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鲲号将黄河淤泥排到两岸,肥沃沿岸又解决悬河、航运,可行吗?
天鲲号只是人力,黄河的形成是天意,人力可以胜天吗?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但是并不是有史以来就是黄的。
在2000多年前,黄河水还是清的。所以《诗经》在传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黄河两岸还长满了很多檀树,伐木工人在两边砍伐檀树以后放到河水里,顺流而下。
》黄河之所以变黄,和气候的变迁有关。
这主要是由于从3000年前开始,气候就逐渐变冷。大气环流活动逐渐降低,由此带来了全球水循环和降雨量的减少。对中国的最大影响就是,400毫米降雨带向南移。
400毫米降雨带不是一个固定地理分界线,而是一个降雨量的等值线,这个等值线在气候条件下有一定变动,是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分界。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而每天水分都会蒸发。这个蒸发作用,除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以外,还有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所以长期缺水,植物就会干枯而死。
原本植被茂密的黄土高原,逐渐变得光秃、贫瘠。雨水直接冲刷黄土高原地表,形成了黄河的混浊状态。
但是,最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400毫米降雨带是在逐渐北移的,连河套地区都开始长出了植被,甚至像兰花这样的喜阴喜水的植物也在河套地区被发现了。
而且由于人工植树造林的作用,毛乌素沙漠已经被消灭。
所以从总的来说,黄河上的来沙量是逐年降低的,而长期以来黄河形成的淤冲平衡的状态有可能会被打破,也就是说黄河可能会出现自动冲刷的现象。
当然,这个现象不是在每一个河段都会发生,有些河段仍然会出现淤积状态。
那么,可不可以用天鲲号这样的绞吸挖泥船来疏浚黄河河道呢?
》我们知道黄河由于长期的淤积,形成一条地面上的悬河。
河床高出河背地面3~5米,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河水全靠两岸的堤防约束。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在我国南海填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可以从35米深的水底用绞盘绞碎海底物质,然后通过泵喷射到距离船体6公里远的地方,每小时可以喷射6千吨含有泥浆的水。
根据技术资料,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排水量是17,000吨,吃水是6.5米。
天鲲号从黄河入海口开进黄河内,对黄河进行清淤是有可能的。
》但是,黄河通航的关键是黄河的水量太少,经常会断流。
这就不是疏浚和挖泥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黄河的来水量只有长江的1/20,而且枯水期和风水期的变化非常明显。
所以要解决黄河的航运问题,最重要的是补水。
●黄河中游虽然有壶口瀑布,但并不是航运不可跨越的障碍。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河床的淤积和冲刷,它是一个自然流体状态下的动平衡。
这一点和海水不一样,海水的流动是无方向的,只有海浪的冲刷。
即使用天鲲号对黄河进行清淤,很可能也会淤积回去。而且防洪大堤的稳定性和河道状态是相关的,如果把河道挖的太深,有可能威胁防洪堤的稳定。
》疏浚排出的淤泥堆积在两岸,并不一定能够肥沃两岸的土地。
反而可能会更糟糕,因为可能会使土地盐碱化。
在海洋里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海水本来就是咸的。
但是,淡水河道就有这个问题。
在黄河水底挖出的淤泥向两岸排泄,肯定是堆积在低洼地区。
我们知道黄河本来就是一条悬河,低洼地区淤泥中的水分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径流排除,主要靠风吹日晒,自然蒸发作用。
黄河本来就是一个高含沙量的水,泥沙中的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又很高。蒸发了水分,电解质就沉淀在淤泥里,就会形成盐碱滩地。
新中国建立之前,黄河在下游由于淤积严重,而且无法向外排水,黄泛区的土地会形成盐碱地。这些盐碱地大约有1,000万亩的规模。
在解放以后大力的整治情况下,才改善了土壤的品质。
》所以,黄河里挖出来的淤泥是很难处理的。
尤其是量特别大的时候,自然冲刷进海里是最好的选择。
解决黄河悬河、通航问题,肥沃两岸的土地,光靠人力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需要依靠自然之力,需要天意。
人力能够起作用的,只是辅助。盐碱地也不一定不能种植其他的作物,可以开发耐盐碱的植物。同时跨流域调水也可以起到黄河的补水作用,但是效果有限。
解决黄河的问题,要靠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带北移。
天鲲号起作用,也只有在大自然许可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