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非遗】周永彬传统击鼓技艺
周永彬传统击鼓技艺
中国打击乐以其多样和富于变化的音色,为传统民间戏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历史上鼓和锣这两样至今仍被广泛演奏的中国传统乐器,其起源和发展多有学者研究,其种类及制造的过程。
盛行于金华八婺大地的婺剧闹花台,就是最著名的击鼓音乐。而今在兰溪发展盛行的击鼓技艺,也以婺剧闹花台作为绝响。闹花台,又名花头台。每逢头场演出,必先闹台,故名“闹花台”或“花头台”。在锣鼓中插入大唢呐、小唢呐、笛子、胡琴主奏的四支乐曲,时而委婉清柔,时而激昂雄壮(“花头台”乐曲今已成为独立的民间吹打组曲),观众通过“花头台”来品评乐队水平。
作为击鼓就要从东汉时期说起。击鼓说唱陶俑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的发现证明早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日臻成热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因此它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婺剧历史,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击鼓技艺的成熟也是从《花头台》开始的。
这《花头台》分作六段,每段各以不同乐器为主演奏,刚柔相济,大漠风沙与桃花流水交融,着实让听者如上云霄,如入四海,百听不厌。开篇以先锋主奏,先锋是“长号”,声如龙在云间吟唱,悠远又浑厚,一声声长鸣,荡涤双耳,浸洗人心,之后是一串锣鼓经《火炮阴锣》、《还锣》、《水底鱼》、《双马当头》、《定心锣》。次段以笛子为主,激越清丽,婉转悠扬,如百鸟鸣春,依旧配以一串锣鼓经《魁星锣》、《双绞丝》、《火炮锣》。三段以胡琴主奏,曲调扣人心弦,如镜江亮月,鹤舞清风,宛如女声幽唱,也配以一连串锣鼓经《满江红》、《号柱》、《双鞭锣》。四段由吉子,又称“小唢呐”主奏,平地拔起,其声清冽,又如男人旷野吟唱,悠扬激荡,再融入锣鼓经《七记头》、《号柱锣》、《双绞丝》、《火炮》。五段为梨花,又称大唢呐主奏,较吉子声更为浑厚,旋律略低沉,如徘徊男声,兜回辗转,又配以锣鼓经《帽字头》、《跳锣》、《满江红》、《号柱锣》。六段以锣鼓主奏,喧天而来,渐强渐快,配以《半个撮头》、《转阴锣》、《后半个水底鱼》、《五金线》《倒脱水》)、《三片子》,接着是《火炮》锣,曲调直指人心最柔软的所在,引往巅峰。最后,七记头锣敲响,好戏才会正式开场。这六段曲段分别为“龙吟”、“鸟鸣”、“凤头”、“蜂腰”、“熊肚”、“豹尾”,曲牌既独立又相联,一台《闹花台》演奏下来,这个戏班乐队的高下自见分晓。
名鼓的击奏方法与基本技巧:
敲鼓,不论什么音符,都是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如四分音符,|X X|(俗称一点子)如用单棰,即右手打,如用双棰,左右手同时打;八分音符|XX XX|(俗称二点子),则右手先后均匀地各打一下;前八后十六分音符|XXX XXX|(俗称三点子),则右手手连续打二下,左手打一下;前十六后八分音符|XXX XXX|(也称三点子)则右左手各打下后,右手再打一下;再如十六分音符,(俗称四点子),即在一拍时间里,右左手均匀地交替各打两下,而阴阳鼓则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按照大鼓的要求去打就可以,而遇到钹锣交错节奏紧凑的地方,就得左手压过右手去打。
打击乐器可能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员众多,特色各异,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打击乐器通过对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出声音。可不要认为打击乐器仅能起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的作用,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打击乐器能作为旋律乐器使用呢!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的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几乎无法完全罗列。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铃鼓(Tambourine)、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锣(Gong)。
打击乐器:如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等。
传承谱系为:祖上三代是“婺剧”世家。
爷爷是垷坦剧团的“大花脸”,
父亲是“老生”角色,
周永彬,1975年12月出生,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小受到祖辈的影响,从小喜欢婺剧,特别喜欢乐队鼓板。7岁就参加本村垷坦村春节、元宵节等活动打鼓敲锣。在学校读书期间,多次自排自演锣鼓的形式参加汇演并获奖。16岁高中毕业跟随江山婺剧团朱腾富老师学乐队鼓板。24岁跟随叶玉堂老师学习当今婺剧吸取技艺至今。参加多次兰溪市政府、各乡镇街道组织的招商、油菜花节、枇杷艺术节等开幕活动。2015年度,组织的“花头台”节目获得兰溪市“戏曲星舞台”比赛冠军。
周永彬,目前为兰溪市非物质文化传统击鼓技艺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