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分别指的是什么?|三阴|阴三阳|六经|少阳|黄帝内经

阴阳学说,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在《黄帝内经》里,大多数篇章里都有阴阳这个词汇出现。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阴阳,已经有了很多的神秘感,似乎隐隐成为一种遥远的追溯。甚至很多人对内经文字里的“阴阳”,也不是很容易理解。

比如《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 ,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这段话里,黄帝问都的问题是为什么“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而岐伯虽然回答了,但并不是正面直观地回答的。回答是这样的: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个回答,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答案。如果是出现在考试试卷上,导师肯定会给一个很低分的评价。

那么,黄帝所问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篇目标题里找到一丝线索——阴阳离合论,当然就是论述的关于阴阳的“离”和“合”了。“离”就是指的发散、分开,“合”指的就是统一、溯源。

其次,我们就可以从“三阴三阳”和“阴阳”来开始讨论了。

从文章的篇目我们可以得知,“离”是阴阳的离,“合”也是阴阳的合。所不同的是,阴阳的“离”,一分为三,成为我们现在常说的“三阴”和“三阳”。

其中,三阴指的是:少阴、厥阴、太阴;三阳指的是:少阳、阳明、太阳。

但无论是三阴还是三阳,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根源:阴阳。也就是说,三阴其实就是“阴”,三阳其实就是“阳”。

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唐代太医王冰在编撰内经时所说的“一,谓离合也”。其中的“一”也就是“合”,而“三”也就是“离”了。

那么,相信会有人感到纳闷:为什么阴阳经过“离”的变化而为“三”,而不是其它的四五六七八九?

这个迷惑,其实在内经里就有很清楚的答案。

《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三”。

虽然《生气通天论》里说到的“其气三”,指的是天、地、人三元之气。而中医的发展形成,素有“医易同源”之说,中医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

于是,三生万物、卜筮不过三这些理论里,“三”都是一个基本的生化之数。

所以,黄帝所问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说白了其实很简单,也就是阴阳变化前后的两个层面而已。“离”之后与“合”之前,从表面上看,已经发生了数量的变化,但本质上,其实都不离阴阳之“一”。

说得更通俗点,也就是后世直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三阴三阳”,无论其变化多大,其本质都是“一”个阴阳。

这也正是歧伯回答里说到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当然,也有后世医家认为,黄帝此处问到的“三阴三阳”,其实就是开创了《伤寒论》六经的先河。甚至就是伤寒六经在躯体的分布情况。其中:

腹脐以上为足阳明,腹脐以下为足太阴。腰背为足太阳,腰下为足少阴。侧腹胁肋为足少阳,是足厥阴之表。这个精神,其实就是认为,黄帝说到的“三阴三阳”,乃是专指经脉的分布部位。再后来,甚至将伤寒六经的“开阖枢”也溯源至此。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至少黄帝在这里问到、提及的“三阴三阳”,更主要就是指的阴阳的“离合”变化,无非旧食向人们强调阴阳的对立可分性,以及辨证归一性。

涉及到机体来说,身体的内外是阴阳,内为阴,外为阳。而在外之阳,又可以一分为三,也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在内之阴也可以分为“太阴、厥阴、少阴”三者。

但无论如何,这“太阳、阳明、少阳”三阳都是一阳所化,“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也是一阴所化,又都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统一性,这就是“合”。

三阴三阳,如果再结合营卫、精血的互化互生来说,因为营卫精血一起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它们的最基本形态就是阴阳,也是一种“合”。

因此,所谓的“三阴三阳、不应阴阳”。为什么歧伯没有直接回答,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需回答。因为三阴三阳就像树木在枝叶,但无轮怎么开枝散叶,其根茎只有一个。这就是阴阳的表现形式变化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

  • 关于阴阳、五行和六经一体化思维模式的构建

    傅瑞年 (固安县曲沟中医诊所,河北固安065500) 关键词:六经:太极:五行 中医理论的碎片化,思维模式的不确定性,被严重低估了其内在的严密性和一致性.尤其是阴阳.五行和六经被看做是单一的.孤立的概 ...

  • 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阴阳学说,中医理论的基石 阴阳,已经有了很多的神秘感 似乎隐隐成为一种遥远的追溯 甚至很多人对"阴阳" 也不是很容易理解 三阴三阳 不应阴阳 岐伯虽然回答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认为脉应阴阳四时的道理

    黄帝内经中认为脉应阴阳四时的道理 [原文]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1).万物之外,六合 ...

  • 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应象关系

    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应象关系 [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1),列别脏腑,端络经脉(2),会通六合(3),各从其经(4):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5),皆有所起:分部逆从(6),各 ...

  • 尚先早课|化水谷而行津液,参天地而应阴阳

    上句见<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内经>中言脏腑区别者甚多,此其一也.五脏主要是贮藏精.神.血 ...

  • 伤寒论应用法诀指掌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伤寒论>博大精深,在此作一简单总结,望大家指正.其实,此篇的主题思想曾在本论坛的空间内,由于当时写得太仓促,没有把一些细节说明 ...

  • 奇门遁甲入门(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指什么

    刘恒易经:十二长生,口诀详解 奇门遁甲入门(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指什么 刘恒易经:女人比男人大好不好 刘恒老师:素问第一01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中有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就乃问于天师,说余 ...

  •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图解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三阴三阳圆运动:三阴三阳又可以细分. 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艮 立秋 脾 肺)肺,手阳脉大肠,足阳脉胃(兑 春分 阳明 大肠 胃), ...

  • 于光:对原发性甲减应阴阳双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以基础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甲减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目前,中医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日益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相合的观点

    [原文] 五病(1)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2),搏阴则为(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

  • 【原创】《黄帝内经》中“四时阴阳”的变化和太极拳之间的关系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今日在洪师家,洪师问起上次建议我阅读的<黄帝内经>,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