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读诗经(12)鹊巢
国风·召南·鹊巢
鹊:俗称喜鹊,雀形目,鸦科。栖息地多样,适应能力较强,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区,善营巢于高树。杂食性,食瓜果、谷物,也捕食昆虫。常三、五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集成数十只大群活动,当成群时,叫声嘈杂。喜鹊在我国是吉祥的象征。
我们所熟知的'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多少带有些贬义,鹊辛苦搭建的窝却被不劳而获的鸠所占据,这个成语,来源于《国风·召南·鹊巢》,却被今天的无数人所误解,也难怪,在解读这篇诗的时候,到现在,依旧很多人认为这是首讽刺诗,妾室赶走了正房(巢是家,鹊是正房,鸠是妾室),这样理解固然也行得通,只是,我们大概误解了诗的原义
三章分别居、方、盈:意为居住、依靠(拥有、占有)、到充盈,满,这位女主人从最初的居住,到她的气息渗透整个家庭
看到一个儒家的故事,颇为有趣,算是古人对这篇不同的理解吧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之居也,厌众而远游,故亡其国。《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君放不归,人将君之。”于是文公恐,归遇栾武子。栾武子曰:“猎得兽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悦色。”栾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栾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善言而弃其身,盗也。”文公曰:“善。”还载老古,与俱归。
故事很简单,晋文公因为追鹿追得远了点,而被农夫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点醒,老农因此也有了官做,晋文公也从这句话中得到启示,知错就改。
同一首诗,理解为讽刺诗、婚礼仪式,或者警示,这就是诗的魅力吧,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