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会点赞,认可什么样的观点?

我平时就有随手记录思考的习惯,主要还是怕忘记了,这些碎片化的思考,就像诱饵一样,总能钓到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有一次开车的时候听音频,突然迸发出一个念头,还没来得及抓住,就从大脑里溜走了。

为了让自己想起来,把那个音频反复听了10几遍,终于再次激发出那个念头,被我抓住了。

昨天有感而发的一个观点,居然得到罗振宇的认可,今天就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罗老师会点赞认可什么样的观点?

第二,被认可的观点具体是什么?

先说第一个,罗老师会点赞认可什么样的观点?

罗老师作为知识服务商,本身就有极大的知识阅读量,所以常规的普通观点,很难引发他注意力。

这里讲的思路,其实已经超越了罗老师本身偏好,更加代表一个思维现状,我管这个现象叫“思维饱和度”,由此引发了“思维的惯性”。

名字比较抽象,下面来仔细分析下,先说思维饱和度是个啥?

我们的思维现状,就像一个饥饿的人,遇到知识就不停的吃进肚子里,吃不了也要打包背在身上。他最终肯定有吃饱的一天,不过目前大部分人处于还没吃饱的阶段,也就是对知识的获取未被满足,依然对缺少知识感到恐慌和焦虑。

这个就是思维饱和度的问题。

因为没有吃饱,所以要每天吃,每天吃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在没有被填饱之前,大脑会继续执行这个流程,看到好的知识就收藏,看到好的书和课程就囤积起来。

这个也是因为未吃饱带来的稀缺心理,没有吃饱就不会被满足,就会一种带着稀缺心理看待知识。

这个就引发了思维上的惯性。

这里会导致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决定了是否能引发罗老师的注意力。这里的罗老师已经成为一种代指,思维吃饱后的观点人群偏好。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人无法摆脱饥饿,带来不停要吃的这个动作,它因为长期的惯性,吃几乎成为每个人的本能。就像被上了发条的车子,只能不停的在轨道上奔跑,却无法跳出轨道本身的惯性。

在说的直白一点,因为长期感觉缺少知识,于是就沉溺在获取知识当中,却无法跳出知识,去看知识本身。

那些能跳出这个惯性的思考,才显得有价值,才有引发思维吃饱后的人的兴趣。

举个例子,把这个概念在说的清楚一点。

你是个厨子,第一次给别人准备伙食,你不知道大家的饭量,只能不停的蒸馒头。蒸出的馒头不断的被吃完,你就习惯了不停蒸馒头,也不抬头看看还有多少人没吃饱。

因为没有完整地让大家吃饱,就无法判断出一个完成量,只是走流程的蒸馒头。

这个习惯导致了惯性,也就失去观察真正需求的机会。

在学习中也是一样,人不断的收集知识理论,却没有机会跳出去看看,一个人真的需要那么多理论吗?

因为惯性让人,只能顺着轨道的既定方向思考问题,也就失去了层级,失去了广度的视野。

这背后代表两种能力,跳出视角的能力,和继续向前思考的能力。

明显这两种能力,目前是非常稀缺的,也只有这两种能力,才能思考出看上去,新知的,反常的,新奇的观点。

再说第二个问题,被认可的观点具体是什么?

昨天重点说了方法层面的东西,今天再仔细地把这个观点讲清楚。

结合上面的思路,这个观点就很好理解,因为人对知识的稀缺心理,导致了对学习的焦虑感,由此看到什么好的理论就觉得特别牛。

而内容创作者,为了迎合这种偏好,就到处搜罗各种新奇的理论。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新奇厉害的理论不够用了,只能夸大一些读者了解不多的理论,现在网上大V为了显得内容深度,每一篇都想弄一个惊世骇俗的超级理论。

既然是超级理论,那说的多了,就不稀缺了。

这个也是网络内容的悖论,需要用惊世骇俗,反常识的理论,显示内容的优越性,同时过多的惊世理论,会冲淡这些理论的价值。

这里就印证了上面说的“思维饱和度“,这些内容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美味大餐,看到一篇就扑上去狂吃一顿。

可是一个人总会有吃饱的时候,开始很饿乱吃东西,后面再有好东西就吃不下了。就好像去吃自助餐,你框框吃了4盘蛋炒饭,后面在看到海鲜螃蟹可咋办呀!

我的观点是,真正塑造一个人知识并不需要那么多,到一定阶段后,需要让自己停下来,看看手里都掌握了哪些,能不能构建出一个自我出来。

我们不是掌握越多理论越好,而是看那些理论更经得起考验,更加能帮你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一个理论的搜集癖。

停止“哇”的阶段,看到一篇文章,哇,好厉害,哇,好棒,哇,好有深度。

这样表现的次数多了,除了证明你见识少,什么都得不到,一个理论被验证推导出来,可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的。

还是要回到理论根源,好好去弄懂几个,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比收藏很多理论有价值。

这里总结一下:

1,人因为不读书,会引发知识的稀缺心理。

2,因为思维没有吃饱,看到觉得好的知识就疯狂吞下。

3,在没有吃饱之前,就很难跳出这个思维上的惯性。

4,由此就失去对知识的观察角度,好对自身需求的匹配度。

从求多到求精的观念转变

除了知识的饥渴,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网上流传的多思维模型观念的影响。就像芒格说的,知道很多领域的知识思维模型,可以让你看问题更加透彻。

理论上这个是没问题,问题就出在“尺度”上面,不能永远停留在饥饿状态,只知道不停的吃,却不看吃后的效果。

这里要提出两个观点:方法的临界值和理论的效用

方法的临界值

开始学一个理论觉得好,接着又学了一个,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超过了方法的临界值,其实就等于没方法了。

这个时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看那些方法越好用越好,不能每次思考都拿出100个理论,90个方法,这样讨论问题就失去了意义,而且没有尽头。

慢慢要追求比谁用的理论最少,却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比谁的家伙多。

就好像张三,每次出门都带108个武器,面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工具。看似很厉害,可真的开打,人家一个闷棍敲过了,你还在找武器,这哪行呀!

理论的效用

不停的追求多元方法,解决什么方法都创造一个理论,当你能面面俱到的时候,其实就陷入了自洽的陷阱当中,除了口水话,讲起来特别厉害,什么都说不清楚。

追求更多的方法,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从追求多慢慢要转向精的方向努力。

李四出门只带一个刀片,一个头盔,一把面粉,能干就上,不能干甩出面粉就跑,实在不行还有头盔保护一下。

把这3个用好,就已经可以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在生活中也是应该如此,专注用好其中几个,有些听起来很厉害的方法理论,看看就行了,可以当个新鲜,特别是经济学,心理学,理论多如牛毛。

在家上个厕所,出来就能想8个理论,我们学的时候不必太当真,听听就算了,同样一下看着特别厉害的文章理论,其实道理一样。

不是好不好,是你根本使不出这么多方法,学得越多越稀松。

量力而行,君子知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