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家族如何平定天下建立大唐?

NO.1317 - 唐定天下

作者:疯子李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史记·货殖列传》曾称赞:「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从中可以窥见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富庶。

但经历秦汉数百年的过度开发,以及魏晋南北朝多个政权、势力之间的反复拉锯,关中地区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然动摇。所以当李渊父子领先隋末群雄抢占关中之时,并没有引发多大的轰动。几大政治势力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推行着原有计划,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隋朝疆域

更尴尬的是,因为汉代对于西部边疆的开拓,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个凉政权的经营,西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李渊集团的西面,割据陇西的薛举父子和盘踞河西走廊李轨都具有相当实力。

尤其是薛举,自称西秦霸王,野心勃勃,称霸一时。617年,就在李渊在关中地区屁股还没有坐热的时候,薛举父子就打上门来。不过这次进攻,薛举并没有准备好。他的儿子薛仁杲在扶风被李世民击败,就选择匆匆退回,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第二年,李渊称帝建唐。他可能想不到,李唐建国不久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老冤家薛举卷土重来,从北路突破,越过泾州,在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下大败没有李世民的唐军,直逼长安。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李渊

这时老天爷眷顾了李渊一家,风头正盛的薛举突然病死,其子薛仁杲威望和能力皆不足,被迫退回。赢得喘息机会的唐军趁机调整,同年11月,李世民率领唐军在浅水原一雪前耻。薛仁杲被迫投降,唐军扫平陇西地区。

接着,唐政权利用李轨集团内部的矛盾,拉拢李轨的部将安修仁。619年,安修仁发动兵变,擒李轨降唐,唐军轻易收取河西走廊。

后院的扫清,为唐军东进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关东地区的形式也逐渐明朗:李密麾下的瓦岗军在王世充的打击下土崩瓦解,李密携少数随从降唐;宇文化及率领隋骁果军在被瓦岗军重创后,在窦建德的攻击下灰飞烟灭……

东部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王世充郑政权和河北窦建德夏政权两强并存的局面。北方其他小的割据势力和南方的诸政权虽也具有一定实力,但不具备问鼎天下的能力。

就在唐政权踌躇满志,准备大举东出的时候,李渊镇守晋阳时的老邻居,割据马邑的军阀刘武周在大将宋金刚的协助下大举南进。短时间内,刘武周数次大败唐军,迫使镇守晋阳的齐王李元吉弃城而逃。不久,除河内陆区之外,整个山西都掌握在刘武周的手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唐军暂时放弃了东进的计划,集中力量对付这个老对手。这时又是李世民力排众议,率领军队与刘武周对峙于绛州一带。李世民显现了作为军事家的眼光,他选择在屯兵点柏壁正好扼守在刘武周的必经之路上。

唐朝武士

无论刘武周选择向哪个方向进军,都必须面对唐军袭扰后路的危险。几十年前,一代枭雄高欢在玉璧城下的尴尬处境,刘武周此时也深陷其中。可惜他没有高欢那样的兵力优势,无法强攻,只能选择长期围困。大将宋金刚受命率军围困柏壁。

不过李世民对此早有准备,他一边大量囤积物资,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一边坚守不出,消耗对手的物资。后来进一步派军骚扰宋金刚的后勤线,使对手陷入困境。半年之后,宋金刚所部军需物资难以为继,被迫撤军。

阵前撤军从来都很危险,作为优秀将帅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唐军追击并重创对手。刘武周、宋金刚被迫退回马邑,接着逃亡突厥。虽然曾经得到过突厥的支持,此时的刘武周君臣二人对于突厥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久两人相继被杀。

唐军

扫清后院的唐军开始大举东进,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对决展开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占据洛阳的王世充。洛阳城池坚固、储粮充足,杨玄感、李密都曾在洛阳城下碰的头破血流,最终走向失败。王世充希望唐军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被迫撤军。

问题是他的对手是李世民,类似的战略是李世民的绝招,在打败薛仁杲和刘武周的时候都用过。对于王世充的小心思,未来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李世民采取了蚕食的战略,从外围入手,切断洛阳与周围的联系。随着东、南、北三个方向的要点不断失守,王世充的地盘日渐萎缩,渐渐地只剩下洛阳一座孤城了。

不过唐军长期围困的战略也有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河北窦建德的夏政权。刚开始,老窦一门心思在收拾自己的小邻居孟海公,没兴致参合李世民和王世充之间的恩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军的处境愈发不妙,唐军的处境也在恶化,粮食不足。这个时候,王世充向窦建德递出了橄榄枝,希望老窦的夏军能够挽救自己和洛阳的危局。

老窦似乎也突然明白了,作为三个最大的BOSS之一,解决了老王的郑国之后,唐军一定会对自己的夏国动手!于是乎621年的三月窦建德的大军出动了。夏军一路进展顺利,直抵虎牢关前的东原。

面对来势汹汹的夏军,唐军不少将领建议解围西撤,但作为唐军主帅李世民清楚地认识到洛阳的兵力依然充足,缺乏的是粮食和士气,一旦河北的粮食接济东都,王世充军的士气必然重振,之前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于是,他留下弟弟李元吉率领部分军队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带部分精锐堵住窦建德。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军事才华的确很高,夏军被阻于虎牢关前寸步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军陷入了与之前宋金刚类似的窘境: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后防不稳……而窦建德优柔寡断,拒绝了属下取河东(今山西),威逼关中,从而「围魏救赵」的建议,而是在虎牢关前与唐军死磕。

随着夏军士气的与日俱减,窦建德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而这正是李世民希望的,结果就是十万夏军被唐军数千骑兵突入中军,窦建德被俘虏,夏军惨败。困守洛阳的老王再无力回天,被迫出降。之后的北方,虽然有刘黑闼的短暂复起,但是唐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扭转。

此时的南方,发展相对北方依然严重落后,南线唐军在李孝恭、李靖二人的统领下,逐渐扫平南方的萧铣、林士弘和辅公祏三股最大的势力,统一了南方。至此,隋朝末年的乱世结束,一个辉煌的时代开始了。

影视剧中的李靖

为什么本来兵微将寡的李渊家族能够建立大唐,并一统天下呢?下面这些原因至关重要。首先是李家自身的条件、李渊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小姨独孤伽罗是隋文帝皇后。作为官N代的李渊在那个还很讲究出身的时代里,优势明显,很容易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

另一方面,李家自身也是人才辈出。李渊发妻窦氏所生的几个子女除了李玄霸早夭之外,其他几个子女都才华。为唐朝扫平北方的李世民自不必说,李建成、李元吉也能力不差:李建成处理政务相当不错;李元吉虽不足以独当一面,却也是一员勇将,作为副手绰绰有余。

连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也有着不错的军事才华,李渊能够拿下关中,她功不可没。甚至李渊的族侄中也不乏人才,比如南线唐军的主帅彭城王李孝恭、贞观年间数次在北方领兵的任城王李道宗……

影视剧中的李建成

其次就是,李渊的用人之道。虽然《唐书》中对李渊评价不高,但他在用人上确实称得上知人善任。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曾试图向隋朝官方检举李渊的不臣之举,李渊却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与之类似的还有后来名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屈突通。

再有就是李唐皇室的战略眼光。抢占关中,占据府兵制的发源地就有了充足而可靠的兵员,这不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而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为唐统一天下提供了坚实保障。占据河东、抢占关中、招降巴蜀,有这三个地方作为根据地,物资就有了保障。一段时间内只打击一个对手的策略,降低了风险,也比较容易实现。

不过这是关中地区最后的辉煌了,随着环境的恶化,此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不可避免的东移,经济中心也逐步转向南方。

(0)

相关推荐

  • 昭陵六骏:战功赫赫,见证了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六场重大战役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之墓,在墓旁两侧有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在为大唐王朝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时所骑的六匹骏马. 唐朝虽然是唐高 ...

  • 精读系列第二十三篇:现实版的隋唐英雄

    隋炀帝被杀后,天下立即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先后有李渊扶持的傀儡皇帝杨侑,宇文化及拥立的杨浩,王世充拥立的杨侗,还有同萧太后一起逃亡到突厥后,被突厥扶持的后隋皇帝杨政道.天下由统一向着另一个乱世迅 ...

  • 唐朝夺天下那么难,为何大家没啥体会?因为出了李世民这个Bug

    要说哪个皇帝夺天下最艰难?不少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毕竟人家闹革命的时候,一身破缁衣,家底最值钱的也就不过一个大海碗罢了. 但如果这样想的话,其实就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明明大家在 ...

  • 李渊建立大唐,赐给17人20块免罪金牌,秦琼得到金瓶

    历史探秘大全 抽丝剥茧揭开历史真相的神秘面纱,用碎片化的细节撬开你所不知道的各类震惊雷人的历史真相事件.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唐朝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其实不然,单单从他的庙号 ...

  • 《隋唐300年》第71篇:平定江南,大唐终一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最近半个月出差,太忙了,只能抽出时间改文章,所以,不一定会准时发,但 ...

  • 平定突厥的大唐名将

    一,出身名门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 李靖的祖父是北周殷州刺史.永康公李崇义,父亲是隋朝赵郡太守李诠,母亲是北周大将军韩雄之女,家世显赫. 李靖身 ...

  • 山西芮城:天下三大唐构之广仁王庙

           前几天又去山西,在芮城看完永乐宫以后,我们去的广仁王庙.        庙在永乐宫西北边一公里的龙泉村,进村不远就看见庙建在一个小高地上,下面是龙泉的遗址.据记载,此泉水曾经" ...

  • 24岁平定天下,一生戎马天下,李世民的军事实力如何?

    在中国古代的所有帝王当中,李世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古代的皇帝常以他为楷模,谏臣们也以他规劝帝王从善.李世民可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一生,用 ...

  • 这个家族与耶律阿保机家族平起平坐,辽朝建立后有多显赫?

    作者:陈二虎 (一组契丹服饰图片) 感觉写历史文章是很久以前的事了,2021年开启,一下就找不到思绪,一晃,三个月就要过去,今天下午无意中翻看<辽史>,发现<辽史>中的六院蒲古 ...

  • 一箭平定天下的神射手,却在最后一战,惊恐地死在众矢之下

    在许多网游中,射手这个职业总是很热门的.这也难怪,从刀耕火种开始,各个民族都自发学会了用弓箭猎杀动物,后来也用它们来征伐敌人.远程的射杀,将身体上的差距最大程度弥补,更考验人的勇气和智慧,所以神箭手总 ...

  • 刘备如果平定天下,这两人最有可能被杀,诸葛亮也在其中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诸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最终天下还是落入到蜀魏吴手中,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然而即便是这样,刘备匡扶汉室,铲除另外两国实现统一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同样魏国也是如此,估计也就吴国没有什 ...

  • 216篇:一人一马定天下,大唐再出一奇迹

    本文合计32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216篇 一人一马定天下,大唐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