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拿着血糖记录去看病,医生却说看不了,为啥?

今天周二,是老郭每周在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坐诊的日子。

你问老郭是谁?郭启煜,海军总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一大堆的头衔。

不过会长今天找他可不是为了去看病,他上午坐诊,下午约好一同去潘家园逛逛,文玩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到了他的诊室,恰好遇上一位相熟的糖友,拿着一张填写得漂亮整齐的血糖图表,正找老郭看病呢。

老郭接过图表,刚看了一眼,就笑了:“小刘啊,您这张血糖谱,我分析不好哇!”

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以老郭在专业上的“江湖地位”,竟然还会有分析不好的血糖。

小刘有点摸不着头脑:“郭老师,是因为我的病情变复杂了?”

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我也就直截了当问老郭:“我看小刘这血糖表填得挺认真的啊,哪有问题了?您给说说。”

老郭也不矫情,示意我和小刘坐下:“其实我们医生,在看患者的血糖图表时,有几个判读的基本原则。拿下面这张血糖表来举例吧:

1、是不是有最近两周的记录

你们看这张表,恰好是看诊前两周的时间记录的。

2、是不是在七天里同一个监测时间段,至少有两次记录

先看同一栏(从上往下看),七天内至少要有两次数据才能下结论。

(A)看这张表,12/25~12/27连续记录了三天的早餐前血糖,这个符合基本原则,记录有用。

(B)1/7~1/10七天里有两次早餐前记录,这符合原则,记录也有用。

(C)12/27与1/6的两次记录,因为间隔了8天,这两个记录就不能认为是同一时期的血糖变化了。即使数值很接近,也不能用来解读和分析这几天内血糖的落点,大概就在这个范围。

3、是不是覆盖到了不同的监测时段:

这张表里三餐前后的不同时段都有覆盖到,虽然不是同一天六个时段所做的记录。但只要是在七天里,针对不同时段做的记录,对于判断或者分析一整天的血糖变化走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4、是不是有餐前与餐后两小时的配对检查:

在这张表里,三餐前后都有配对的记录,如果能把饮食内容也一起记录下来,对于分析饮食与血糖之间的关系,掌握饮食方面的调整会有很大的帮助。

5、然后再从左至右来看列,分析餐后与餐前的差距。

把特别低或者特别高的血糖数值挑出来。

一般来说,餐后比餐前差距比较大的话,表示在药物的作用下,仍然无法顺利处理食物所增加的醣,这就可能是食物内容不当,分量过多,也有可能是药物剂量不足。

如果餐后比餐前差距比较小的话,通常表示药物足以满足饮食需要。

但也有可能是醣类食物分量不足,或者是这一顿的药物剂量过大。

还有一种例外的情况是:餐前发生了高血糖,患者追加了速效或者短效胰岛素,所以让餐后血糖大幅度下降。

这种种可能性的分析,最好在相同餐次,相同的饮食种类与分量下,监测观察两次后,再来做结论。

而老刘给我的血糖表,既不是这两周的,没有配对监测,三餐也没有覆盖到,没有满足上面说的这些基本原则,所以我才说我分析不好。”

说到这里,我和小刘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看起来简单的血糖图表解读,还有这么多学问哪。

又跟老郭学了一手!

本文改编于《糖谱:别怕糖尿病血糖控制自己来》一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