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情商不是一般的好!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自从隋朝有了科举,千余年间,读书考试以求作官,乃是学子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因其重要,所以重视。所以就常出问题。很多还难以解决,成为积弊。

这不,四川总督琦善——就是鸦片战争中那个著名的主和派,私自割地,被撤职查办,后来又重新起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

科场拥挤。

拥挤就是人多啊。记得历史教科书里学过,唐太宗李世民看着鱼贯而入考棚的士子们,哈哈大笑,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矣——都中了我的圈套,进了我的笼子,为我所用啊。

唐太宗觉得很好的事,琦善为何觉得不爽呢?

原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确实是多,但——“一人入场,则父兄亲族送考者辄数十人,好强恃力,必不相让”——我们看多了举子们单身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到省城或京城参加考试的电视电影——当然,路上得遇上一两个落单的妹子——没料到,原来那时,也有送考的习惯啊——现在高考,守在考点门外的,不也是一家数口吗?

当然咯,那时送考的,主要限于省城周边几个县的。他们熟悉本地情况,又自觉牛叉叉,所以才会挤在入口,你不让你,你不让我,一言不合,就要打架。于是秩序大乱,时间不等人,里面都开考了,外面还有人没进去了。

要知道,当时考中了举人,就可作官了。若谁运气不好,本来是必中之局,却因进不了场而失利,那不是砍人的心都有吗?

所以,琦善想把这问题解决掉。

先找了川北道台胡兴仁,对他寄予厚望。胡道台接到总督的消息,兴奋莫名,觉得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传调皂役人等来省伺候,沿途滋扰”,还没到省里呢,他自己倒成了新问题。

琦善气得要命,找来按察使张集馨,要他出个主意。

张集馨说,其实也简单,江南以前也这样,后来整好了。方法是,考试之前几天,到处贴公告,将各县秀才进考场的时间都定好,让他们知悉。进场那天,按顺序竖起写有县名的大旗,点完一个县,旗子降下,再换一个。省城周边的两个县城最后进场。

当然,这是文的,还得有武的,不听指挥的,直接让差役给他锁起来。看谁还敢乱挤。

琦善说,牛!照办。

果然,秩序就好了。

谁在江南用了这个办法呢?

大名鼎鼎的林则徐。

为何张集馨不直说是林则徐的原创?

原来,林则徐与琦善,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势同水火——若张集馨把林则徐说出来,琦善会高兴?

真滑头啊!

不过不得不承认,他情商确实是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