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楷书作品燥气很重,画面很脏,与这四个原因有关

现在有很多人对当代书法名家的一些作品很不看重,认为当代书法家不像古人那样,作品很注重法度,而是一味地强调作品的形式感和画面感,反而破坏了作品中的意境之美。有的人认为,书法名家张旭光的作品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作品燥气很重,画面很脏,让人看后很不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当代人很少临帖,远离古人,是造成燥气很重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当代人为了很快提升书法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认真临摹了古人的一些作品,但随着名声和在书法大赛中获奖次数的增加,就会忘记或不去临摹古人作品,尤其是一些名家,他们每天都有人陪伴索字或聊天,根本没有时间或把心思放在学习古人作品之上,抱着以前的、固有的成就,端着“铁饭碗”吃上一辈子,最终离古人越来越远,而个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此以来,作品中的燥气也就会越来越严重。

第二,名声大噪,作品质量下降。不得不说,一些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普遍认为,当下一些书法名家,名气很大,但作品的质量却越来越低,可以说是名声远远大于作品质量,所以有的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名气并不等于作品质量”,对于这样的说法,很多人还是很认可的。古人在学习书法时,有的人可谓是终生在临摹,例如王铎是“一日临摹,一日应索”的,现代草圣林散之到了八十多岁还在临摹。但当代一些名家似乎要比古人聪明,不临摹就有灵感了,不临摹就可以使作品质量提升了。

第三,当代名家为了作品的整体感,不是在书写能力上提升水平,而是注重作品的画面感,反而使画面很脏。这个“脏”并不是说作品上有脏东西,而是指作品没有古人那样的静气、文气、知气等,总是显得“心乱如麻”,“瞻前顾后”、“有意而为”,对于古人作品来说,他们当中始终显现出古雅、静穆、文气的特点,不论是点画的细腻、字中的结构、行间的气势还是整体中的意境,总是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当代书法名家作品中,是为了做什么而去做,画面凌乱,笔墨四散。

第四,名利思想作祟,到处说教,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书法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文人心中用笔墨所表现出来的心境之美,作为一名文人,应当沉下心来,去研究、学习古人的经典和精粹,而当代一些书法名家,始终抱着自己的名利和旧学,到处说教、到处演讲,浮于书事之上,这样下去水平怎能提升?作家贾平凹曾说,他写字不是为了出名成为书法家,而是通过写字来弥补写作经费的不足?真是这样吗?

张旭光曾任书协领导,引领书法的发展方向,而他的作品,尤其是楷书作品,并没有引领传统楷书的传导作用,而是以颜真卿楷书作为底子,在作品中增添了一些行书的笔意,使楷中带行,虽然这个方法来自古人,但楷书的“底子”不厚,导致作品出现了燥气,又想表达作品的意境之美,反而使“画面”脏乱,这能与上述四个现象脱离关系吗?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