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创业者说:把贵州特色产品卖到一线城市,会有多困难?
简单聊几句,给准备创业的友友们提供一个亲身经历素材。
岁月如梭,到深圳已经三年了。我与自己带领的一个小团队,全是农民子弟,做的是快消品销售业务,将贵州黔东南农副产品输送到深圳普通百姓的餐桌上,能卖个好价钱,是我们的理想。产品主要有凯里酸汤鱼作料,黑毛猪腊肠等。
我们做的都是一些粗加工的产品,贵州黔东南的货物到深圳,只要客户下单,当天、最迟第二天就可以到达深圳。
没有采用电商模式,我们没有网店,也没有做APP、小程序去引流变现,抖音、快手小视频都没有做。原因非常简单,传统渠道能做得好,能做到一定程度,都会很力不从心的了。能维护好每个环节,都是一件不容易的苦差事。
这种没有什么含金量,也没有什么商业技术突破的模式,做了三年多了,与友友们谈谈感悟与体会。农副产品的市场确实非常大,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你就算是做一个小食品,单一的款式与做好供销、售后服务,都是会耗费好多精力。比如富士康、比亚迪,你可以搞定,是不得了的。
自己做了三年,为什么事业进展还是推进好慢?原因肯定很多,事业障碍也肯定不止几个,但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自己的答案是:品牌增值。
是的,农副产品,要做到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对品牌增值的认可,愿意买单,比较艰难。
做农副产品生意,是不缺好产品的,但缺好品牌。
我们大美黔东南,就凭黔东南三个字,就意味着原生态了。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贵州是中国的公园省,我们大美黔东南是多彩贵州最出彩的地方,是中国的聚宝盆,我们黔东南有两个最珍贵的宝贝,一个是民族文化,一个是生态环境。
在黔东南,这样的村寨有3300多个,其中有309个是中国传统村落,占全国的8%,为全国首位。在黔东南,绿水青山养眼,蓝天净土养肺,传统美食养胃,民族文化养心,田园生活养神,处处彰显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神奇之美、和谐之美!而且我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我们黔东南是生态之州,我们黔东南有290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是68%以上,我们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2倍,是全国空气最好的地方之一。
做这个农副产品这个行业的生意,与工业品牌不同,农业品牌大多是地理标志产品。
所以我们三年来,奔波于各个卖场,和愿意跟我们合作的经销商批发商谈的生意,其本质都是在宣传黔东南的原生态卖点。
自己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以前教书的时候教的也是市场营销,菲利普科特勒的长篇大论,自己就不去重复啰嗦了。
我想负责任地表达一点:
其实,营销就是发现、创造并满足顾客的需求,营销各个环节产业链上最终都会只能依靠品牌来增值。
是的,有好产品,有好的销售渠道,最后的一个关口,那就是品牌了。
对于公司,是一个产品品牌的打造,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一个自己可辨识度IP的打造。
最后,说点在深圳销售以来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一,你的货源必须稳定。
假如无法保证市场稳定供应的,不能及时供应的,这个上游就不能合作。这种亏自己吃过,因为这个因素,影响失单,不利于信用构建。
二,赊销的比例需要控制好。
做农副产品的,大商家、大经销商,实体体量很大的有,但是占比比较少。总体而言,都是散兵游勇的比较多。所以,为了运作正常,扩大销量,不得不跟他们合作。现金为王的理念可以有,但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中间商而言。
那该怎么解决呢?稳健为先,赊销款但是不能超过本金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你最多只能用一百万做三百万的生意。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也许你会说这个也太保守了吧。农副产品就是这样的,多逛逛菜市场,你会觉得正常的,也不保守。
三,广告非常重要,利用各种可以争取的资源平台去宣传。
好多乡镇和企业也知道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等,是难得的推销的机会,可因资金有限,有想法没钱去,只能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产品多年藏在深山人未识。
四,要有品牌意识。
由于品牌农产品从种植、管理到加工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好多农民怕费钱、费事、费力,不愿意搞,这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保持。我们作为中间商,必须只能在品牌上多下功夫。要选好产品,因为品质一般,创立品牌就难度大。农产品品质是建立品牌的重要保证。如果农产品品质一般,市场随处可见,没有特色可言,消费者没有理由光顾你的产品?
五,做农副产品的,都是希望通过自己资本、渠道、人脉、品牌的各方面构建,最终自己做一个产供销的全产业链。
本钱小,资本积累还不够,最起码也是希望做一个浓缩型的全产业链。我们国家如今已经进入了品牌营销的时代,农产品要卖好价钱,就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和突破,品牌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而且也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以上的坎。
综上所述,做好品牌增值很关键,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