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也写过诗,通篇无“茶”字,却只有爱茶人能懂
中国是茶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家。历代文人创作的大量茶诗,不仅记载了中国历代茶叶从生产到品饮的情景,其所呈现的文化品格,也是中华文化品格的侧写。今天,我们怎样更好地理解茶诗?茶文化学者杨多杰的新著《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历代茶诗中,按文学性、史料性并重的原则选取解析。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诗歌史上,茶诗亦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近日在黑石公寓幸福集荟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杨多杰与读者分享:从实际功用的角度来看,读茶诗没有直接的功利效应,但从精神方面来看,它们值得被细细品读。
茶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涉及文学、史学、茶学三门学科。研究茶文化学应该具备这三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以茶诗为例,并非诗文有“茶”字,便可算作茶诗。真正的茶诗不仅具有一定文学性,而且能够向读者提供诗人生活时代的茶文化信息,文学性与茶学并重。
有意思的是,有些茶诗,通篇没有“茶”字。因写就《茶经》而闻名于世的陆羽被尊为“茶圣”,少有人知的是,陆羽也写过诗。《全唐诗》卷三百八,共收录陆羽两首诗。一首为《会稽东小山》,另一首便是《歌》。
《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金陵城下来。
关于这首《歌》的来源,《全唐诗》中这样记载:太和中,復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此歌。
“讽”字,在这里解释为“不看着书本诵读”,可引申为 “背诵”。原来是一名自称陆羽弟子的老僧,经常背诵这首《歌》。
文中的“太和”是唐文宗的年号,从公元827年开始,至公元835年结束。陆羽于公元804年去世,也就是说,这首诗的出现是在陆羽辞世20余年后。相对而言,年代相近,可信度较高。
这首《歌》,通篇没有一个“茶”字,只有爱茶人才能真正读懂。书中如是解析——此诗的前四句,两两对仗。黄金罍,对应着白玉杯。两件,都是名贵酒具。朝入省,对应着暮入台。二者,都是宦海生活。黄金罍、白玉杯,朝入省、暮入台。常人,求之不得。陆羽,皆不羡慕。由此可见,“茶圣”陆羽没有功利之心,不求荣华富贵。
我们熟知的很多诗人都爱茶,并创作了大量茶诗,白居易写的茶诗达64首之多,唐代诗人卢仝的名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流传至今,其错落有致的书写使千百年后的我们仍能身临其境般体会当年卢仝品饮新茶的舒畅。这些作品是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宝贵财富。
.出自苏轼笔下的《汲江煎茶》,诗如其题,全诗都在讲品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煎茶不仅要用“活水”,还要用“活火”烹煮。《汲江煎茶》开篇短短六句即展现出诗人精致的喝茶之道,这样的讲究不是发生在苏轼于汴梁期间,也不是在苏杭二州之时,而是在海南儋州谪居期间。写作此诗时,苏轼已在彼时相当荒芜的海南岛上待了三年有余,尽管茶很香,香到喝三碗都不够,但茶汤伴着荒城中的长更短更交替之声,还是显得冷清了一些。热闹之后的散场最孤独,全诗似乎是写诗人兴致盎然地沉浸在精致的生活仪式中,诗末“坐听荒城长短更”七字,坦露了人生悲凉的底色。
于荒城煎茶,难免落寞,不正是苏轼人生的缩影?《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责任编辑樊诗颖说,未读茶诗前,以为茶诗小众,读过以后,方知茶诗虽短小精悍,却是文人对于茶史,同时也是对于自己人生的动人注脚。我们读的不是茶诗,而是人生。在茶诗中,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在茶诗中,也得以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出版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