得极不顺利,甚至有些人际关系上的磕磕绊绊。

可能是年龄的缘故,近些年最是听不得那些年龄不是很大的人,却匆匆离开的消息,哪怕这个人于我是陌生的,是素未谋面的。在人们愈发的注意身体健康的同时,却把心灵的健康抛之脑后,甚至根本不当回事。也有人知道心理健康很重要,却在现实中用错误的方法面对着心理的压力。

每天看着朋友圈里大家晒健走的步数,健身房的英姿,长跑的笑脸,我都有种急迫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重视身体一样,敢于正视,勇于锻炼我们的心理肌肉呢?

我家姐姐是个优秀的创业者,平日里事事要强,人过中年非常注意身体健康,她认为自己身体好了,晚辈就可以不为她操心受累。于是,一周至少四次健身房,饮食也非常健康清淡,作息也格外注意规律,还做一些保健方面的自我调整。

然而,姐从来都不在乎心理上的调整,工作强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经常连续几周不休息,白天忙在公司的事,晚上还要各种的应酬、谈判。

几次尝试与她沟通,她都满不在乎,她认为自己平时非常注意健身,也在饮食上做了调整,其他没什么可注意的了。

当我讲,心理健康的时候,她认为自己心理非常健康,简直可以帮助别人建设积极心理了。因为,她积极的工作,努力地生活,看什么都正面,这就是健康心理的表现。

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其他人的看法,认为自己积极工作,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心理的表现。

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我们全力投入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有些人还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姐姐近一年来就经常表现出急躁,易怒,好斗的情绪,这都是心理压力加剧导致的情绪不稳定。而已经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这些症状,足以说明她心理压力超出警戒线,可她却丝毫不知。

与她沟通时她表示,自己是喜欢这种压力的,工作越挑战,越有难度自己越兴奋。而我通过分析,发现她只是通过这种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让自己相信还没有被压力打垮,再通过不段夸大自己锻炼身体和饮食调整的效果,达到欺骗自己身心都健康的目的。

当然,这种自我欺骗是对自己善意的表现,任何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被工作压力压倒了,这是人之常情。但长期如此自我蒙蔽,最终会让一个人的心理难以负荷,导致不良后果。

现实中,不敢于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当前最最困扰大家的,特别是真心想帮助别人,愿意疏导对方压力的人。有一种说不清是传统,还是习惯的认知,认为心理有问题很丢人,自己纠结了、抑郁了、暴躁了,统统自己消化,甚至还要装出一副春光灿烂的样子迷惑别人。

曾经到一家企业去为管理干部讲《情绪管理与压力疏导》,课程还没开始,一位学员就嚷嚷起来:“我心理健康得不能再健康了,我有什么烦的呀?再混两年退休了,我一点儿都不烦!”他说话的口气、表情、态度,都说明他存在着心理压力和负担,心理极其负面,但他偏要在帮助他的课程之前表达这么一番,这就是典型的惯性认知表现,也就是谁承认情绪不稳定、不积极,压力承受不了,谁就是心理有问题,谁就很丢脸。

有些时候,我们的家人也是如此,当他们知道亲人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不愿意帮助他们,而是害怕送他们去见心理咨询师,去看心理医生,去挂精神科的号,亲人受不了,自己在说的时候就跟做贼一样,结果当然是对方极为抵触了。

我遇到过很多想寻求帮助,却又走不出这一步的人,作为当事人,他们会努力回避与我见面,想方设法通过无法见到人,无法听到声音的方式问我一些问题,提问还要闪烁其词,还要刻意隐瞒(敢找我已经是良好的开端,但隐瞒就不利于解决问题了)。

还有些人是家属,通过他们间接地反馈当事人的情况,希望获得我的帮助,过程中许多情况一知半解,很多情况无法获得确切信息。

殊不知,这样的形式都无法解决问题,因为任何的帮助都需要通过搜集准确的沟通信息,及时的观察才是拿出解决方案,而根本不见其人,不听其声,不得其实,是无法很好,很有效地实现帮助效果的。

不能正视心理问题,是当前抑郁、躁郁、焦虑泛滥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的当事人不能正视时,问题就会被有意地掩盖,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当家属、朋友不能正视时,就会延误对当事人的最佳帮助时机,造成本可以简单辅导就解决的问题复杂化、重大化。

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症状时(参看之前的文章:《请不要透支你的心》文末提示),请参考以下做法:

1.自我舒缓:

a.寻找压力源并尝试消除。

(0)

相关推荐

  • Fit情报局 | 健身俱乐部无可替代的7个原因

    国际健康.运动与健身俱乐部-IHRSA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健身消费者正在等待机会恢复他们在健身俱乐部内进行锻炼的习惯.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几乎所有的健康和健身俱乐部都不能营业.来自美国体育活 ...

  • 那些假装很努力健身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很多人健身最常问的问题就是 "我天天去健身房 为什么没有效果" 其实道理很简单 就比方说在图书馆 很多人坐在那里 并不意味着他就在看书啊 先来盘点4种"伪健身" ...

  • 健身房经营为何如此脆弱,逃不开这三大原因?

    最近,在百度上随便一搜,仍然不时是"xx健身房跑路"的消息. 很多的健身房,"命"长的三四年,短的不到一年,甚至一些大牌连锁健身房,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经营危机. ...

  • 连续一个月不去健身锻炼, 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多少人年初立下减肥的豪言壮志 至今却还停留在下决定阶段... 掐指一算 哇...距离自己上一次进健身房 已经是1个多月前的事儿了 想知道在这1个月不健身的日子里 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头3天:无 ...

  • 健身了还不举,也许真的不是你的错

    你疯狂健身的初衷可能是为了一夜七次,然而这一切,可能没有什么卵用. 健身圈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男人健身,女人受不了: 男女都健身,床受不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眨眼,2018年又要来了,元旦 ...

  • 这个“健身房”健身更健心

    在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的走廊里,康复期患者在做健身操. 王菁菁 摄 本报记者 王菁菁 "大家跟我一起做,深呼吸,呼气.吸气--"通往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 ...

  • 健身战疫情|和代金刚博士学习改善心脏的功能-健心健康操(五六式)

    <五六式>教学     讲解人:代金刚    人物简介 代金刚: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常设医学嘉宾,2014健康中国年 ...

  • 健身气功的健心机制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告诉我们,有氧.非竞争.可控性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健身气功的运动特征与这一模式的要求有相当程度的吻合.事实上,健身气功因其"三调"的运动特征, ...

  • 练习瑜伽来健身是极好的,可是健身的目标也要顺应“瑜伽”古典传统

    如果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练瑜伽到底是练什么?你是为了什么目的而习练瑜伽?可能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为了身体更加健康啊. 这样一个习练瑜伽的目的无可厚非,是练习瑜伽的一个非常正常的追求...但是让我们再 ...

  • 34.肾虚者的最佳健身方式 | 求索网

    很多戒友看了<肾虚者的第一大补药>后都知道了<戒色七部曲>日课第一条"早睡早起"是第一大补肾康复身体的方法,但是仅仅做到早睡早起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落实< ...

  • 上海女教练“半粿”健身,引网友舔屏:这身子我馋!

    来源:肌肉网(ID:jirouw) 健迷们现在眼光真是越来越高了 之前安利的妹子 要不就说'没有训练痕迹..' 要不就是'太大无福消受!' 今天就带大家见识见识 什么叫做训练痕迹与性感同在 这不最近, ...

  • 这些健身圈常见的谣言,都是智商税,你真的信了吗?

    这些健身圈常见的谣言,欺负小白的智商,它们通通不可信,你有没有中招呢? 谣言1.健身是为了把脂肪转化为肌肉 健身是为了减脂增肌,而脂肪跟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者是无法互相转化的.当你营养过剩的时候, ...

  • 健身知识点:我为什么不推荐自重训练?2个坏处了解一下

    导语:最近我的朋友一直在进行自重训练,说起自重训练,我可有的说了,因为在几年前我可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自重训练,也收获了满满的经验呢.虽然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自重训练,但是我并不是非常推荐大家都进行这种锻 ...

  • 大运河风光带苏州吴中健身步道

    忆祖2018-01-30阅读 2937四九严寒侵肌,腊梅绽放春报. 苏州日报1月19日,报载新闻:"8"字景观桥串起运河风光带,健身步道同时启用.作为一个资深健步走爱好者,虽然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