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阴阳历

今年6月5日芒种,我在头条写下这么一段话——

6月5日#芒种#,太阳周年视运动黄经75°,位于毕宿七度
交节时刻酉时末,一交节即进入午月,是为辛丑年甲午月
日出时刻,危宿在南中天;日落时刻,张宿在南中天
大苏美尔华夏精英天文官庄严记录——
辛丑芒种,岁在玄枵,日躔毕宿,昏张中,旦危中

请大家特别注意,我在文中点出,一到芒种交节,就进入了华夏文明传统阳历的“午月”,这是一个重要的小常识。

华夏文明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所谓阴阳合历,就是阳历和阴历配套使用,阴历必须在阳历的指导下进行“置闰”。

华夏文明的传统阳历,一年定为365.25日,因为这个0.25日的“小尾巴”,所以又叫“四分历”。华夏文明早期的六种古历如黄帝历、颛顼历、夏历、商历、周历、鲁历,都是“四分历”,即一个阳历年长为365.25日。

华夏文明传统的阳历年,365.25日分为十二个阳历月,用地支表示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阳历月的起始,就是二十四节气一个“节”的交节时刻。如子月的起始就是大雪交节,丑月的起始是小寒交节,寅月的起始是立春交节,卯月的起始是惊蛰交节,辰月的起始是清明交节,巳月的起始是立夏交节,午月的起始就是芒种交节。

阳历月的起始是一个“节”的交节时刻,那么阳历月的月中是什么呢?阳历月的月中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中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小歌谣大家应该牢牢记住。从立春开始,偶数位的节气就是“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今年6月5日芒种交节,一交节就进入午月,午月的月中就是夏至。

通常来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阳历月跟一个阴历年的十二个月是相对应的,即子月对应的是阴历十一月,丑月对应的是阴历十二月,寅月对应的是阴历一月(正月)……如此轮排下去。

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通常一个阴历月会轮排上两个节气,一个节和一个中气。

由于一个阴历月平均仅29.53日,而一个阳历月平均有30.44天,一个阴历年仅354日,一个阳历年有365.25日,一个阴历年比一个阳历年少了11天多,所以时间一长,阴历月和阳历月的对应关系就会发生“错位”,不再像上面这份表格一样规整,甚至会发生立春雨水轮排到阴历七月,或者芒种夏至轮排到阴历十二月这样“寒暑颠倒”的情况。

为了确保每个阴历月都能像阳历月一样具有鲜明准确的时令季节指示作用,我们伟大的华夏先民就发明了“阴历置闰”的方法,一旦某个阴历月没有轮排上中气(即只轮排上了一个“节”),就要“置闰”,将这个阴历月称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比如,如果今年的第五个阴历月只有一个芒种,而没有“夏至”这个中气,那么这个阴历月就不叫阴历五月,而叫阴历闰四月,这样“夏至”就依然轮排到了阴历五月。

这样的方法,叫“无中气即置闰”,确保每个阴历月都能像阳历月一样具有鲜明准确的时令季节指示作用。

今年的阴历五月,始于公历的6月10日零时,阴历五月轮排上了夏至和小暑,因此不用置闰。

阴历置闰,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确保阴历十一月轮排上“冬至”这个中气,这个问题稍微有点复杂,我在本文就暂时不详细举例讨论了。

我们伟大的华夏先民如何测定二十四节气呢?古往今来,中外学界根本就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最终还是由我来弄清楚讲明白的——我们伟大的华夏先民,用二十八宿作为“量天尺”,测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位置,太阳在黄道上平均分配的二十四个位置,就是二十四节气,对应着二十八宿的某宿某度。这个问题,我在本文也不展开详细讨论。

今年6月5日芒种交节时刻,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黄经75°,对应的是二十八宿哪一宿哪一度呢?我标记得很清楚——芒种交节时刻,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正好位于毕宿七度多——

看到了吗,上图太阳的黄经位置,对应的大约是毕宿7.7度。

古往今来,中外学界根本就不知道二十八宿各宿各度如何划分,我是首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确切地说,自公元前521年以来,中国人已经遗忘了华夏先民观象授时的绝技,用二十八宿测定二十四节气的绝技,这一失传2500年的绝技终于被我重新恢复。

大家看清楚,毕宿的起点在哪里,毕宿的终点在哪里。毕宿的起点在毕宿这个“兔叉子”的某颗星(毕宿三)旁边,终点在五车五这颗亮星旁边。我们可以粗略地说,毕宿就是西起毕宿三,东至五车五,跨越大约黄经16°的扇形天区。

毕宿的终点就是觜宿的起点,觜宿很小,只有2度,觜宿的终点就是参宿的起点,参宿的起点就是穿越参宿一和天关的黄经线。

我为什么要特别来谈毕宿呢?首先是因为毕宿对于华夏文明非常重要,华夏文明上古帝王如少昊、颛顼和帝喾等,手中的权杖一端是心宿和房宿,另一端就是毕宿,心宿二这颗亮星跟毕宿五这颗亮星在遥远的古代几乎刚好相差黄经180°,在天空中遥遥相对。

我不说,谁能知道法老(华夏古帝)手中的权杖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今天来谈毕宿,还因为华夏古帝虞舜登极时,正好是“仲冬甲子,月次于毕”。

“仲冬甲子,月次于毕”,是什么意思呢?仲冬,阴历就是十一月,阳历就是子月。华夏先民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分为三个月,就是孟、仲、季三个月。

孟月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所在的阳历月,通常对应阴历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

仲月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所在的阳历月,通常对应阴历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

既然是仲冬,那当然是大雪和冬至所在的阳历子月,通常对应的阴历月份就是十一月。

子月的起始是什么?就是大雪交节,一交节就是子月。冬至是子月的月中。

什么是“仲冬甲子”呢?就是这一年的子月是甲子月。

华夏先民用天干地支来标记阳历年、阳历月和日期时辰,如小说《石头记》第八十六回写到元春的出生年月日时,就是“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

子月并不是只有甲子月,还有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月的天干跟年的天干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当阳历子月为甲子月时,年的天干必定是戊或癸,即当年必定是戊某年或癸某年。

因此,当华夏古帝虞舜登极时,正好是“仲冬甲子”,我们可以推定当年一定是戊某年或癸某年,大雪一交节就进入了甲子月。

大家还记得吗——我推定虞舜登极就是在公元前2378年,这一年的纪年干支就是癸未,因此子月一定是甲子月。

大家还记得吗——我是如何推定虞舜登极是且仅是公元前2378年?

反复说过了,方法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根据《尚书·尧典》叙录的“四仲中星”的实测年代。我要说我自己的推定,大概有些人要摇头晃脑地来叫板,所以我特别列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和李勇的推定结果——公元前2494年到公元前2315年之间——谁来叫板?!

帝尧时代“四仲中星”的实测年代是公元前2494年到公元前2315年之间,而史料文献记载帝尧元年是甲辰年,公元前2477年正好就是甲辰年。

史料文献又记载,帝尧在位98年,三年丧礼后,虞舜登极,大家掐着脚趾头都能把虞舜登极的确切年代算出来——是且仅是公元前2378年癸未年。癸未年恰好有甲子月。谁不服?!

实际上,根据帝尧元年2477年甲辰年,以及文献史料叙录的少昊、颛顼、帝喾、虞舜和大禹等的王年干支情况、在位年数以及天文历法特征等,就可以清晰准确地理出一份从少昊到大禹的华夏上古帝王王年断代,如上表。

谁不服?!有任何人能有理有据地提出反证,推翻上述王年断代?!不要做梦了。

虞舜登极,正好是“仲冬甲子”,那么有没有“月次于毕”,即月亮运行到毕宿天区的情况呢?

公元前2378年(天文年-2377年)12月25日,大雪交节,进入甲子月,日出时刻月亮正好运行到毕宿天区,即西起毕宿三东至五车五的扇形天区。

看清楚,月亮运行毕宿哪个位置?运行到了毕宿十一度。

古往今来,中外学界从来就没弄清楚二十八宿的宿度划分,哪能考证什么“月次于毕”?美国的班大为和中国的赵永恒,居然用“五星聚于鬼”来指认“五星聚于房”,可是“鬼宿”的天区在哪儿他们都没有搞清楚,乱指一气。

中外学界就这个水平,还能跟我来叫板?

我取得的成就,足以把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反对派们甩出银河系去!

请大家看清楚,虞舜登极,“仲冬甲子,月次于毕”的精妙论证,充分证明我对华夏上古帝系王年断代的精确无比。

根据我的考证,帝舜王年为公元前2378年到公元前2325年,统治时间长达53年。根据《史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也就是说,华夏文明古帝王彰显的“世界级”的美好统治,始于虞舜。

对比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王国”,有且仅有一位帝王、阿卡德帝国的“国父”萨尔贡一世(Sargon),王年断代、名字和统治功绩跟虞舜极为近似。从名字来说,sargon,g发成后鼻音,则 sargon 的读音就是 舜。

疑为萨尔贡一世的铜像。

必须指出的是,关于萨尔贡一世的身世,主要是数百年、上千年后后世阿卡德人的传述,而非萨尔贡一世时期泥板书的记载。西方学界根据泥板书的记载,推测萨尔贡一世的统治时期很可能在公元前2350年前后,统治时间大约为56年。

西方学界关于萨尔贡一世统治的简介。

萨尔贡一世的主要统治功绩之一,就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世界级帝国,阿卡德语成为官方语言,其统治区域北至土耳其高原,南抵波斯湾。西方学界认为,萨尔贡一世建立的帝国,打败和统一了诸多苏美尔王国,推广了“苏美尔文明”——拜托,所谓“苏美尔文明”,是且仅是华夏文明,萨尔贡一世怎么就不是舜呢。

阿卡德帝国的大致统治区域。

我对比中文文献史料记载的虞舜、大禹和周人先祖后稷身世,推测后世阿卡德人将虞舜、大禹和后稷的事迹混合在一起。例如,周人先祖后稷就是一名“弃儿”,本名“弃”,而萨尔贡一世传说也是一位弃儿。舜是商人的始祖之一,更早的始祖当然可以追溯到帝喾、颛顼乃至黄帝;后稷也是帝喾的后裔,尽管中文文献的记载颇有混乱之处,但商周确是同宗共祖,上溯到颛顼帝喾是毫无疑问的。

请大家看清楚——我对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好了)

千古悬疑告破 欢迎广泛转发 敬谢打赏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