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杏蓬| 长街(08.3.31)

每一个镇子,都有自己的一条街。柏家坪也不另外,从开花小学出来,往右,过一条三五丈长的泥巷,就可以看到一个高五寸宽约一尺的石门槛,里面是一块的一块的白石与青石,镶嵌在一起,两厢的房子随着这石板路蜿蜒,就成了街。这街有一里多长,在湘南小镇,已极大的增强了人们对小镇的向往。哪一个村或镇,还能有这么长的街呢?
街两边是房子,很有韵味和最古老的房子,在它们身上,可以看出湘南人民生活在过去的一点风貌。两厢的房子都是木板结构,房子挤房子,连屋共墙。如果不是偶尔有小巷通向外边,这街的两头闸门一关,就是一个封闭的庄园了。街上的房子深十余丈,两头的构造几乎一样。这么长的纵深,方便街上人家在屋的两头卸了门板当商铺。走进一家看看,就明白。街上的人家,两头都是空的,主人住在屋子中间,一条窄窄的过道把两头联系了起来。遇到圩日,把货张罗到门边,拆了门板,摆上货,就是生意场。生意人不一定是屋的主人,也有可能是外乡的。他们按月租了这街上的房子,在赶圩的日子来卖货,其它的日子,这街,就空空荡荡的,见不到几回热闹。
这街上的人多暴躁,不太讲理。开花学校起围墙,一个学生动了围墙上的一块砖头,街上一个平头男子冲过来,抓了那学生狠狠的给了巴掌,打的那学生嘴角出血。而到了晚上,这学生又纠集了一帮同学,把这平头男子家的门、窗、狗洞都破坏了。还往屋子里扔了不少砖头。平头男子在家里大喊大叫,就是不敢出来。第二天,平头男子收拾了房子,像没事一样到工地干活。而有的人脑却是很残酷的,卖锅的郑家人跟柏姓人发生口角,打了起来,都不服输,各自动员宗族人家,前前后后打了半个月,见了就打,打得人心惶惶,后来还是政府出面调停,这事才平息。
我认识这街的时候,也是个刚离开家的少年。以前都是父母来,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就在镇子边,没事的时候,几个山里的孩子就约在一起,到这街上走一走,以为能看到热闹,或其他什么不同,从这头走到那头,走了几个黄昏,这街也是静静的,亮出一盏盏的油灯,诉说着跟乡下一样的苦涩。宽阔的石板路上,越走越脏,走到老电影院,脏得不敢迈步走路。卖鱼的把水淌在石板路上,走来的人带来灰尘泥巴,不计其数的脚在这里进进出出,青石板都没了形,一条街 都成了泥街。走过电影院是米铺,白天卖糠卖米的依了两边建筑,拄了扁担,雕塑般立在那里,看来来往往的各种人物。
柏家坪商场当年是这镇子最豪华的建筑,里面宽敞明亮,不像旧供销社那样低矮,光线暗淡,地上只扫一层薄薄的洋灰。这商场里面铺大块的地板砖,不在门外面把鞋底擦干净,走一步留一个清晰的脚印,走得几步,自己就不敢走了。十里八里的村子,年轻人来这镇上,完全是来感受商场的魅力。好奇的老头,挨着玻璃柜台,逐个逐个看过去,出来自言自语:心满意足了,死了也心满意足了。乐得旁边的年轻人一阵哄笑,说:你这老头还没有看过花花世界呢。老头梗直了脖子,看也不看这写年轻人,背着手就走了。年轻人站在商场外面的台阶上,笑着,看路上的行人,寻找亮眼的风景。
而街上的女孩,圩日一般是见不着的,她们不帮家里照看着铺头,就是自己在门前弄个货摊,倒一些日化用品,赚一些钱来花销。站在商场门前,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来人多是四周村子里的农民,穿了水鞋,腰里还扎一根白汗帕,手里挽个竹篮,匆匆来,匆匆去。街上人多,挤在两排房子之间,平日里寂静的街,此时像发了春雨的河,哗哗啦啦的响着。看着铺面的女孩还是那么沉静,讲生意,讨价还价,有说有笑。来的人拿一把海带或一捆柴鱼,付了钱,边走边说:这女子嘴厉害,两分钱都让不下来。女子听了,还是笑,还招呼:下回再来,下回再来。
俗话说:刀不利,砖上磨,人不利,街上学。街上的人见多识广,又田亩稀少,如果嘴不甜,心不利,拢不到客人,就断了财源。如果不熟人情世故,也赶走客人。所以,街上的人自小就学会了“说话”。不会说话做人的,往往是把铺头租给外地人,收点铺租,自己帮人家做点零工,过着紧张的生活。祁阳来的一伙人,租了三四个铺面卖五金,铁好锅好,一到开圩,就有乡里的人拿了旧锅破锅来,补贴一点钱,换回一个新的。下午四五点三了圩之后,街上恢复安静,这里就向起一片砸锅砸铁的声音,把旧锅砸成铁片,用麻袋装了,拉回厂里回炉。
当然,街上也有好客的人,常常约了朋友,弄几个菜,喝上几杯。这类人一是生意人,赚了钱,不安分了。一类是做公家事的人,没有生意买卖扰动内心,于是到了黄昏时候,也掌上灯来,在门前摆了酒桌,约几个朋友小酌。就这么一点风景,却充满了诱惑,使得乡里的一些姑娘,做梦都想嫁到街上来,享受这清闲福份。
走过电影院,街变的有点窄了。后面是一个大水塘,把人家都往街这边赶了。房子还是那个“人”字样式,木板已经蒙一层灰了。街上的人再也不做木板房,也不再留恋这街,有钱了,迁到外面的坪子上,划了地皮,盖红砖瓦房,或者改洋楼,盖上三五层,就在门前挂一个大招牌:XX酒店。其实,有客人来是酒店,没客人来,就是房屋。街上不少人搬出去了,几条黑狗困在屋檐下,看着过往的人,几只鸡在门槛下刨着,咕咕叫着,不管这街是安静还是热闹。
从开花学校那头,走到粮站门前门槛,跨出来,是新的房子,一栋一栋,像一个一个巨大的“人”字挤在一排,立在那里,无声无息。回头,是街,长街,看不到头,看到的是木板、砖头和柱子,以及路上的蔗皮纸屑,和黑的泥迹,像一幅画,画出生活的一些安静和妩媚。街的美丽在于流通,在于人,现在,这些交给了商场,吸引人的,是这长街的长和安静,街两边墙上或瓦上留下的生活痕迹,让这街保存了生命力,记住了这里过往的繁华,并且也留下了历史。柏家坪的街现在看起来,虽然浅浅,但在记忆里却深深,闭上眼就可看见,几座街上的黑瓦木房子了。

(0)

相关推荐

  • 走近记忆 • 老东台

    你的记忆里 是否有这样一条老街 古老的宅子.美味的小吃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来来往往的行人 -- 满眼的市井味 却那么充满烟火气息 让人念念不忘 在东台 就有这么一条让人念想的老街 -- 东台七里长街 ...

  • 於珂如丨令人难忘的十里长街

    "作文换书信",给孩子找个笔友吧! 点击上图投稿 令人难忘的十里长街 作者 | 於珂如 十里长街在路桥老街,傍河而建,连绵起伏,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到现在已经承载两千多年的历史 ...

  • 无锡南长街逛街

    在无锡南长街兜马路 2020年12月26日,我们原虹口市政和虹运公司的退休人员及亲朋好友一百多人,一早又聚集在虹口公园旁边,坐车前往无锡二日游. 观览了阳澄湖服务区后,中午前在无锡惠山古镇参观,见识了 ...

  • 【每日黄诗】你在空无一人的长街上,跌倒又爬起吗?(2020年5月9日《大 街》)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q ...

  • 欧阳杏蓬:被鸡谋杀的平凡人生

    被鸡谋杀的平凡人生 作家:欧阳杏蓬2021-05-26 他离开过东干脚,在衡阳的一个大工厂里跑腿,一个月挣的工资不够买一只鸡,而老家东干脚,平均一家有三只生蛋的鸡,他的父亲捎了一个口信给他:佑生,回来 ...

  • 欧阳杏蓬:宁远农家菜

    宁远农家菜 欧阳杏蓬2020-12-03 炒血鸭 炒血鸭是宁远最有名气的一道农家菜.类似于东安鸡.东安鸡出了永州,知道的人就少,尝过这道菜的人就更少了.宁远炒血鸭走出了宁远,走出了永州,走出了湖南.在 ...

  • 欧阳杏蓬:清水桥闹子

    清水桥圩场 作者:欧阳杏蓬 清水桥圩场在宁远北路,算最大的圩场. 逢2.5.8赶圩的日子,清水桥周围的村子,做买卖的,看热闹的,游手好闲的,都会来.鲤溪的,柏家坪的,仁和的,中和的,附近几个镇子的人也 ...

  • 欧阳杏蓬:侯坪是个好地方

    侯坪是个好地方 侯坪有白果. 侯坪有美女. 侯坪有故事-- 屋后茶叔的姑姑嫁在侯坪,走动不多,主要茶叔的爹死了,妈也跟着死了,屋里更穷,亲戚也懒得走了.茶叔说不是他的两个堂兄弟相邀,他这张脸还真不想要 ...

  • 欧阳杏蓬:父辈呵……

    故乡故人丨那片黑枞树林的前世今生 原创:欧阳杏蓬 那片黑枞树林的前世今生 门口多了一片枞树林,从东往西,长大约两公里,像一弯新月,一角在东边,一角在西南边,中间是高低参差的水田.出门走几截石板路,到河 ...

  • 欧阳杏蓬:宁远杨柳桥的秋天

    宁远丨杨柳桥的秋天 作者:欧阳杏蓬 杨柳桥是个窝在山群里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圩集双井圩有六七里地.我家邻居篾匠有个老庚――宁远人把同年同月生的结成朋友的人称为老庚――住杨柳桥.杨柳桥,东干脚,两相比较, ...

  • 欧阳杏蓬:油菜花开,对面就是平田院子

    在油菜花开的日子 原创:欧阳杏蓬2021-03-22 日子在淋雨的时候,只听得到野外放牛汉子的歌声.当然,还有那些姑娘们,打着好看的花伞,或者照眼的红伞,在门前田野里的石板路上,像神仙一样隐没.我数着 ...

  • 欧阳杏蓬:每一次给上辈人扫墓,我们都得重温一次家族史

    如果岁月可回头 作者:欧阳杏蓬 脑海里一直有一条虚线,从离家开始,虚线就像群峰耸立逶迤衔接无际无涯缥缈若即若离让我认真不起来.我面前有一条实实在在的实线,从家乡到他乡以及在他乡转圈谋生所留下的错综复杂 ...

  • 欧阳杏蓬:宁远人放牛

    散文丨放牛 作者:欧阳杏蓬 我五岁起,就跟着奶奶放牛.我的牛是生产队的一条黑牯子,不健硕,也不瘦弱,见了土坡埋头去磨角,但斗角的事很少发生,一年里头,跟生产队的牛,只是斗一两个回合,完全没有那种拼死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