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九) 2024-07-30 23:30:48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九 鸡冠峰建武应战 癞子坪土匪归天 大云山地跨“三阳”,绵延百十里,以鸡冠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着众多的余脉。期间的多个隘口、山坳成了沟通三阳、连接两广的重要通道。因为这一带过去是三不管的地方,所以土匪猖獗,民不聊生。为防匪患,大家纷纷开办武馆,习武健体,保境安民。其中堡面前的刘大鹏及其弟子组成的团队最为有名,他教弟子练功习武的练功场遗址尚在,正在酝酿恢复重建之中,他们勇斗土匪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话说衡阳那边有个土匪,功夫十分了得,还会强盗水,凡各种刀伤、骨折之类,他只要喷几口清水,念几句口诀,各种创伤便可立马恢复如常。因此,他行走江湖几十年,很少遇到对手。而刘大鹏的武馆办得风生水起,名气越来越大,令他十分不服,于是,他投下战书,要与刘大鹏在鸡冠峰上单挑。当时,刘大鹏正在生病,接到战书,准备抱病应战,其长子刘建武担心其身体不济,要求替父出征。刘建武,高大魁梧,身如铁搭,自幼习武,深得其父真传。比武那天,云淡风轻,阳光和煦。他们在鸡冠峰上各自择地站立,再抱拳施礼,自报姓名,然后拉开架势,各操兵器对阵起来......开始的十几个回合,都是在试探对方虚实,你来我往,互有进退。渐渐地,他们便气血上涌,凶相毕露,兵戈撞击处,只见火光四溅,杀身震天......这真是:龙争虎斗风渐凝,地暗天昏云不流。从来侠客多奇士,争霸江湖写春秋。但那土匪毕竟年岁已大,打着打着,渐感体力不支,欲抽身而逃,可这一分神,却被刘建武看准机会,于是大喝一声:“看刀!”一个乌龙摆尾,望那土匪腹部横刺一刀......那土匪大叫一声,弃刀捧腹而逃。原来,土匪的肚皮被拉开一道长长的口子,肠子也流了出来。他忍着剧痛,捧腹逃到大云山南麓的一个大草坪上才停下来,此时几欲昏厥。当时草坪上有放牧者数人,土匪求他们帮自己弄些清水来,他将用强盗水为自己疗伤。但那些放牧人知道他是个土匪,一个个都弃他而去。那土匪便流血不止,气绝而亡。因这土匪是个癞子头,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大草坪叫“癞子坪”。(全文完) 【作者简介】敬端阳,灵官殿中学高级教师,好书画诗联,现为等多种协会会员,作品收入《首届中国书画小作品集》《永远的雷锋》等书画集。 赞 (0) 相关推荐 【安徽诗歌●诗坛选萃】刘建武 ▎小区临冬的早晨(组诗) [作者简介]刘建武,笔名:石峰,居合肥.曾有诗作在<诗歌报><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报><长江诗歌><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一)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一 两蛟龙贪玩惹祸 七仙人退水筑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云山所在的"三阳"(邵阳.衡阳.祁阳)地界,历经千年洪荒.当时是,洪水滔天,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此事惊动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二)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二 老鼠精凿洞酿灾 金刚神劈岩降魔 "三阳"交界处的大云山,历来是湘南形胜,为南岳七十二峰最美地区之一.自山脚而上,树木丛生,阴翳蔽日,花草茂盛,牛羊成群.更有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三)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三 四门山筑坛设祭 六仙殿点穴涌泉 却说七星解决了"三阳"水患,修筑了暗河,就派一星回天庭复命,其余六星留下来完善后续工作. 这六个仙人每天从七星岭出发,往返于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四)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四 灰鸭婆踞石报晓 白公鸡孵蛋趴窝 从前,大云山有个叫云山道姑的尼姑,人们不知其来历,亦不知其寿高几何.当地人只知道自己的爷爷的爷爷曾见过她修道作法.她有一只白公鸡和一只灰鸭婆,皆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五)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五 神眠洞阴兵过道 堵门石和尚画符 过去,大云山西麓古木参天,藤蔓缠绕,荆棘丛生,一条小溪从大山深处缓缓流出,清澈透亮,水面不时飘来几朵落花......几个青年出于好奇,欲探其源.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六)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六 乌龟眼师公作法 龙王宫楼殿遭焚 要说大云山的山洞,当属乌龟眼最为传奇. 乌龟眼又叫乌龟岩,里面曲折幽深,寒冷彻骨,又有叉洞相连,暗河涌流,令人望而生畏.据说,有个叫七师公的,就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七)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七 六仙殿牧民汲水 半山亭老道抛石 大云山的半山腰有个半山亭,半山亭一带地势相对平缓,那里百花盛开,草木茂盛,是个理想的放牧场所.但也时有虎豹出没,袭击牛羊,甚至威胁牧人.所以,大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八)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八 白蛇精钻缝毙命 姐妹花思父成仙 相传大云山有个草药郎中,人称老爹,他医术精湛,为人和善,深得大家敬重.他有两个女儿,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银花,都到了待嫁年纪,虽不是大家闺秀,却也 ... 敬端阳:大云山传奇(后记) 大云山传奇 敬端阳 [后记] 大云山,又名大牛山,耶姜山,峰高路陡,径曲洞幽,石奇水冽,林美草茂.遗迹颇多,传说甚广.因本人才疏学浅,所写故事多根据地名而杜撰,并无出处,与当地传说也多有出入,敬请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