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导读(1)教材前言
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建立之初就有的一门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学制的制定者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文章,不可不讲,自高等小学至大学,皆宜专设一门。”1904年颁发的“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学制规定,国文是大学预科的必修课,后来大学预科取消,这门课遂演变成“大一国文”。其后1929年民国教育部颁发《大学规程》,1938年民国教育部整顿大学科目,都规定国文为一年级生共同必修科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等原因,一度取消了这门课,只有港台地区仍在坚持,其结果是中国大陆社会的母语水平出现滑坡。幸好到了1979年,经过匡亚明和苏步青的呼吁,大陆重开大学语文,至今已有30多年了。回顾大学语文的历史,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维护这个局面不动摇。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课,母语学习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义务问题不容讨论,你喜欢要学,不喜欢也要学,争取在学习中逐渐喜欢。现在一些调查问卷往往让同学们回答“喜不喜欢”“有没有用”“你认为要不要开这门课”,这样的问卷设计是错误的,会误导同学们,以为这门课可以凭兴趣进行取舍。学习从来就是一件艰苦的事,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必须先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语文课的性质特点。下面略说几点:
第一,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要想得到收获的喜悦,先要耐心打磨工具。有人反对工具论的说法,以为讲工具性就是不要人文性。事情不是这样的,语文是人文工具,没有这个工具,人文性就是一句空话。这些年大学语文受到多方面冲击,既有大学人文、大学文学要取代大学语文的无稽之谈,也不断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取代大学语文的错误做法,这一切都是没有认识到语文工具课性质的原因。语文是工具课,它是素质教育的工具,是人文教育的工具,是文学教育的工具,是通识教育的工具……不管怎么变,工具不能丢。
第二,语文学习具有延时性,从打磨工具到获取成果,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大学语文是大学四年里各门功课学习都要用到的工具,更是毕业后走上社会展开人生要用到的工具,所以,假如我们能把问卷调查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到已经学过大学语文课的大二、大三、大四同学中去调查,甚至再扩大一点,到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校友中去调查,那么得到的回答一定会完全不一样。
第三,要说到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工具,课文是例子,语文课就是凭借例子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我再补充一点:语文是形式训练课,它没有自己的内容,它以其他所有学科的内容为内容,凭借这些内容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反馈各门功课,为它们提供学习工具。所以,大学语文教材无论是编成人文主题的,还是编成文学欣赏的,还是编成文化专题的,都无可无不可,关键是不要忘记这些都只是凭借,语文还有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训练的任务。课文选篇当然很重要,但是还有更重要的环节,主要是以下两个环节:一是课文导读,是仅仅引导同学去读一篇作品,还是引导同学思考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二是思考练习的设计,是让同学简单回答课文内容,还是引导同学从课文举一反三提升自己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能力。举一个例子,假如“论语论仁”一课,让同学回答“什么是仁”“今天还要不要仁了”,这不是语文课,这是政治课,是伦理课。语文课应该这样设计思考练习:课文中几处出现的“仁”字,是否同一个意思?假如不同,各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导同学认识汉字“意合性”的特点,理解每个字词都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这就是笔者主编人民版《大学语文》教材时的基本考量。
第四,当然还要考虑大学语文和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区别,不能编成“高四语文”教材。对此,我们仍然用语文工具论的观点来研究,我们认为:
小学语文,是学习小学各门功课的工具,为中学学习做准备;
中学语文,是学习中学各门功课的工具,为大学学习做准备;
大学语文,是学习大学各门功课的工具,为走上社会人生做准备。
人民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宗旨正是如此。
录自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大学语文》教材前言
何二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语文”专职教师,中国首家“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站长,“全国大学语文教师群”(190089416)群主。网络化生存,体制外行走,这里有大学语文界的独特风景。文章公众号:大学语文终身义工。
--------End---------
【大学语文终身义工】原创作品!转载请写来源【大学语文终身义工】,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