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生:定格沈阳的25个瞬间!

今天,选取摄影家刘生生的《沈阳30年100个记忆》的部分图片,还原改革开放前25年的沈阳图景。同时,也链接一些与当年场景吻合的记忆主贴,加以呼应——

作者艺术履历

刘生生,高级记者,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首届中国十佳阳光记者,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沈阳30年100个记忆》图片书,2013年辽宁省优秀图书。
万人大厂沈阳机车车辆工厂的小学文艺宣传队,在沈阳老北站街头演出,时间定格在197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
那个年月,街头活动以演出居多,不像现在的满街都是商业活动呀!而且街上行人衣着单一,比较相互。
链接:1977年的沈阳街景
1979年辽宁大学,向社会招聘夜大学生,近500名来自工厂机关部队等青年,每天下班后和星期天坚持上夜大。橹哥曾经在90年代末期,也在这座学校,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过。
1980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畅想未来。当年,刘生生老师还在车辆厂工作,估计画面中的幼儿园,就是机车车辆的幼儿园吧!
链接:童车驶过100年
1981年,沈阳市皇姑区亚明街道胡同最后的小人书摊。那个年月,像这样的图书摊比比皆是,特别是露天市场旁边,都有这么个地摊,有2分钱看一本的,也有2角钱看一天的,它让我们的童年,变成变得丰富多彩!
1982年,黄河大街皇寺广场铁路道口,上班高峰时间拥堵。
像铁西区的建大以北的小北四路、小北三路、小北二路等,都有铁路道杆,上下班在铁路口堵一下,是常态,就像现在的上班高峰堵车一样。
1983年,沈阳钟厂生产的金杯牌挂钟供不应求。这个厂子是1948年沈阳解放后改称沈阳钟厂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沈阳钟厂恢复沈阳钟厂钟楼,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沈阳钟厂破产,卖给沈阳某私人钟表厂,2004年私营钟厂也倒闭了……
链接:沈阳钟厂故事
1984年,街头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的。的确,这个年代,社会风气不太好,尽管上一年才经历了严打,人们的法制观念还没完全走上正轨。
 链接:沈阳3起案子是“严打”主因之一
1985年,沈阳市首批200台进口出租车上线运营,从大连港开回沈阳,举行剪彩仪式。
链接:扒一扒沈阳出租车那些事儿
1986年,太原街商业街卖游戏机的店员与顾客发生纠纷。这个经典手势,这那个年代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1987年,三八节那天,辽宁大学女学生,早上到锅炉房打热水。
1988年,皇姑区华山路铁路道口,早高峰时间。堵车,日复一日的堵!
1989年,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启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召开。18年之后,这里又被夷为平地,建了再扒,这那条街的新常态。
链接:“金廊”上的爆破声
1990年,东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俄罗斯开辟专门经营摊区。
    链接:扒一扒五爱市场“成长史”
1991年,沈阳站前打击票贩子,公开游街示众。
1992年为了买“二哥大”的人们,排了一夜的队,还没能买到。
1993年沈阳市举办了四届“中国秧歌节',后来停办了。
链接:沈阳的四届秧歌节
1994年,老八路曹营章在家门口,自费办为人民服务义务打气站20年。
1995年,足球中超联赛结束后,拥堵的路上,球迷们翻越栏杆。
  链接:人民体育场的足球记忆
1996年,闻名全国的沈阳“双喜牌“压力锅等一批轻工业产品,做最后的坚持。
链接:双喜压力锅出走之谜
1997年,沈阳青年大街三个主要路口建简易立交桥,雪后的桥上,人车并行。
链接:沈阳拆掉了6座“新加坡”
1998年,中小学生义务上街除雪,后来取消这一规定。关于下雪,当然忘记一了2007年的那场雪灾——
   链接:2007年的暴风雪
1999年,100对新人在市政府广场举办迎接新世纪集体婚礼。
链接:这些地标建筑长了腿儿!
2000年,新年钟声敲响那一刻,沈阳市政府广场,零下25度。
链接:千禧夜,你在沈阳在做什么
2001年,沈阳冶炼厂等大型国企开始破产或迁移。
链接:曾经的冶炼厂
2002年,米卢率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韩日世界杯。
那年的欢庆之夜,青年大街成了欢乐的海洋,整条上都骑车的人、奔跑的人,仿佛街上的车辆都给欢庆让步了,橹哥用自行车驮着10岁的儿子,也在人群之中,转眼19年了……
链接:扒一扒沈阳百年足球史


同时,欢迎大家在留言中,提供感你兴趣的话题,以便向大家及时交流!

来源 | 综合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