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窑口大全之——石湾窑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从传世器看,器体厚重,胎骨暗灰或灰白。寂圆叟在其《陶雅》中盛赞石湾窑变釉色:“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
广东石湾窑是中国岭南地区著名的民窑,形成于唐宋,繁盛于明清,至今仍流传使用。其早期产品因种类丰富、精巧实用而广受市场欢迎,明清后因善仿钧釉和名窑产品,并生产出大量以人物、动物等为造型的艺术陶塑,不仅扩大了陶瓷生产的领域,还提升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空间,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寂圆叟在其《陶雅》中盛赞石湾窑变釉色:"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石湾窑不仅善仿钧,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窑,宋代官、哥、汝、钧诸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梅建鹰评价曰:"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
唐宋元时期,石湾窑的生产以碗、盘、盆、钵、罐、瓶、埕、炉等日用陶器为主流,间以生产少量瓷器,釉色单一,装饰手法简单。明代后,石湾窑以烧陶为主,不仅生产日用陶器,还出现了艺术陶塑和园林建筑用陶,产品种类得到极大丰富。
釉色方面打破青釉传统,研制出多种釉色,并以善仿钧窑釉色闻名于世。至清代,产品种类大致分为日用陶器、艺术陶塑、建筑园林用陶等类别。品种繁多,釉色厚拙斑斓,装饰技法多变,特色鲜明。
石湾窑日用陶器历来以美观、实用著称,是广受人们喜爱的生活用品,如明霍韬《霍渭厓家训》载:“凡祠堂祭祀,只三爵用银,外酒瓶、茶瓶、酒盏、茶盏、碗及碟,具用石湾瓦器。”又说“凡家恒食及会膳食,用石湾瓦器,不许用饶州瓷器”。
从此记载中可见人们对石湾日用陶器的认可。石湾窑日用陶器品种繁多,据粗略统计,清末陶业行会二十四行中,生产日用陶的就有十九行,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文房品、起居用品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
如白釉行的产品就超过240种,黑釉行产品近200种,花盆行有300多项,其中仅花盆、花托、花几就有近100项。
二十四行的品种加起来超过一千种,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民众生活需求,石湾陶工就会生产出相关的产品。
明代晚期以来的制品上往往印有店号、作者姓名等款识。
明代晚期有“祖唐居”、“陈粤彩”、“杨升”、“可松”等;清代康熙年间的有“两来正记”、“文如璧”;乾隆前后有“沅益店”、“大昌”、“宝玉”、“琼玉”、“如璋”、“来禽轩”;道光前后有“黄炳”、“霍来”、“冯秩来”、“瑞号”等。
传世常见的“唐祖居”款器物中大多是晚清仿品。
石湾窑日用陶器,在器型的设计上不仅考虑使用功能,还注重美观,使之用起来得心应手、赏心悦目。如石湾传统产品炊煮器“三煲”,饭煲呈口大底小的扁圆形,有手柄,煲盖钮呈上宽下窄圆耳形便于揭移。口沿内有一圈突起的弦纹,便于承住煲盖,并减小煲盖与煲之间缝隙,增加密封性。口大底小的扁圆煲形可使煲底及四周接触炉火的面积增加到最大限度,使煲内受热快而均匀,也便于在饭面蒸肉。
广东天气炎热,人们常煲粥,要求粥煲要大不外溢。粥煲敞口,二层唇口,外唇口较高,盖上有出气孔,使粥煮沸时不会外溢;高身,圆鼓腹,容量大;煲底宽大平稳,可放置于在田头、基埂和船上。药煲身呈圆墩形,有长手柄和细长流嘴。煮沸时蒸汽从流嘴冒出,不会把盖掀起。药熬好后,细小的流嘴卡住药渣流出药液。煲内璧均施釉光滑,便于清洗;外壁不施釉直接接触炉火,传热快。又如油灯,分灯座和灯罩两部分,灯点燃后盖上镂空的灯罩,既能透光挡风,又安全防火。有的把在灯罩上做出铜钱或蝙蝠的图案,铜钱、蝙蝠镂空,夜晚点燃油灯时,灯罩上透出金钱、蝙蝠形的光亮,寓意有财有福
石湾地区的制陶业,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目前已发现的佛山石湾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宕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在此后的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多有陶器出土。
在石湾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黄釉陶坛,其中有一些附有精美的施釉陶塑装饰。在该地区的大帽岗、小帽岗等地还发现了不少唐代半倒焰式馒头窑窑址,这是目前石湾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窑址。
因而石湾窑的历史起点多定于此。窑址中出土了匣钵、擂盆、垫环等窑具,以及施青釉和酱黄釉的碗、碟、盆、坛等日用器。个别器物上装饰有贴塑的人物和动物,这些可视为石湾陶塑的滥觞。
窑址出土的器物,与同时期周边地区唐墓所出土的器物是完全一样的,从而证实了该地区墓葬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由石湾窑生产的。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的南海海上贸易交通通道,在宋代因造船术的进步、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而更趋发达,从而也刺激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石湾窑也不例外。
在邻近地区发现了一些宋代龙窑窑址,出土的器物有壶、坛、罐、盘、碗等;胎质坚致、造型轻巧,装饰技法有雕塑、刻划、点彩等;釉色以青釉、酱黄釉为主,还有黑釉、白釉等。
龙窑比之馒头窑更为进步,其优势在于一是产量大幅提高;二是烧造质量更稳定。由此可见石湾窑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明清两代是石湾窑的繁荣鼎盛时期。从宋末到明初,由于有大批北方的窑工为避战乱而逃到了南方;加上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海外贸易的繁荣需要大量的陶瓷器出口;二是石湾当地的手工业发展,大量加工后的废料成为了陶器配釉的廉价材料。
因而刺激了石湾陶业的大发展。此时的石湾窑成功地仿制了全国各大名窑的釉色,并创制出独具特色的窑变釉。此期石湾窑的产品除畅销两广地区外,还行销海外。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
"从东南亚诸国传世的大量石湾陶产品中,包括华人建筑用陶和收藏品,可得到实物的证明。此外,15-16世纪盛行于越南的多彩釉陶瓷器,以佛教祭器为主,胎体厚重,装饰手法以阳刻、贴塑、雕刻等技法为主,在牙黄色底釉上加黄、绿、蓝、红等彩釉,其总体风格与石湾窑产品极为接近,反映出两地陶艺有一定的交流和影响。
明代初期的产品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器和香炉、烛台、观音、佛像、土地公等等,产品受佛、道意识的影响较重。从明中期开始,大量出现了以捺塑方法制作的花盆、鱼缸、花凳以及影壁等陶塑产品。同时还出现了琉璃瓦、琉璃瓦脊和琉璃臂脊等产品。
清代初期至中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包括宗庙祠堂、佛道庙宇等)的装饰要求不断提高,石湾窑的瓦脊等建筑装饰构件高度发展,出现了题材多样化和工艺复杂化的局面。并在清中期出现了专门生产瓦脊的堂号(工场),如"文如璧"、"吴奇玉"、"全玉成"、"美玉"、"英玉"、"均玉"等。此时整个石湾陶业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从业人员增多,产品种类和产量增加,因而出现了以产品类型分类的"行会"作为民间的、自发的管理机构,严格规定不许跨行业生产。主要行会有"茶煲行"、"大盆行"、"缸行"、"古玩行"、"花盆行"等。据统计,至清末,各种行会多达26个。
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由于社会的变革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变化,使瓦脊需求量急剧下降,因此许多生产瓦脊的艺人和堂号纷纷改为塑造单个陶塑制品,俗称"石湾公仔",为石湾陶业创出了一片新开地。此时涌现出大批的陶塑名家,如黄炳、黄古珍、陈祖、陈渭岩、冯秩来、刘佐朝、潘玉书、霍津、廖作民、廖坚、区乾、刘传等。
抗战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战乱等因素的影响,石湾窑生产陷入了低谷。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以迅速恢复,并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庄稼、刘泽棉、曾良、梅文鼎、廖洪标等一大批当代陶艺大师。
由此可见,石湾窑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唐至明初为形成发展期;明中期至清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创新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