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抗糖的完美设计应该是这样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盖楼是肯定要有图纸的,绘制图纸之前的内容,就是:设计。
人生很多事也是这样。举办个活动吧,首选要谋划主题,选择日期、参加人员、活动流程,乃至谁先发言?几分钟?等等整个细节都要有一个预见。
于是,有个词:“细节决定成败”。
抗糖,也是这样。
由于目前糖尿病的不可治愈性,所以,在得了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历程之后,达到“既来之,则安之”思想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去思考:如何“安之”?
(则安之,是使动用法,是“使之安”的意思)
就是说,已经来了,就使它安定下来。
我们思考“使之安”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
如何设计“抗糖图纸大方向”呢?
治疗的目标、治疗的手段、监测的指标是最起码的“设计”内容。
治疗目标:我个人总结出治疗糖尿病的“终极”目标为“寿命尽可能长;生活质量尽可能好;费用尽可能低”。精简为三句话:活得长、活得好、治得起。
治疗的目标决定了不同个体(如年龄)病人的治疗手段和不同级别的控制指标。因为治疗的终极结果是病友指标控制好坏的量和时间的综合。
血糖、血压、体重、血脂,都有它的个体化目标数值。
糖尿病是高血糖为特征的,我们在降糖之处,一定也要设计血糖的目标。要有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是原来血糖很高,我们降糖一定不要过于激进,以防止出现相对性低血糖,这是各身体适应过程;其二是要让自己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抗糖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时间的,不要在自己对抗糖知识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制定过于严格的血糖目标,否则低血糖会使您焦头烂额。
治疗手段:饮食、运动、心理调整是治疗的基石。良好的心态是决定因素之一,它决定了病友治疗的主观能动性。药物中包括中医药和经典西医降糖药物及其他治疗药物,中医药在慢性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面、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它的优势。
药物治疗的对象不仅有血糖,还有血脂、血压、血粘稠度等等。
糖尿病教育是医生和病友最主要的结合点,是治疗中的首要之一。在这个交流中,病友要学会应该如何如何……,医生也可以借此了解病友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制定更适合病友个体化的治疗。
在这里,我再次重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愉悦的心态、戒烟限酒、充足的睡眠,这些“健康基石”是正常人都应该遵守的,糖尿病人更应该把它们当做治疗的基础。所谓的基础,就是后续治疗的前提,是“不可撼动”的。再说的直接一些:不管血糖如何,该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是总热量。如果考虑饮食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就思考饮食的品种、结构,进餐的顺序等等。----这是“两个三角”文章中的重点。
当我们把这些基础治疗安排到位,然后是分析血糖谱,这个血糖谱是需要科学检测和记录才能体现的,偶尔一次血糖是什么也代表不了的。用药问题,是要参考糖化和血糖变化规律的。----再次提醒大家,您的“整体设计”一定要有血糖记录。
当我们根据血糖谱制定了具体的降糖药物方案,然后就是评估,也就是血糖的控制目标,评估的顺序是:有没有低血糖?糖化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是基础血糖还是餐后血糖的问题?是药物调整还是通过饮食、运动微调来解决?
上面这三段,谈的是血糖调整的大思路,具体用什么药物,用多大剂量,必须有医生来安排,但是这个思路不能更改。如果看血糖高了就“恶意”减少饮食,减少了该吃的,您就是在“捣乱”!哈哈。您能明白的。
监测指标:包括血糖系列(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等)、血脂、血压、体重、血粘度、胰岛功能、肝肾变化、眼底、心电图、末梢循环等。监测这些内容是评价和调整治疗手段的依据。
(近年来,糖尿病指南更加“人性化”、“个体化”,更加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上述三项内容均要涉及。)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问题,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就会万事大吉。这种论调看似没有错误,但是在追求完美血糖的同时,很多人牺牲了太多太多有利于健康的因素啦。比如:有人因为害怕血糖高,“恶意”控制饮食,导致本来就不是胖子的体型越来越瘦,这是牺牲了“理想体重”对身体的益处;有人为了血糖的精美达标,餐后1h、2h、3h...频繁的监测血糖,看似也没有错误,但很多人已经深深的陷入“恐糖症”的泥潭;还有很多老糖友,80岁了,还非得要求血糖达到正常数值,以至于低血糖频发。即使一个轻度的低血糖反应,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乏力而跌倒导致骨折。
-----------------
您应该是构筑自己身体健康长城的整体设计师、监工,而绝对不只是建筑工,您必须有纵观全局的整合能力。
您现在血糖不错,那只是一座大厦的一块转放得不错,而整个大厦的建设则需要无数的转,同时还需要水泥、钢筋、水电暖气等一系列的穿插,并且都有十分严格的比例要求,如果只是一块转不错而忽视了其他,怎能说不会半路坍塌呢?
您应该先有一个规划图纸,然后做一个测量记录薄,然后自己去一点一点的施工,还要不断的返回来再规划、再设计、再施工、再测量。允许有小的“返工”,但是要有量、有度。
整个过程中,您才是主体,但是必须有“医护人员”的出谋划策,这就是“医患结合”。
设计需要整体观念,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
如此,您才会成功。
该贴主稿发表于2003-12-2 17:37:00 。那是15年前的事,大爱需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