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分别指的是什么?|三阴|阴三阳|六经|少阳|黄帝内经
阴阳学说,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在《黄帝内经》里,大多数篇章里都有阴阳这个词汇出现。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阴阳,已经有了很多的神秘感,似乎隐隐成为一种遥远的追溯。甚至很多人对内经文字里的“阴阳”,也不是很容易理解。
比如《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 ,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这段话里,黄帝问都的问题是为什么“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而岐伯虽然回答了,但并不是正面直观地回答的。回答是这样的: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个回答,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答案。如果是出现在考试试卷上,导师肯定会给一个很低分的评价。
那么,黄帝所问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篇目标题里找到一丝线索——阴阳离合论,当然就是论述的关于阴阳的“离”和“合”了。“离”就是指的发散、分开,“合”指的就是统一、溯源。
其次,我们就可以从“三阴三阳”和“阴阳”来开始讨论了。
从文章的篇目我们可以得知,“离”是阴阳的离,“合”也是阴阳的合。所不同的是,阴阳的“离”,一分为三,成为我们现在常说的“三阴”和“三阳”。
其中,三阴指的是:少阴、厥阴、太阴;三阳指的是:少阳、阳明、太阳。
但无论是三阴还是三阳,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根源:阴阳。也就是说,三阴其实就是“阴”,三阳其实就是“阳”。
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唐代太医王冰在编撰内经时所说的“一,谓离合也”。其中的“一”也就是“合”,而“三”也就是“离”了。
那么,相信会有人感到纳闷:为什么阴阳经过“离”的变化而为“三”,而不是其它的四五六七八九?
这个迷惑,其实在内经里就有很清楚的答案。
《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三”。
虽然《生气通天论》里说到的“其气三”,指的是天、地、人三元之气。而中医的发展形成,素有“医易同源”之说,中医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
于是,三生万物、卜筮不过三这些理论里,“三”都是一个基本的生化之数。
所以,黄帝所问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说白了其实很简单,也就是阴阳变化前后的两个层面而已。“离”之后与“合”之前,从表面上看,已经发生了数量的变化,但本质上,其实都不离阴阳之“一”。
说得更通俗点,也就是后世直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三阴三阳”,无论其变化多大,其本质都是“一”个阴阳。
这也正是歧伯回答里说到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当然,也有后世医家认为,黄帝此处问到的“三阴三阳”,其实就是开创了《伤寒论》六经的先河。甚至就是伤寒六经在躯体的分布情况。其中:
腹脐以上为足阳明,腹脐以下为足太阴。腰背为足太阳,腰下为足少阴。侧腹胁肋为足少阳,是足厥阴之表。这个精神,其实就是认为,黄帝说到的“三阴三阳”,乃是专指经脉的分布部位。再后来,甚至将伤寒六经的“开阖枢”也溯源至此。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至少黄帝在这里问到、提及的“三阴三阳”,更主要就是指的阴阳的“离合”变化,无非旧食向人们强调阴阳的对立可分性,以及辨证归一性。
涉及到机体来说,身体的内外是阴阳,内为阴,外为阳。而在外之阳,又可以一分为三,也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在内之阴也可以分为“太阴、厥阴、少阴”三者。
但无论如何,这“太阳、阳明、少阳”三阳都是一阳所化,“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也是一阴所化,又都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统一性,这就是“合”。
三阴三阳,如果再结合营卫、精血的互化互生来说,因为营卫精血一起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它们的最基本形态就是阴阳,也是一种“合”。
因此,所谓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为什么歧伯没有直接回答,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需回答。因为三阴三阳就像树木在枝叶,但无轮怎么开枝散叶,其根茎只有一个。这就是阴阳的表现形式变化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