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书法作品赏析
著名书法家杨柳青
杨柳青,男,汉族,1957年生,字水然,号滴水庐主人,高级职称。
从小热爱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曾拜师湖北美术家协会创始人何去非先生学习国画,后又随书法报社首任社长孙方、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和著名书法理论家陈方既等先生学习书法。
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中学语文、英语、美术教师,大学书法教师,新闻、出版行业编辑、记者等工作;
1992年牵头创办湖北书画艺术专修学院孝感分院;
2001年出版个人专著《应用书法》(湖北美术出版社),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并被大中专院校选为书法选修课教材;
2002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大学书法老师;
2008年受命组织编写中小学《书法》地方教材;
2014年担任《书法报》海南工作总站站长;
2019年接受人民网“人民访谈”栏目专访,同年“杨柳青(书法家)”被录入《百度百科》词条。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书画作品屡有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览并获奖。作品被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吉林省博物馆、山西省社科院、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等多家国内外文博机构以及众多国内外友人收藏。书画作品及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神州艺萃-当代书画家作品赏析》、《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个人专著有《应用书法》(湖北美术出版社),合作著作有《中国山水画临仿技法》、中小学《书法》地方教材等。
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南国书画名家俱乐部法人、董事长,海南幸福季文化艺术馆馆长,海南三亚天涯海角艺术院艺术顾问,《书法报》社海南工作总站站长。
杨柳春风一杯酒,砚田翰香半生缘
——杨柳青其人其书
文/范 中
海口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认识柳青兄十来年了,他大我几岁,同是湖北老乡,又曾经同是教育界同行,因而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到海口这些年,我俩闲来写字饮酒,切磋书法,交流艺事,志趣相投。
柳青兄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影响,从小就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书画情有独钟。他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在一所农村中学教语文,后又通过自学成才当上英语教师,1995年调到武汉,他才真正开始从事美术和书法专业方面的工作。
这期间,柳青兄曾拜书法报社首任社长孙方先生、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先生、陈龙海先生和著名书法理论家陈方既先生为师,系统地进行过书学理论的学习和书法技能的训练。据他自己介绍,后来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教授大学书法的那些年,他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跟学生一起学习提高,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的经历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1998年,应湖北美术出版社之约,柳青兄参与了“新世纪大中专院校实用美术教材丛书”的编写工作,除了撰写专著《应用书法》外,还担任了整套丛书的文字编辑。至2000年,整整3年期间,柳青兄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搜集素材、撰写书稿以及丛书的编辑工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成果,2001年他的个人专著《应用书法》及“新世纪大中专院校实用美术教材丛书”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被一些大中专院校选做相关专业教材。
柳青兄的字以颜楷为宗,这不能不说他取法乎上。因为颜字古法纯正,充满篆籀之气。再加上他小时候学习绘画,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这对于他准确把握字的结构和点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书法有三个重要因素,即形、质、性。形,就是临帖入古;质,就是线条要有质量;性,就是要出帖写出个性。不入古是“江湖”,只入古是“书匠”,二者皆不可取。观柳青兄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深得颜楷笔意,楷书写的古意昂然;隶书和行草在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方面都流露出他对法帖的思考,同时又展现出鲜明的个性。
中国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象,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传承好,这是我们学书人的光荣和使命。几年前,柳青兄出任《书法报》驻海南工作总站站长。来海南后,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海南19个市县,与省书协和各市县书协对接,克服种种困难,在一年多时间内硬是把十几个《书法报》市县工作分站建了起来。办展览、搞交流、促发行、出专版,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了《书法报》领导、同仁、书法界同道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书写的实用性到艺术性经历了巨大跨越,从技到艺,再上升为道,书法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灵与肉的修行。柳青兄今年已60有2了,如何作字又做人?如何为艺又悟道?如何担当起它的社会责任?没有豪言壮语,他以实际行动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我坚信他也一定会以新的作为给自己的艺术人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杨柳青临池心悟
汉字以其特殊的构成形式和书写方法,有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文字。汉字书法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表意和审美双重功能。
由于毛笔的使用,汉字具有了丰富的笔法;汉字书法形成了以线为主,点线面结合的形式美体系。
书法是以篆隶楷行草诸体的汉字为载体,以笔法、墨法、章法等为表现方法,以点线的静与动、结构的虚与实、布局的疏与密为构成形式,以审美、怡情、达善、至真为创作动因,融空间性与时间性于一体的造型艺术。
书法是具有情感性灵的,好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自然宣泄和心性的真实流露。
没有传统根基的所谓创作,都是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更不必谈艺术价值。
学习书法固然需要勤奋,但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更为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能成大器。
书法是否需要改良和创新,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纵观几千年书法史,哪位大家的出现不是伴随着一个新的书写风格甚或是一个新的书体的诞生?如果没有这些历代先人的改良和创新,我们的文字和书法还停留在锲刻龟甲兽骨的时代。
颜真卿对书法史的最大贡献是一扫初唐四大家欧、虞、褚、薛的媚俗之气,开宗立派,另辟蹊径。他行笔以篆籀,结字以宽博,筋骨遒劲,气势雄强,为后学树立了一个正大气象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