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如何为你的"粘黏连随"创造条件?

一旦攻击者在速度、力量和方向上加强了变化,太极拳的"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以及合上对方的节拍,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人体有自然的防御体系,比如关节的屈伸,肢体的滚转,两腿间重心的位移,甚至皮肤的松紧都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避让作用,但是这些在速度与力量的变化面前是不够的。因为人的本能习惯是对抗。如果想使你的"粘黏连随"有效,就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与对方两力之间,最好产生一个"柔性空间"。

怎么样去建立这个"柔性空间"呢?答案基于这样两个概念:太极拳是做减法的;有舍才有得。

先以身体与大地间的关系为例。你的身体站立于大地之上,大地可以无私地承载你,但并不承诺给你所有想要的东西,比如你想在快速的移动中始终保持自身的平衡;你想要借用大地的无限之力,那就需要在你与大地之间保持一种完美契合的关系。

怎么个契合法?有人建议:两脚趾抓地;也有人说:拉抻踝关节使足跟腱足够长;还有人说:始终保持脚底平铺于地;甚至意想:腿要"入地三尺"。这些都算是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操作方法,但都有弊端存在。我们试图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从自身出发去做一些割舍,从而找到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

你可以将你的着地腿的一半,即:脚、踝,小腿交付于大地。或者说:你身躯的主动性运动,到膝关节为止。

这是一种对自身的"舍",舍去一半的腿换来的是你的脚底与大地间的融合,不仅避免了脚底一边翘起"喝风"的状况,还能使你的腿、脚、踝处在一个始终放松的状态。三段协调创造出了足够的空间任凭你的身躯和上肢去做复杂的攻防动作。而且你的半只腿因为契合于地而具有了与大地同样的功能,那就是稳、重和坚实之力。

可能有人说,不是有句拳谚:"变化在踵"吗?舍去了脚还怎么变化?是的,脚底能产生变化是身体协调的高级阶段,前提是身体是空通的,脚下是放松的。当你将全身的重量压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时,哪有什么变化可言。而舍去了膝部以下恰恰是给了这部分肢体以彻底的自由,自由状态下的脚底才有真正的放松,放松状态下才有灵敏可言,这时脚底对身体的调谐 会自然产生。

回到体现"粘黏连随"的上肢运动。如果想做到舍己从人,同样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的手、腕、小臂交给对方,将自己身躯对手臂的支配先止于肘关节,这样你不仅以肘代手。手臂持中用中,更重要的是和对方来力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柔化缓冲空间。

这种舍己前端,以迎彼力的做法,是完全被动的顺人之力,自如开合的。效果上追求"连随",形式上呈现为"粘黏"。如能在需要时加上自我的"肘关节定位",则所有小臂的被动式运动又自然变成了标准的圆弧运动,这对来力除了能"化"的自然,还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舍掉"是意念的工作,是虚,身体为实。虚实结合一体,则实体被舍掉的部位就变成了被动运动。如果彼我接触点处在我的被动区域内,(一般在手和小臂上)那么即便产生于我身体中心部位的主动性攻击,也会在接触点上呈现为被动的"不用力"之力。这便是'太极劲"的由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