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沉与台骀
实沉比参胡的时间晚。参胡在高辛氏帝喾时期,而实沉是在帝喾之后的后帝即尧帝时期,故晚于参胡。《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沉,参神也。”。实沈是十二星次之一。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申,与二十八宿相配为觜、参两宿。按《左传》、《国语》所载,曾以参星为标志星。分野主晋("三家分晋"后为魏),属益州。《国语·晋语》:"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沉之星也。实沉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晋书 ·天文志》:"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为实沉,于辰在申,魏之分野,主益州。"据《汉书·律历志》载,日至其初为立夏,至其中为小满,时间对应夏历。明末后译黄道十二宫的双子宫为实沈宫。实沈是十二星次之一。 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十二星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按照黄道对星辰的划分。阏伯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阏伯迁居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沉,参神也。”;《左传注疏·卷四十一 起元年,尽元年》:“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大夏,今晋阳县。”。首先,所谓高辛氏此二子,不是真正的“子”,是依附其的部落。《国语·晋语》:“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沉之星也。实沉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晋书 ·天文志》:“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为实沉,于辰在申,魏之分野,主益州。”。益州,中国古地名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尧称帝后,封阏伯为火正(司徒),后被封为契玄王,被后世尊为"火神"。又被赐封建立商国。《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依据火正之职,一般在祝融重黎部落。《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 ,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晋居参之分,实沉之土。郑处大辰之野,閼伯之地。”。《左传·昭公十五年》:“唐叔受之,以处参虚。”杜预注:“参虚,实沉之次,晋之分野。”《》昭公元年《左传注疏。卷四十一 起元年,尽元年》杜预、孔颖达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崇’,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高辛,帝喾。○骀,他才反。崇,息遂反。阏,烟葛反。喾,苦毒反。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旷林,地阙。○能,如字,又奴代反。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寻,用也。后帝不臧,后帝,尧也。臧,善也。[疏]注“后帝”至“尧也”。正义曰:襄九年传称阏伯为陶唐氏之火正,知后帝是尧也。 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丘,宋地。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商人,汤先相土封商丘,因阏伯故国,祀辰星。○相,息亮反。[疏]注“商人”至“辰星”。○正义曰:《殷本纪》称相士,契孙,是汤之先也。襄九年传云:“阏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辰即大火星也,故商大祀辰星。商,谓宋也。宋,商后,故称商人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大夏,今晋阳县。○夏,户雅反,注及下同。参,所林反,注及下同。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唐人,若刘累之等。累迁鲁县,此在大夏。[疏]注“唐人”至“大夏”。○正义曰:谓之“唐人”,当是陶唐之后。二十九年传云:“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知此“唐人”,是彼“刘累”之等类也。言等类者,谓刘累后世子孙。累虽迁鲁县,子孙仍在大夏,故历夏及商也。刘炫云:“彼称累事孔甲,下云'迁于鲁县’,此云'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则此居于大夏子孙,终商不灭,非累子孙,是其同族等类耳。”服虔以唐人即是刘累,故杜显而异之,云“累迁鲁县,此在大夏”。其季世曰唐叔虞。唐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疏]注“唐人”至“叔虞”。正义曰:服虔以为唐叔虞即下句邑姜所生者也。杜以传说唐人,即云“季世”,明季世是唐人之末世,叔虞即唐人之末君矣。邑姜之子叔虞,乃是晋之始祖,岂得以后世始封之君,谓之前代之末世也?故云“唐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帝命邑姜之子曰虞者,将以唐国与之,取唐君之名以为名耳。《水经注》说五都五迁,其五都是唐、晋、曲沃、绛和新田。《毛诗谱》亦说五都五迁,其五迁是,由唐迁曲沃,由曲沃迁绛,由绛迁翼,献公城绛徙都,由绛迁新田,认为唐和晋是一个地方,不过是叔虞的儿子燮父把唐改为晋而巳。《山西通志》亦说:“曲沃县,春秋晋旧都。穆侯自曲沃迁此,号曰绛。昭侯、孝侯居翼。武公并晋,自曲沃徙此,广其城,仍曰绛。后景公迁新田,在县西境。”这一简约文字,更明白无误的说清楚了晋都曲沃称“绛”,晋迁新田后,又称其为故绛。曲沃为故绛在历史上多有评述,秦、汉时曲沃谓“绛”,东汉为绛邑,应劭曰:“绛水出西(当东)南”。绛邑下,县西有绛邑城。注“杜预曰故绛也。”有翼城,注“杜预曰在县东80里。”《左传》杜注:绛,今平阳绛邑县。又,翼,晋旧都,在平阳绛邑县东。又,新田,今平阳绛邑县是也。古绛邑即今之曲沃。令人遗憾的是,绛与故绛的确指地望至今还没有找到。《左传》昭公元年,迁实沈于大夏。定公四年,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服虔曰:大夏在汾、浍之间。杜氏则以为太原晋阳县。按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又《史记·晋世家》曰: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翼城正在二水之东,而晋阳在汾水之西,又不相合。窃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缗之灭,并在于翼。《史记》屡言禹凿龙门,通大夏。《吕氏春秋》言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则所谓大夏者,正今晋、绛、吉、隰之间。《书》所云“维彼陶唐,有此冀方”,而舜之命皋陶曰“蛮夷猾夏”者也。当以服氏之说为信。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以下内容探讨的是“陶唐氏”和“帝尧”的发展脉络以及被整合的过程。《尚书》有《尧典》一篇,此外,《舜典》、《说命》篇也讲了尧,但都未提及陶唐氏,也没有“唐”的概念。《五子之歌》里提及了“陶唐”,《周官》里提及了“唐虞”,但都没有讲尧,这是《尚书》中的“尧”与“陶唐氏”的全部情况。《论语》里有提及到“尧”但无“陶唐”,《诗经》里既没有“陶唐”也没有“尧”。同时记载了“尧”和“陶唐氏”的有史料价值的先秦文献有三部:《左传》、《国语》和《吕氏春秋》。《左传》中记载的“陶唐氏”有四处。根据以上记载,可提炼出以下三条有价值的信息。一,“陶唐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同御龙氏、豕韦氏、唐杜氏、范氏一样,是一个氏族称谓,这个氏族延续的年代在虞代和虞代之前,所以是“二,根据《左传》中的其它记载可知,“晋主夏盟”时期的范氏是祁姓范氏,也称士氏,也就是说,祁姓是陶唐氏之后,至少在春秋时期是这样的。三,陶唐氏时期尚有火正一职,阏伯曾担任过此职,而火正之职非常古老。《国语》中记载的“陶唐氏”仅有一处。此段记载同《左传》中的第二段记载基本是相同的,并无其它信息。《左传》中记载的“尧”有两处。通过这两段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尧是一个具体的人,舜曾经是他的臣,并且,鲧是被他处死的。《国语》中记载的“尧”较多,共有七处。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以下四条有价值的信息。一,丹朱是尧之子,且丹朱是西周时期的房国的始祖神,按春秋时期的习俗,谁的祖先谁祭祀原则,周王派狸姓傅氏去祭祀“降神”丹朱,说明狸姓出自丹朱,可上溯至尧。二,尧的主要功绩是制定合适的刑法,即“三,可同《左传》相印证,舜曾经是尧的臣,并且鲧是被尧处死的。四,有虞氏“郊尧”、夏后氏“郊鲧”、商人“郊冥”、周人“郊稷”。比对《左传》和《国语》中的这些记载,陶唐氏同尧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交集,唐氏在晋南,商代有一唐国,周成王时期被灭,陶唐氏的后裔有祁姓,尧的后裔有狸姓,似乎也没有其它文献记载祁姓与狸姓之间的亲族关系。《礼记》记载了武王分封的情况,其中帝尧之后是被封于祝,《史记》说是蓟,无论是哪个,都没有说是唐,周代祝国在今山东济南市境内,唐国在晋南。另外,《国语》讲“通常认为有虞氏是舜所建立的氏族,事实上,关于有虞氏的来源,《国语》是有明确说法的,有虞氏的祖先是幕。前一句讲的是幕能继承颛顼的德行,然后才有了有虞氏,后一句讲的是幕的功绩和能力,且称之为“虞幕”。有人为了保障舜的地位,强行把虞幕等同于夏代的虞思,这其实是没对照《左传》的结果,因为《左传》里已经明确地讲幕在舜之前。瞽瞍是舜之父,尧之臣,那么,幕在瞽瞍前,自然要在舜之前,其顺序应该是:舜的首领之位来自于尧,而有虞氏的始祖是幕,那么,尧显然是处于幕和舜之间,如此一来即可断定,尧其实是有虞氏的某一任首领。最合理的解释是,有虞氏内部执行的是氏族轮政制度,尧和舜同族不同氏,都是幕的后裔,舜娶尧女是典型的内婚制度,与商族的婚制类似。那么,结合《左传》和《国语》的记载,可推知:尧应该为有虞氏的一任首领,与陶唐氏不构成关系。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更是把“陶唐氏”和“尧”分别罗列。在《吕氏春秋》里,陶唐氏同朱襄氏、葛天氏显然更为原始,是歌舞之始,到了黄帝时代才有的律,帝颛顼时代有的音、帝喾时代有的乐器、帝尧时代有的十五弦瑟。由此记载可知,陶唐氏出现得非常早,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甚至早于黄帝,那么该氏族显然不会是帝尧建立的。在先秦文献中,仅有“尧”和“帝尧”,并无“唐尧”一说,西汉早期的《淮南子》中没有陶唐氏,有“尧”,但没有“唐尧”的用法,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未把陶唐氏与尧进行整合。并且,司马迁在《太史公自述》的文中有:“但也不能说司马迁时期陶唐氏与帝尧没被整合,因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有:“也就是说,在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应该已经出现陶唐氏与帝尧整合的现象,但司马迁并没有取信,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有:“司马相如当然不会是“唐尧”概念的创作者,那么,我们可聚焦的只有可能是西汉成书(甚至更早),且把帝尧与陶唐氏等同的《孔子家语》。比对《论语》可知,《孔子家语》里的孔子显然不是真的孔子,孔子不是那种有的没的都讲的人,甚至讲了很多战国才有的事,但该书成文的确较早,不晚于西汉中期,但也会不早于战国晚期,且没有对《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构成影响,个人更倾向于西汉早期,始皇帝“焚书坑儒”,《书》尚且保存不全,《孔子家语》存世的可能性只会更小,且只有在西汉大一统的前提下,统治阶层才更需要从文化上对上古族群进行整合。《孔子家语》的整合直到东汉时期的影响力都不太大,真正把陶唐氏等同于帝尧的说法发扬光大的是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唐宋学者在注疏帝尧之时多引用之,以至于帝尧与陶唐氏不再可分,而“陶唐氏作舞”的说法也保留了下来,所以关于陶唐氏的传说始终存在矛盾之处,将二者分开,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远古时期的太原是一片汪洋大海,传说是这样的地质学家和考古 学家却在太原西山的王封镇、卧龙村、悬瓮山、天龙 山及太原东山附近的瓜地沟等处发现了腕足类、纺锤虫类、海百合类和石燕、珊瑚等化石,证明远古时期太地的确是汪洋大泽或浅湖地带。太原盆地 南北长近20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海拔700~900 米,是山西省最大的断陷盆地之一;今灵石县夏门镇 的“三湾口”,是汾河流出太原盆地最狭窄的河道,与 传说中的“灵石口”非常相似。远古时期的太原是一片汪洋大海,传说是这样的晓军品读历史的痕迹发布时间: 18-09-2509:37汝州市新晋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541463007048526太原”一词由来已久, 《辞源》解释“极大”为 “太”, 《尔雅·释地》云“广平曰原”,可见“太原”就是 “大平原”之意。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到处是崇山 峻岭,只有汾河两岸是平原地带,所以古时候就把汾 河流域泛称为“太原”。如《书·禹贡》“既修太原,至 于岳阳”; 《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 原”; 《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 原” ; 《述异记》“太原神釜冈,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 等书籍中有关“太原”的记载,全是泛指汾河流域一 带的“高平之地”,并不是专指今太原地区或太原盆 地。
晋阳湖古遗址到了战国后期秦庄襄王二年(前248),秦将蒙骜 攻取晋阳首置太原郡,其后“太原”一词才成为今太原地区的专用地名。“太原”广义指宋朝以前晋阳辖 地及宋朝以后太原辖地,狭义指宋朝以前的晋阳城 和宋朝以后在唐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原城 (市)。“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是太原盆地(亦称 晋中盆地)流传很久的一句古话,有关这句古话的传说,有大禹治水、台骀治水两种。 相传远古时期到处是汪洋大海,所谓“水七,山 三,人半分”。
美丽的晋阳湖当时的太原盆地滔滔一片水泽,名叫晋阳湖。虞舜继承唐尧帝位后,派鲧(水官)的儿子禹继 续治理洪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壅之法为疏导,各地的洪水泛滥逐渐少下来。有一次, 大禹乘舟巡查来到晋阳湖,发现水底是黑色的土壤, 便想把水退掉、开发出沃土让人们生存,只是没有好 办法,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晚上风狂雨暴, 晋阳湖波涛汹涌,大禹看见一叶小舟在风浪里随波起伏。他很诧异,忙乘大船追上去,原来是一个老妪在捕鱼。禹请老妇人上大船避风浪,并恭敬地斟上一杯酒。老妇人面带微笑,一语不发,用左手接过酒杯不住地端详,随即又伸出右手食指将酒杯弹了个 豁口,酒流了个精光,老妇人也不知去向。禹很惊疑, 苦苦思索……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来点化,晋阳湖周围的高山如同酒杯壁,只要开个口子就能让 水流掉,空出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禹经过勘察,在 今灵石县一带开山凿口,将晋阳湖水导入河槽,太原 盆地才开始有人类生存、劳作。 另一个传说:高阳帝颛顼时水官昧获罪,其子台 骀承父职继任玄冥师,负责治理水患、疏导河流。台 骀的祖父名挥,封地青阳国,台骀的老母亲和妻子都 住在这里。青阳国地少人稠,大家都想让山脚下晋 阳湖的水流掉空出沃土,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台骀身 上。有一晚风雨交加,台骀乘船赶往家中,漆黑中忽 见一位美髯老翁在悠闲地钓鱼。台骀断定老人不是 等闲之人,便将其请回家,请教治水良策。老人只笑 不开口,台骀以为是嫌自己不恭敬,忙让妻子准备酒 菜,请老人上坐饮酒。老人左手执杯,右手用筷子敲 击酒杯,酒杯有了豁口,酒水自然流个精光。倏忽之 间,老人消失了踪影。台骀知道这是遇上神仙来点 化治水,那晋阳湖四面高、中间低,不就像一只酒杯 嘛?台骀拿定主意,经过反复勘察,决定在灵石县决 口放水。
美丽的晋阳湖过了大年,台骀带领青阳国百姓去灵石山 上凿石决口,没想到白天人们挖山一丈、晚上停工后 山石竟然长高一丈。台骀于是将众人分成数拨,吃 住在山头,日夜轮流挖山不止。光阴似箭,寒去暑至, 台骀等人挖山决口不知不觉已是数月,工程有了效 果,晋阳湖水开始往外流淌。再说台骀的母亲和妻 子数月不知他的消息十分着急,尤其是其母自丈夫 治水无功获罪后对儿子更是倍加关注,经常焦虑万 分地站在湖边发呆。五月初五这一天,昧老夫人看 见湖水流淌,知道儿子凿山口有了功效,十分高兴地 回去告诉儿媳。婆媳二人经过商量,决心发动人们 犒劳在灵石挖山的子弟。她们用湖边的芦苇叶把江 米、红枣包裹在一起做成粽子,煮熟后放在竹筏上顺 水漂走。台骀和众乡亲在灵石山吃到家乡亲人做的 粽子,备受鼓舞,干劲更足。最后终于把灵石口凿开, 将晋阳湖水导入黄河,空出了太原盆地这片土地。
美丽的晋阳湖上述两段虽然是民间传说,但地质学家和考古 学家却在太原西山的王封镇、卧龙村、悬瓮山、天龙 山及太原东山附近的瓜地沟等处发现了腕足类、纺锤虫类、海百合类和石燕、珊瑚等化石,证明远古时期太地的确是汪洋大泽或浅湖地带。太原盆地 南北长近20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海拔700~900 米,是山西省最大的断陷盆地之一;今灵石县夏门镇 的“三湾口”,是汾河流出太原盆地最狭窄的河道,与 传说中的“灵石口”非常相似。由于一些方志(史籍) 和图书对此有记载,如清乾隆《太原府志》有“系舟 山,在县(阳曲)北九十里,忻州南二十三里,禹治水系舟其上,故名”;又有书云“山上有大石如环轴,名 '系舟嵬’,相传为禹系舟石。明人祝颢有《咏系舟山》 诗:滔滔洪水溺人环,禹德神功力济艰。不信当年昏 势险,请看云际系舟山”。成书更早的《左传·昭公 元年》则说, “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 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 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所以人们对大禹或台 骀开发太原盆地深信不疑。
美丽的晋阳湖仔细分析、推敲上述民间 传说和方志记载发现有许多破绽,不能“持之有据, 言之成理”,甚至连自圆其说也做不到。《元和郡县 志》、《永乐大典》等信史都记载着晋阳一带有故唐城 (古唐城),并说为唐尧所筑;大禹是奴隶社会夏朝的 第一位君主,既然大禹“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那禹之前的唐尧如何能在晋阳湖底建城呢?台骀是 五帝中颛顼、帝喾时期的人物,出生的年代早于唐 尧,台骀打开灵石口更合理一些;然而新中国成立 后,在太原地区(太原盆地)发掘出许多新石器时期 的文物,又该如何解释呢?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在太原 地区与洪水做过长期的艰苦斗争,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不是大禹或台骀“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那 就需要商榷了。关于大禹或台骀在太原治水也有可 能,但最早开凿灵石口的却不一定是他们。上述传说 不过是寄托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已,是不能当作考古依据的。地质学家和考古 学家却在太原西山的王封镇、卧龙村、悬瓮山、天龙 山及太原东山附近的瓜地沟等处发现了腕足类、纺锤虫类、海百合类和石燕、珊瑚等化石,证明远古时期太原地的确是汪洋大泽或浅湖地带。太原地区(太原盆地)发掘出许多新石器时期 的文物,证明早期人类便在太原一带有居住,不再是“湖”;如是,不可能唐尧在晋阳筑古唐城。大禹也就不可能“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那么,若说台骀在颛顼或者高辛氏时期“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又如何证明新石器时期 的文物?山西省太原市是地震带。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显示出两个大的活跃期:第一个活跃期是1481年到1730年,这个活跃期持续了250年。在这个活跃期中有一个高潮阶段,就是1668年到1695年。在这27年中,华北地区总共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就是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还有一个就是三河平谷的8级地震(在1679年),还有两次都发生在山西,一次是1683年山西原平七级地震,还有1695年的临汾八级地震。在华北地区的第一个活跃期中,山西地震带的活动水平是很强的。
扩展资料: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地震带上古时,烟波浩淼的汾河本来是由北往南,至三门峡方向浩浩注入黄河的。但通过研究考证,却验证了当时晋南一带由于地壳频繁运动,中条山不断隆起,致使汾河下游河道中断,河水四溢,发生汾水与洮河(今涑水)争道的现象,洮河排泄不畅,造成晋南大面积洪灾。便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台骀登场了。《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脩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於衡漳。其土白壤。赋上上错,田中中,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於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坟,草繇木条。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贡漆丝,其篚织文。浮於济、漯,通於河。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濰、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田上下,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其篚酓丝。浮於汶,通於济。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大野既都,东原厎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其田上中,赋中中。贡维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淮海维扬州:彭蠡既都,阳鸟所居。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乔,其土涂泥。田下下,赋下上上杂。贡金三品,瑶、琨、竹箭,齿、革、羽、旄,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其土涂泥。田下中,赋上下。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榦、栝、柏,砺、砥、砮、丹,维箘簬、楛,三国致贡其名,包匭菁茅,其篚玄纁玑组,九江入赐大龟。浮于江、沱、涔、汉,逾于雒,至于南河。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荷泽,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贡漆、丝、絺、纻,其篚纤絮,锡贡磬错。浮於雒,达於河。华阳黑水惟梁州:汶、嶓既,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貍、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荆、岐已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璆、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硃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道九川:弱水至於合黎,馀波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盟津,东过雒汭,至于大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嶓冢道瀁,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过三澨,入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汶山道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醴,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梅。道沇水,东为济,入于河,泆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道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道雒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东北入于河。 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脩,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裛,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於!慎其身脩,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彊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肃谨。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赞道哉。”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暐,行山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女明之。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帝曰:“毋若丹硃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於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後。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也。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後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尧遭鸿水,黎人阻饥。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帝启嗣立,有扈违命。五子作歌,太康失政。羿浞斯侮,夏室不竞。降于孔甲,扰龙乖性。嗟彼鸣条,其终不令!台骀,少昊后裔, 中国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治水时间早于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创始人。金代有《台骀祠》诗详细记载了台骀治水的全过程,说他"分野扪参次、山川奠禹先。"诗中赞扬台骀治水时摸着天上的星辰来划分地上的水路与疆域,早在大禹治水前已奠定了山川。因台骀成功治理汾河水患,故受到颛顼嘉奖而将其封于汾川,被后世尊为汾水之神, 并受到当地沈、黄、蓐、姒四国的祭祀。台骀祖父为张挥,发明创造了弓,为张姓始祖,故台骀也被尊为张姓第三世祖。台骀:男,华夏族,黄帝的五世孙、少昊的玄孙,为帝喾的治水官。他所属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晋人,事迹散见于《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古典籍。传说台骀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师,远在荒蛮上古时,洪水滔天,泛滥成灾,被授为玄冥师(负责治水的官吏)的台骀为平水患,辗转于甘肃、陕西、山西、青海等广大地区,降伏水魔,造福人民。对于台骀的功绩,许多历史文献中均有"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的记载。台骀子承父志,经过长期艰苦的与洪水作斗争,九州涤陂,四海会同,终于以告成功于天下。从此,水归河道,众民乃生,万国为治。因为治水有功,台骀受到帝颛顼的嘉奖,被封为掌管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并受到当地沈、黄、蓐、姒等国家的祭祀。台骀死后,被尊为汾河之神,又称台神。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蟜极-张挥-昧、般-允格、台骀注:昧祖、昧父分别昧的祖父、父亲,因这二人正史未载其名,此处仅用称谓来代替。上古时,烟波浩淼的汾河本来是由北往南,至三门峡方向浩浩注入黄河的。但通过研究考证,却验证了当时晋南一带由于地壳频繁运动,中条山不断隆起,致使汾河下游河道中断,河水四溢,发生汾水与洮河(今涑水)争道的现象,洮河排泄不畅,造成晋南大面积洪灾。便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台骀登场了。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很薄弱,所以对于风雨雷电,洪水旱涝等自然现象认为是上天作祟,向人类施以惩诫,所以一旦灾害来临,往往以为是神灵震怒,并不会主动参与到与自然斗争中去。因而当汾河泛滥,洮水汹涌,多数人只会虔诚地祈祷神灵禳灾灭祸,消极抵御洪水,做不到认真对自然现象加以分析而有所反应。台骀的适时出现,其面目已不仅仅是晋南地域百姓的拯救者,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通过智慧认识和改造自然迈出坚实一大步的践行者。面对滔滔洪浪,经过艰苦细致的勘察测量,台骀在今侯马台神村一带汾河大拐弯处开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开始有目的地滚滚向西,与洮水分开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而附近的东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为汾河流域唯一一处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台骀死后,其历史功德久久流传,人们立庙造碑,把他推崇为"雨神"和"雨师"。每逢农历五月十八日,汾河沿岸的许多地方都要举行传统庙会,百姓齐聚台骀庙,盛况空前,以此纪念这位"能御大灾,能抵大患,有功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师。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台骀被追封为昌宁公,宋代又被追谥灵感元应公。台骀一生活动在汾河流域,对山西有拓荒之勋,启蒙之恩,开化之惠,是名符其实的"开发山西第一人"。台骀先于共工孔壬、鲧禹父子之前治水并取得巨大成功,亦无愧"华夏治水第一人"的赞誉。在他的治理下,汾河流域根治水患,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繁衍后代,使晋南成为一片适宜人类生息的沃土,并加速了当地社会、生产、文化等方面优于其它地域的发展,更为其后的尧、舜、禹相继在晋南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奠定了地理与物质上的先决条件,使华夏文明在晋南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后人致以台骀极高的敬意,台神庙神龛的一副对联对台骀的事迹作了很好的概括:"统系出金天,障泽惟勤,三晋人民歌圣德;谨猷在汾地,安澜普庆,一方保障赖神功。"台神庙楹联又曰牶"能业其官障泽宣汾昭亘古,永垂厥德平汾静浪到于今。"5000年悠悠岁月,台骀的功绩与影响犹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整个三晋大地。因为驯服汾河的巨大功绩,台骀被尊为汾水之神,然而他不仅是治水贤臣,还另有一个对后世寻根至关重要的身份---张姓家族的第三世祖。《左传》上这样记载侯马台神庙的来历:公元前542年,晋平公患病,巫师称为实沈和台骀作祟所致。不想满朝大夫,竟对实沈与台骀一无所知。恰逢郑国子产聘问晋国,探望平公病情,遂向其请教实沈、台骀来历。子产为法家祖师,知识渊博,口才极好,他即席将实沈和台骀做了演述:实沈是上古高辛氏之子,与同住旷林的兄长伯阏交恶,被帝尧迁至大夏,以参星定时节,参星是晋国的星宿,实沈为参星之神;台骀是金天氏的后代,善于治水,疏通了汾、洮(今绛县、闻喜的涑水河)水患,封堵大泽,保证了百姓的生息繁衍,被颛顼封予汾川,为汾河、涑水之神。台骀和实沈是晋国的山川和星宿之神,怎会伤害晋国的君主?平公的病症,应是劳逸、饮食、享乐、女色等生活上的不合理所致。子产所述,使晋国君臣深感佩服。后来,晋平公为颂扬台骀治水的功绩,在国都新田古翠岭修建了中间大两侧小的三座宫殿,祭祀台神,祈祷其庇佑晋国社稷繁荣昌盛。《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意为:昔日金天氏少?的后裔昧,做水官,他有允格,台骀两个儿子。次子台骀承袭了父亲的官职,疏通汾河、洮水,堵塞了大泽,肇始了大原。帝颛顼嘉奖他,封他于汾河川,沈、姒、蓐、黄四个部族,世代守祀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川,灭亡了他们,以此而看,台骀正是汾水之神啊。(下称“台骀条”)大禹治理的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昭公元年《左传注疏。卷四十一 起元年,尽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崇’,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高辛,帝喾。○骀,他才反。崇,息遂反。阏,烟葛反。喾,苦毒反。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旷林,地阙。○能,如字,又奴代反。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寻,用也。后帝不臧,后帝,尧也。臧,善也。[疏]注“后帝”至“尧也”。正义曰:襄九年传称阏伯为陶唐氏之火正,知后帝是尧也。 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丘,宋地。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商人,汤先相土封商丘,因阏伯故国,祀辰星。○相,息亮反。[疏]注“商人”至“辰星”。○正义曰:《殷本纪》称相士,契孙,是汤之先也。襄九年传云:“阏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辰即大火星也,故商大祀辰星。商,谓宋也。宋,商后,故称商人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大夏,今晋阳县。○夏,户雅反,注及下同。参,所林反,注及下同。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唐人,若刘累之等。累迁鲁县,此在大夏。[疏]注“唐人”至“大夏”。○正义曰:谓之“唐人”,当是陶唐之后。二十九年传云:“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知此“唐人”,是彼“刘累”之等类也。言等类者,谓刘累后世子孙。累虽迁鲁县,子孙仍在大夏,故历夏及商也。刘炫云:“彼称累事孔甲,下云'迁于鲁县’,此云'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则此居于大夏子孙,终商不灭,非累子孙,是其同族等类耳。”服虔以唐人即是刘累,故杜显而异之,云“累迁鲁县,此在大夏”。其季世曰唐叔虞。唐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疏]注“唐人”至“叔虞”。正义曰:服虔以为唐叔虞即下句邑姜所生者也。杜以传说唐人,即云“季世”,明季世是唐人之末世,叔虞即唐人之末君矣。邑姜之子叔虞,乃是晋之始祖,岂得以后世始封之君,谓之前代之末世也?故云“唐人之季世,其君曰叔虞”。帝命邑姜之子曰虞者,将以唐国与之,取唐君之名以为名耳。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邑姜,武王后,齐大公之女。怀胎为震。大叔,成王之弟叔虞。○震,本又作“娠”,之慎反,又音申,怀妊也。大音泰,注及下同。胎,他来反。[疏]注“邑姜”至“叔虞”。○正义曰:传言“武王邑姜”,系之武王,知是武王后也。十二年传称“吕级王舅”,级是齐大公之子丁公也。级为王舅,知邑姜是大公之女也。《说文》云:“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是怀胎为震。震取动义。字书以是女事,故今字从女耳。“叔虞,成王母弟”,《晋世家》文也。 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帝,天。取唐君之名。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叔虞封唐,是为晋侯。○属,之玉反。蕃音烦。“叔虞封唐,是为晋侯”。案:《史记》叔虞封唐侯,叔虞之子燮父改为晋侯。[疏]“梦帝”至“曰虞”。○正义曰:《晋世家》云:“初,武王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谓此梦为武王之梦也。若是武王之梦,此传直云“武王方生大叔”,其文足矣,何以须言“邑姜方震”也?邑姜方震而梦,明是邑姜梦矣,安得以为武王梦也?薄姬之梦龙据其身,燕姞之梦兰为己子,彼皆梦发于母,此何以梦发于父?是马迁之妄言耳。服解此云:“已,武王也。”是习非而逐迷者也。○注“叔虞”至“晋侯”。○正义曰:《晋世家》云“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杜《谱》亦云“燮父改为晋侯”,则叔虞之身,不称晋也。叔虞为晋之祖,故言为晋侯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金天氏,帝少皞。裔,远也。玄冥,水官。昧为水官之长。○裔,以制反。昧音妹。“为玄冥师”,师,长也,为官之长。皞,户老反。长,丁丈反。[疏]注“金天”至“之长”。○正义曰:“金天氏,帝少皞”,《帝系》、《世本》文也。金天代号,少皞身号。《月令》于冬云“其神玄冥”,是玄冥为水官也。昧为玄冥师,师训长也,故云“昧为水官之长”。二十九年传云:“少皞氏有四叔,脩及熙为玄冥。”昧为金天裔子,当是脩、熙之后。《释例》曰:“脩及熙,皆为玄冥。”未知昧为谁之子,或是其子孙也。台骀能业其官,纂昧之业。○纂,子管反。宣汾、洮,宣犹通也。汾、洮,二水名。[疏]“宣汾洮”。○正义曰:《释例》曰:“汾水出大原故汾阳县,至河东汾阴县入河。”其洮水阙,不知所在,当亦是晋地之水,后世竭涸,无其处耳。 障大泽,陂障之。以处大原。大原,晋阳也,台骀之所居。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帝,颛顼。[疏]注“帝颛顼”。○正义曰:颛顼为帝,承金天之后。台骀是金天裔孙,为臣,宜当颛顼,故以“帝用嘉之”为颛顼嘉耳。昧于金天已云裔子,台骀又是昧之所生,则去少皞远矣。而《帝系》、《世本》皆云少皞是黄帝之子,颛顼是黄帝之孙。臣世多而帝世少,史籍散亡,无可捡勘,此事未必然也。《释例》云:“案:鲧则舜之五世从祖父也,而及舜共为尧臣。尧则舜之三从高祖而妻其女。此《史记》之可疑者也。”是皆疑不能决,因旧说耳。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四国,台骀之后。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灭四国。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有水旱之灾,则禜祭山川之神若台骀者。《周礼》“四曰禜”祭。为营櫕,用币,以祈福祥。○疠音例。疫音役。禜音咏,徐又音营。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星辰之神,若实沈者。[疏]“山川”至“禜之”。○正义曰:水旱疠疫,在地之灾。山川带地,故祭山川之神也。雪霜风雨,天气所降。日月丽天,故祭日月星辰之神也。此因其所在分系之耳。其实水旱疠疫,亦是天气所致;雪霜风雨,亦是在地之灾耳。雨之不时而致水旱,水旱与雨不甚为异,而分言之者,据其雨不下而霖不止,是雨不时也;据其苗稼生死,则为水与旱也。禜是祈祷之小祭耳。若大旱而雩,则遍祭天地百神,不复别其日月与山川者也。○注“有水”至“福祥”。○正义曰:水旱疠疫俱祭山川,杜略疠疫而不言之耳。杜言“山川之神若台骀者”,下云“星辰之神若实沈者”,言此禜祭,祭其先世主山川、主星辰者之神耳,非独祭此山川星辰之神也。计日月无其主之者,以与星辰俱是天神,连言之耳。《周礼·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桧,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郑众云:“禜,日月星辰山川之祭也。”郑玄云:“禜,告之以时有灾变也。禜如日食,以朱丝禜社也。”玄之此言,取《公羊》为说。庄二十五年《公羊传》曰:“日食,以朱丝禜社,或曰胁之,或曰为闇。恐人犯之,故营之。”然社有形质,故可朱丝营绕。日月山川,非可营之物,不得以此解禜也。贾逵以为,“营櫕用币”,杜依用之。日月山川之神,其祭非有常处,故临时营其地,立攒表,用币告之以祈福祥也。櫕,聚也,聚草木为祭处耳。疠疫,谓害气流行,岁多疾病。然则君身有病,亦是疠气。而云“不及君身”者,陈思王以为疠疫之气,止害贫贱,其富贵之人,摄生厚者,疠气所不及。其事或当然也。且子产知晋君之病不在于此,故言“二者不及君身”。以病非疠疫,故不须祭台骀等也。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言实沈、台骀不为君疾。○乐音洛。[疏]“若君”至“事也”。○正义曰:《家语》孔子云:“饮食不时,逸劳过度者,病共杀之。”此云“出入”,即逸劳也。据国君之身,则朝以听政,昼以访问,是出也。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是人也。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听国政。○朝如字。昼以访问,问可否。夕以脩令,念所施。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宣,散也。[疏]“节宣其气”。○正义曰:以时节宣散其气也。节即四时是也。凡人形神有限,不可久用,神久用则竭,形大劳则敝,不可以久劳也。神不用则钝,形不用则痿,不可以久逸也。固当劳逸更递,以宣散其气。朝以听政,久则疲,疲则易之以访问。访问久则倦,倦则易之以脩令。脩令久则怠,怠则易之以安身安。身久则滞,滞则易之以听政。以后事改前心,则亦所以散其气也。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湫,集也。底,滞也。露,羸也。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壅,于勇反。湫,子小反,徐音秋,又在酒反,服云“着也”。底,丁礼反,服云“止也”。羸,劣危反,注同。[疏]“勿使”至“其体”。正义曰:壅谓障而不使行,若土壅水也。闭谓塞而不得出,若闭门户也。湫谓气聚。底谓气止。四者,皆是不散之意也。气不散则食不消,食不消则食少,食少则肌肤瘦,肌肤瘦则骸骨露也。言人之养身,当须宣散其气,勿使气有壅闭集滞,以羸露其形骸也。○注“湫集”至“羸露”。○正义曰:服虔云:“湫,着也。底,止也。”杜云:“湫,集也。底,滞也。”皆是以意训耳。壅闭,言其不得散出,故以湫底为集滞,言气聚集而停滞也。若以湫为着,则与止同义,故易之以为集,其止滞亦同义也。上文所云四时之事,若其“壹之则血气集滞”,使不得宣散,气不散则骨羸露也,肥则肤肉厚骨不见,瘦则肌肤薄,故体羸露。羸露是露骨之名,其义与裸相近。裸,露形也;羸,露骨也。瘦者必羸。羸亦瘦之别名。今晋侯壹之者,唯谓安身亲近妇人,四时皆尔,以恒安身不动,故使气集滞也。 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兹,此也。爽,明也。百度,百事之节。[疏]“兹心”至“百度”。○正义曰:形之与神,相随而有。形以神为主,神以形为宅。形彊则神彊,形弱则神弱。神常随形而盛衰也。既露其体,则神识亦弱,致使此心不明,照察失宜,而昏乱百事之节度也。 今无乃壹之,同四时也。则生疾矣。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内官,嫔御。○嫔,婢人反。其生不殖。殖,长也。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同姓之相与,先美矣。美极则尽,尽则生疾。[疏]“其生”至“生疾”。○正义曰:此侨重述不及同姓之意。言内官若取同姓,则夫妇所以生疾,性命不得殖长。何者?以其同姓,相与先美。今既为夫妻,又相宠爱,美之至极,在先尽矣。乃相厌患,而生疾病。非直美极恶生,疾病而已,又美极骄宠,更生妒害也。故《晋语》云:“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渎故也。渎则生怨,怨乱育灾,灾育灭性。是故取女辟同姓,畏乱灾也。”《礼记·大传》云:“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然则周法始如此耳,前代则不然也。盖以前代敬简,未设禁防,周人以其慢渎,故立法以禁之。刘炫云:“违礼而娶,则人神不佑,故所生不长也。晋文姬出而霸诸侯,同姓未必皆不殖。此以礼法为言,劝励人耳。”○注“同姓”至“生疾”。○正义曰:刘炫云:“人之本心,自然有爱。爱之所及,先及近亲。同姓是亲之近者,其爱之美必深,是同姓之相与,先自美矣。若使又为夫妻,则相爱之美尢极,极则美先尽矣。美尽必有恶生,故美尽则生疾。此以礼为防,推致此意耳。”《晋语》云云同。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壹四时,取同姓。二者,古人所慎。○恶如字,又乌路反。取,七住反。[疏]“买妾”至“卜之”。○正义曰:《曲礼》云:“娶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郑玄云:“为其近禽兽也。妾贱,或时非媵,取于贱者,世无本系也。” 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辨,别也。○别,彼列反。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同姓姬四人。其无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为也已。为,治也。四姬有省犹可,无则必生疾矣。”据异姓,去同姓,故言省。○省,所景反,徐所幸反,注同。去,起吕反。[疏]“四姬”至“疾矣”。○正义曰:子产云:四姬之外,若有异姓之女,接御于公,减省公之宠爱于四姬之事,如此犹可。若无异姓之女,减省公情,专爱四姬,则必由此故以生疾矣。刘炫云:“子产言,若于同姓不深,病犹可差。若于四姬有此省相见,稀接御,则此病犹尚可。如无稀省,耽之过度,则必生疾。” 叔向曰:“善哉!肸未之闻也。此皆然矣。”叔向出,行人挥送之。送叔向。叔向问郑故焉,且问子晰。对曰:“其与几何?言将败,不久。○与如字,又音预。几,居岂反。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为明年郑杀公孙黑传。○好,呼报反,怙音户。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重贿之。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蛊,惑疾。○近,附近之近。蛊音古。[疏]“是谓”至“如蛊”。○正义曰:女在房室,故以室言之。“是谓近女室”,说此病之由,由近女室为此病也。又言“疾如蛊”,言此疾似蛊疾也。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为蛊。公惑于女色,失其常性,如彼惑蛊之疾也。蛊是惑疾,公心既惑,是蛊疾。而云“如蛊”者,蛊是失志之疾名,志之所失,不独为女。宣八年传“胥克有蛊疾”者,直是病而失性,不由近女为之。此公淫而失志,未全为蛊,故云“如蛊”。○注“蛊惑疾”。正义曰:和言公疾如蛊,下云“惑以丧志”,知蛊是心志惑乱之疾。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惑女色而失志。○丧,息浪反。[疏]“非鬼”至“丧志”。○正义曰:此说公病之状。病有鬼为之者,有食为之者,此病非鬼非食,淫于女色,情性惑乱,以丧失志意也。史说太原第一碑 | 台骀宣汾,肇始太原“五千年史事 二十座丰碑”之第一碑台骀宣汾肇始太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眛,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昭公元年》
█ 台骀雕像汾河孕育了太原,孕育了太原的土地,孕育了太原的人民,也孕育了太原的文化和历史。聚居在太原的人们,从很早的古代起,便在汾河的呵护下,劳动、生息、繁衍、传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太原的人们,世世代代在享受汾河恩赐的同时,还饱受着汾河的糟害和肆虐,有时甚而至于是灭顶之灾。毫无办法,这是自然辩证法的法则,是过往千百年来汾河和太原人的宿命:太原人的生存离不开汾河,汾河既造福于太原的生灵,而汾水之患又不断地祸害着他们。水患给人类造成的祸害,在人类的早期记忆中,被形容为洪水猛兽,成为令人刻骨铭心的恐惧记忆。于是,有了西方人记载在《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和东方人书之于《书经》中的“大禹治水”。于是,在太原的历史上有了“台骀的传说”,有了“台骀宣汾,肇始太原”的史事。拂去台骀“神”的迷雾人类历史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之前是传说时期,而传说总是从神话开始,然后嬗变为古史传说。台骀的传说便是这样。可以肯定地说,台骀决不是神,而是人,关于台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只是覆盖在台骀身上的薄雾。早在我国历史上的“五帝时代”,便有了关于台骀宣汾,肇始太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以其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史传,被春秋时代的左丘明始载入《左传》。台骀是五帝时代颛顼为帝时的人,说台骀不说五帝,最易在时间上含混不清。所谓“五帝时代”的“五帝”,在历史上有几种说法,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来自于《史记·五帝本纪》。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其开篇之作《五帝本纪》中,把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部落酋长联盟时代的五位著名大酋长:黄帝、颛顼、喾、尧、舜,列为“五帝”,给他们树立了最高等级的传——“本纪”。可见,司马迁认为他们是人,而不是神;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虚幻的传闻。虽然有一段时间,近代的疑古思潮曾对历史上的“五帝”,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怀疑态度,说其是传说,是神话,不是信史,不足征信。甚至提出“大禹是条虫”的谬说。但是,后来丰富的考古成果揭示出:“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活动背景,为复杂传说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条件。”(《国史概要·史前史与传说时代》)《史记·五帝本纪》所述的五帝是“在文字发明之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可靠历史资料”(同上)。
█ 宁武雷鸣寺,台骀治水浮雕,sxcjg拍摄在我们太原,大多数人也总把“台骀的故事”和“台骀宣汾,肇始太原”的史载,作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看作古代神话的千年演绎。被神格化的台骀,还没有脱下“神”的外衣,还包装在“神话”的装饰中。那么,就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去解析“史载”,还原台骀是人不是神的真相。文首那段关于台骀的史料,在太原的五千年史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始载于儒学经典《十三经注疏》的《春秋左传正义》,是记载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国北伐盘踞在太原的无终和群狄之役后,晋平公忽然患疾,沉疴不愈,以为是鬼神作祟。为之惶惶终日的晋臣叔向,请教于时访晋国的郑国大夫郑子产。郑子产是春秋时郑国著名大夫,是当时“国际”间闻名遐迩的哲学大师,他侃侃而答叔向之问,讲述了台骀其人,道出台骀宣汾的全部史事。这段史料,不含标点,68字,精悍短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不仅信息含量大,而且记事脉络清晰,前因后果完整,全无妄言之讹。好在全文不长,让我们将其译为白话,然后细细缕析。
█ 晋祠台骀庙,关于台骀治水的壁画,湘湖渔人拍摄首句13字:“昔,金天氏有裔子,曰眛,为玄冥师。”告诉我们台骀的父亲叫做眛,是金天氏少昊的裔子,时为治水之官。金天氏少昊是何许人?是传说中的古帝,帝号少昊,实是东夷部族首领。也作少皞,名挚(质)。因修前帝太昊之法,承继太昊之位,故名少昊,又号金天氏。所谓裔子,乃指后人。第二句21字:“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乃说,眛有两个儿子,长名允格,次名台骀,台骀继承了父辈治水之官职,宣泄了汾洮之水,障堵了湖泽,肇始了大原,以为居住之地。第三句8字:“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是说,颛顼帝因此而嘉奖了台骀,并把他封在了新得的汾川之地大原。第四句8字:“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告诉我们,沈、姒、蓐、黄四个部族,世守着台骀的祭祀。第五句8字:“今晋主汾而灭之矣。”郑子产接着说,如今晋国赶走了无终及群狄,灭掉了原有的部族,主宰了汾河流经的太原。第六句10字:“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这是郑子产,亦或是后来人的感悟:由此而看,这个台骀正是汾河之神了。
█ 宁武台骀庙。民间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是骀的生日,当地要举办庙会以示庆祝汾神的圣诞。刘朝晖摄
█ 宁武台骀庙庙会上盲艺人。刘朝晖摄这段史料,告诉我们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早在尧舜禹之前的五帝第二帝颛顼的时代,咆哮奔涌于崇山峻岭间的汾河,在冲出山峡涌入太原盆地后,常常改道,水患不已。那个时候,井还没有发明,虽然水患不息,时发不止,但为了生存,人们仍然以命抗险于汾河两岸。形成水患来而亡命,水患去而返回的轮回。或许是受命于帝颛顼,或许是自己的职责所系,台骀便带领太原的先民,与汾河水患拼争。他们清汙除蔽,疏浚了泥沙沉积所堵塞的河道,宣泄了潴留不畅的积水冗沼;他们筑埧修堤,拦阻了肆意横流、危及人命的洪水,使之安澜归洼,形成湖泽。肇始了人们可以聚居的高平之地——太原。
█根祖地台骀山——台骀像,图片来源于台骀山景区史籍是这样记载的,而民间则是以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台骀为父报仇,为救民于水火,矢志不移,不惜足迹遍及三山五岳,求仙学艺,最终除掉霸占汾河、祸害生灵的黑龙,与黑龙共同羽化为太原盆地环周的系舟山、云中山、二龙山、大小卧龙山、龙山、天龙山和看山。时至今日,人们还把太原东部的罕山,民间俗称的看山,称之为台骀山。台骀山上还有当地百姓用砾石为台骀垒塑的巨像。这个故事,去掉神话和传说的外衣,完全展现了早在五帝时代的颛顼时期,就有一个叫台骀的人,“宣汾障泽,肇始太原”的史事。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在口耳相传中,披上了“神话”的外衣,被尘封在“传说”的故事中。今天,该是我们还原他“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他是太原历史上第一个卓有成效治理汾河的人,他是我们太原的千古先贤,是被神格化了的人。是他宣汾障泽,肇始太原,为我们太原五千年史事,树立了第一座丰碑。史说台骀与太原走下神坛的台骀,还原于历史的真实,并非仅仅为太原人所关注,著名的史学大家钱穆先生也非常钟情于此。钱先生在其名著《周初地理考》中指出:今考姜嫄为有邰氏之女,“邰”亦作“骀”,《路史·疏仡记》高辛氏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是也。台骀之称有骀,犹陶唐之称有唐也。钱公此考,颇有见地,不仅化解了台骀是神不是人的谬论,而且还丰富了台骀的身份和台骀的历史地位。所谓姜嫄,也可作姜原,是有邰氏之女,史传中为五帝之第三帝喾的元妃。喾是继颛顼之后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台骀是颛顼时代的治汾英雄。钱穆先生此考告诉我们,台骀在史册上也称为有邰氏,其裔女姜嫄,有两个重要的身份,一是帝喾之妃,一是后稷之母。近有新考,后稷姬周部落,早先曾“服事虞、夏”,“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国语·卷一》),落荒于汾河流域中上游,长期繁衍于太原和溯汾河而上的汾河中上游至黄河大峡谷两岸,迁徙于关中是后来之事。如是,则又给我们一个新的古老信息:五帝时代的太原,在台骀宣汾肇始之后,先后有后稷、尧、禹,涉足于此,生息其间,有着至为丰富的人文历史。稍感不足的是钱穆先生对太原的地理,却苟同于王国维先生。他引王先生的《观堂集林·周蒡京考》,认为“太原正汉河东郡地”,把台骀宣汾肇始之太原的具体位置,误判于“当今之闻喜”。钱、王二公均为史学界泰斗,然而对太原地望之断定,却有百密一疏之误。其一,误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闻喜古称太原”之载,也无“河东古称太原”之说,未作详实考订,博引旁征,便下如此论断,似嫌轻率。其二,周初晋国封地在“河汾之东”,为“百里之国”,始祖是唐叔虞,地在今临汾翼城,即后来之“汉河东郡之地”。而台骀肇始之太原,是晋平公十七年兵伐大卤之后,才地属晋国。《春秋》载:“晋荀吴帅师败无终于大卤”,乃“今晋主汾而灭之矣”之地。哪有唐叔虞时代已为晋国所主的“汉河东郡之地”,在数百年之后被晋平公再“主”一次的可能呢?《左传》所载之“今晋主汾”之“今”,乃指晋平公十七年,而非唐叔虞元年;“今晋主汾”之“汾”,是指大卤、指太原,是“汉之太原郡之地”,而非“汉河东郡之地”。
█ 侯马西台神村台骀庙,图片来自少年狂熊
█ 侯马西台神村台骀庙,关于台骀治水的壁画,图片来自少年狂熊对钱穆、王国维两先生,将台骀肇始之太原,误为“今之闻喜”之谬,当今史学界名家韩建业、杨新改两位先生也有明论。他们在其所著《五代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一书中认为:钱穆正确地指出姜嫄“有邰氏”之“邰”即“台骀”之“骀”;但他将台骀所处之“大原”,局限在闻喜一带,并无十足理由。或者“大原”即今太原。为确证台骀之“大原”即今太原,韩、杨两位先生还特意对上文作注:古之言“太原”者虽多,但“命虢公帅六师,伐太原之戎”(《后汉书·西羌传》引注《纪年》)、“王师伐太原之戎”(《后汉书·西羌传》),甚至“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尚书·禹贡》)中的“太原”,应当就在战国晚期秦置太原郡的地方(《史记·秦本纪》);与《左传·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中的“大原”一样(《春秋》中称大卤),均指今太原一带。史学界是这样说的。在民间、在太原地区的世世代代生民的口耳相传中,还有台骀诛杀黑龙、退却汾河水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而且不止一个版本。更有文化积淀的是,这些传说与太原的地理地貌、民俗世相水乳交融在一起,诸如太原东山的看山,东北及北部的系舟山,西部的龙山、天龙山,平川的黑龙潭等等,都是台骀与黑龙羽化而成。诸如农历五月“除五毒”习俗、锣鼓赛习俗、祭水习俗等等。在文人官宦中亦有文化雅说,比如明代高官高汝行,在南行赴任去浙江做提刑按察副史时,过长江逢大风浪落水遇难,面临灭顶时,被人救出,免于横死。高汝行为感激救难之人,问其尊姓时,救人者笑答:“台骀也。”自此高汝行方知是老乡台骀救苦救难。高汝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明嘉靖间太原县晋祠镇东庄人,他为感激台骀神救命之恩,在致仕回归故里后,于晋祠圣母殿南侧,创建了台骀庙,再塑台骀金身,至今尚存。
█ 晋祠台骀庙,湘湖渔人拍摄在宋代的《太平广记》,在历代的太原府志、县志中,关于台骀的记载也不乏其例。唐代河东节度使唐钧,为安抚太原士民,扩建太原王郭村台骀庙,尊称其为“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加封台骀为昌宁公,升汾水川祠为昌宁公祠。这些民间传闻、神话故事、文人雅事、祠庙建筑、民俗世相,一件件一桩桩,千年传承,深入人心,至今依然,而且日渐光大。都深刻地揭示出台骀在太原人的心目中有着尊崇的地位。是台骀肇始了太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北中国重镇。关于“太原”这个名称,自以地名的形式出现在山西高原中部、汾河中游两畔,便和这一方水土结下了不解之缘,萌芽于斯,植根于斯,固蒂于斯,茁壮于斯,繁茂于斯,衍数千年而不易,饮誉古往今来。然而它究竟产生于何时?是怎样产生的?这些与台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台骀最早治理了汾河水患。是台骀肇始了太原这块土地。台骀,是太原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太原人。翻开太原的史册,第一位有载于史的便是台骀。他因治理汾河水患而青史留名。此前太原没有留下有名字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早于曾经在太原活动过的唐尧、夏禹。
█ 太原王郭村台骀庙,中国国保拍摄
█ 太原王郭村台骀庙塑像,中国国保拍摄翻开太原的史册,最早见载于史册的这块土地,便是台骀宣泄了泛滥的汾河水患,而展现在当时人群面前可以栖息的那块广平的乐土,被史书称之为“以处大原”。这时的被台骀肇始的这个“大原”还不是地名,而是古人对高平之地的泛称。所谓“以处大原”,译成今天的话,便是可以居住的广平之地。翻开太原的史册,关于“太原”这个地名的记载颇丰,即便在被称为经典的“五经”中也屡见不鲜,《诗经·小雅·六月》有“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尚书·夏书·禹贡》有“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春秋·昭公元年》有“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在“春秋三传”中,传传有载,《春秋左氏传》有两载,一为“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一为“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春秋公羊传》有“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春秋谷梁传》有与《春秋公羊传》相同之载。其它先秦之后记载更多,不再烦赘。
█ 明代高汝行为晋祠台骀庙撰写的匾额上述典籍所载之太原,分别为“大原”“大卤”“太原”,其实三种名称,实指一处。“大”“太”古为一字,“大”为“太”的古写,仍读tai。而“大卤”是北方戎狄部族称太原的名字,史释为“中国曰太原,夷狄为大卤”。上述典籍所载之太原,从时间上说,《诗经》记载所说的是东周宣王在位时的事,《尚书》所载乃夏禹时的事,《春秋》及三传所说乃春秋时晋平公时的事。只有《左氏》中所载的关于台骀宣汾的史事最早,是“五帝”时颛顼时期的事。可见,是台骀宣汾之后,出现了太原之地,继而产生了太原之名。所谓台骀肇始太原,同时包含了这样两个内容。这是无可再辩的史实,虽然属于史传时期。至此,我们可以无愧地向世人宣布:太原这个地方,太原这个地名,就是肇始于台骀宣汾。光阴荏苒,史事如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瞬间而过。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在太原地域文化中,在太原的人文历史上,像一座丰碑,耸立在太原人的心中。他是造肇太原的千古先贤,他是开拓太原的万世旌表。一首古联诉说着太原人们的心声:能业其官,障泽宣汾昭亘古;永垂厥德,平风静浪至于今。凤鸟书官后,鸿荒障泽年。神功开白壤,帝系出金天。分野扪参次,山川奠禹先。按图移岸谷,纪远昧星躔。乱水汾洮别,诸姬沈姒联。唐风谁始祀,鲁史至今传。萧鼓横流散,风沙急溜穿。势曾吞北汉,润亦被西边。璧马黄河并,云旗玉井旋。轩裳存想像,凭吊一茫然。——清·朱彝尊《台骀庙》碑前链接:汾河孕育的太原河谷生活在太原的人们,常常形象地把汾河比拟为自己的母亲,亲切地称她为母亲河。这个比喻准确与否?尚且不谈,单是个中倾注着太原人对汾河的感恩之情,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的生存、繁衍、传承,离不开水,所以人类创造的文化,也与水交融在一起。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才有了中国的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以及埃及的尼罗河文化、印度的恒河文化、中东的两河文化。我们太原的文化,属于黄河文化的一支——汾河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汾河孕育了太原的河谷、太原的山川、太原的人民、太原的文化。而台骀又以治理汾河水患、肇始太原而传名于世,载名于史。那么,让我们在为台骀树碑立传之前,带着我们对汾河的眷注,去追溯一下洪荒时代的汾河和汾河孕育的太原。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晋史新考》,在讲述汾河的历史成因过程中,有一段较为舛讹的述论:在大禹治水把晋阳湖由沧海变为桑田的这个巨大的变迁过程中,汾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禹治水前,只有临汾地区的汾河下游才被称为汾河。而从灵石县古晋阳湖的南出口往北,一直到北面的系舟山是烟波浩渺的古晋阳湖,根本没有河的概念,当然也就没有汾河。然而,汾河的成因和地质演变是怎样的呢?全然非上述之“戏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者艰辛努力,在反复勘察,多次多地取样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对汾河和汾河流域的地质特点、历史成因、发展演变,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这个结论就见载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自然图组》的文字介绍部分:汾河在上新世早于黄河形成。太原西山和灵石隆起一带,保留有上新世以来各期汾河古道遗址。在另一则考查资料中则说:汾河水系受吕梁山、太行山等经向构造体影响,在一连串的地堑构造盆地中发育成河。古老的汾河比现在更长,上新世晚期汾河源远流长,贯穿着忻定、太原、临汾、运城四大盆地。穿中条山南流,于平陆茅津渡入黄河。后经喜马拉雅运动,首尾均遭夺袭。据考证:现今的滹沱河上游在早更新世,仍由石岭关风口入太原盆地,是汾河上游的东支。后来由于石岭关隆起,以及太行山东侧的河流侵蚀速度较快,夺袭汾河(上游)东支,而成为后来的滹沱河上游水系,在地貌上留下一个很不自然的弯曲。而汾河则仍保留其西支,成为今日的汾河上游。汾河下游在上新世仍然是经过运城盆地南流入黄河。后因涑水河谷东走向的断层复活,而使之再度向下陷落,引起古汾河转向,循涑水河谷下游运行,至永济县城附近西入黄河。至上更新世时,由于龙门山与孤峰山间断裂作用再度复活,中部陷落,南部急速隆起,迫使汾河放弃古河道而折转西流,由龙门汇入黄河,(最终)形成目前水系形态。上述两段引文中的“上新世”,是地质年代新生代中第三纪所属的最后一世的名称,距今约有1000万年至240万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史时期,我国现行行政区域,除台湾省尚在大洋之底,为海相沉积外,其它地区都为陆相沉积,近似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大陆。引文中的“早更新世”是新生代中第四纪所属的更新世的第一世名称,距今约240万年至70万年。在这一地史时期,今山西省地区作为地球地质史上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构造单元,称“山西地台”。其经向中部自北而南、鱼贯排列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中,湖泊广泛发育,呈现大湖景观。所谓大湖景观,乃是湖周众山环拱的陆相湖景观,而非浩瀚的海洋景观。地质学家们称“早更新世”的太原盆地为河湖相间景观,其时汾河早已形成。所谓河湖相间景观,乃指古汾河与太原古湖在盆地中相间而共存,湖河间有陆相土地的景观。此时的汾河,有西、东两个源头,分别称为西支、东支。西支乃今日汾河之上游,源出管涔山南麓,奔涌在吕梁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东出二龙山入太原盆地;东支即今日之滹沱河上游,源出恒山余脉泰戏山南麓,南穿忻州盆地,由今石岭关风口一线而入太原盆地。古汾河的东支和西支在今太原盆地北缘汇合后,顺势南下,穿太原,经临汾,过运城,合涑水,于茅津渡入黄河。可见上述《晋史新考》所考的那段文字,是多么的“想当然”。他或许不会知道,从大禹治水的4500年前,到早更新世晚期,最少还有69.5万年的时间差距。他或许还不知道,古汾河的东支,由于频繁的喜马拉雅运动,所造成的太原北部“石岭关一线隆起”,以及“太行山东侧的河流侵蚀速度较快”,而被“夺袭”,终于不情愿地和汾河分手告别,东穿太行山而去,进入海河流域,成为如今的滹沱河上游。那么,早更新世太原盆地的“河湖相间景观”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地质学界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太原地质史发展到中更新世,距离我们今天约有70万年至10万年的时候,太原盆地的东部和东北部的湖泊和沼泽,完全消失,成为陆地。而盆地西部的交城(从今清徐到孝义一线)大断陷地带,仍为河湖相间的景观。这种地形地貌,仍继续沿着古湖日渐涸竭,陆地日渐增扩的趋向演变,一直维系到大约距今10万年至1.1万年的晚更新世。这其间,盆地西部的古湖残余,也广泛地消失了,几乎完全成为汾河河相景观。仍然在最低洼处遗存的一些湖、泽、池、沼,诸如后来见载于史册上的昭余祁、乌泽池、汾陂、文湖,以及台骀泽、呕咦泽等,都属于汾河及其支流及周边泉水陆续注入,潴留而成的河相湖泽。这些河相湖泽,大都湖水浅、变化大,极易干涸,与地质史上的太原古湖,并无传承关系。太原盆地的古湖泊,在千百万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消失了。而一些河成湖,却在汾河的呵护下新生。功不可没的汾河,又用千百万年的时光,把它途经千山万壑的带来的土壤及其它丰富的物质,借着天雨,借着山洪,源源不断地运往太原,为间于吕梁、太行间的地堑、河谷,铺填上一层又一层的肥田沃野,形成了如今的太原洪积、沉积平原,使原本不适于人类聚居的大湖、沼泽、蛮荒之野,变成了南北长约200余公里、东西宽在10到50余公里、海拔标高600米到800多米的太原河谷平原(盆地)。成为山西地台中部,最适于人类生存的福地。你听,太原的古老文化,正从它的源头太原西山中的汾河谷地走来;你听,人类的喧嚣声,已经冲破吕梁的崇山峻岭,沿着汾河,由西向东,逐水草而前进……太原的人类发展史,将在汾河孕育的太原河谷,首先是义井一带,施展手脚,恢宏大写:五千年史事,二十座丰碑。最早在太原治理汾河,造福人类的远古先贤台骀,将首发其端。——转载自《太原日报》从神明到人间(十七):帝尧考帝尧,根据《史记》的记载,是帝喾的次子,名为放勋,但未提及何姓何氏。汉代之后,经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及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记载,帝尧的伊祁之姓、放勋之名、陶唐之号,才为后世人所知。一.关于帝尧的记载
帝尧出生以及发展壮大过程,目前一般认为是出生于陶地,封于唐地,或许与大汶口文化东夷族抵御红山文化帝颛顼族的入侵有关;后迫于压力迁徙到晋阳,壮大后在平阳称帝。史载“尧都平阳”,最早可见于《汉书·律历志下 》。一般认为山东菏泽定陶即古史所称陶地,河北保定唐县即古史所称唐地,山西太原即古史所称晋阳,山西临汾即古史所称平阳。帝尧民间传说在晋南广为流传,其中临汾地区尤甚。结合考古发现,襄汾陶寺遗址经考古发掘其早中期与帝尧时代相当 ,临汾周围的城乡遍布着与尧、舜、禹相关的名胜古迹。 临汾城南有伊村 ,为帝尧故里;城西姑射仙洞 ,有被传为帝尧成婚的洞房和尧教丹朱的棋盘石 ,有尧及四大臣塑像 ;城南有金殿,是平阳最初的所在,史称尧墟;城东有尧陵 ,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城西北王曲村有尧子丹朱墓;紧邻临汾的洪洞县 ,有羊獬村,传说帝尧出巡在这里得到能辨忠奸的独角兽—— 獬羊,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寄养此处。苏秉琦曾说:“陶寺遗址所具有的从燕山北侧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表现出晋南是'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的地位,使我们联想到今天自称华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这是从认知上,把中国只“中”,从郑洛地区变为帝尧所在的晋南地区。二.帝尧的族属考辨1.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帝喾高辛氏为大汶口文化晚期东夷族,帝尧为帝喾次子,当然是东夷族。2.帝尧陶唐氏,伊祁姓。这是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的说法,目前已成为通说。陶唐氏一说,是认为尧初居陶地,今山东菏泽定陶。后居唐地,在今河北保定市完县、唐县境。完县今名顺平县,县有伊祁山,山上有尧母洞遗址;遂合称陶唐氏。《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杨伯峻注﹕"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似乎帝尧与帝舜为同族,出生地均在山东菏泽。皇甫谧又说尧自幼随母亲在外婆家的“伊侯之国”(今河南省伊川县)生活,后又迁往祁 (今山西省黎城县),故又姓伊祁氏。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伊祁氏存在很早,是炎帝的氏族名。若尧母为伊祁姓,应为炎帝族,则是有可能的。按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帝喾娶陈锋氏女庆都,生放勋,即帝尧;娶娵訾氏女常仪,生挚,即帝挚;帝喾娶有娀氏之女简狄,生契,为商祖;帝喾娶有邰氏之女姜嫄,生弃,为周祖。帝喾四妃中,唯有陈锋氏不见经传。娵訾音同蹻极(诸稽、句践、女真),为帝喾东夷本族;有读乌音,有邰氏即乌谭氏;有娀sōng氏即乌新(乌孙)氏,最初都是东夷或东北夷。帝喾的婚姻似乎都是政治联姻,所以娶异族炎帝族伊祁氏女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推断。3.陶唐与台骀。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始封于唐,后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晋阳即太原,平阳即临汾。前者在晋中,龙山文化时代之前是仰韶文化义井类型;后者在晋南,龙山文化时代之前是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类型。皇甫谧认为尧部落是从山东先向西迁徙到晋中,在向南迁徙到晋南的。晋中的义井类型对应的是给颛顼以及帝喾治水的台骀族。台骀,为汾水之神,据传为黄帝后裔,张姓第三世祖。《左传·昭公元年》有这样的记载: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陶唐、台骀、鞑靼均为同音,陶唐之名或来自晋阳地区的台骀。鞑靼之名也来自台骀,鞑靼应为游牧化的台骀后裔。鞑靼被蒙古人认为是通古斯人,中原大明王朝称蒙古人为鞑靼,俄罗斯人将突厥语蒙古语等阿尔泰语族游牧人的统称鞑靼,西欧人将俄罗斯人贬称鞑靼。唐(尧)伐西夏的西夏则对应晋南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被帝尧的陶寺类型龙山文化取代。4. 尧与实沈。《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此处记载的实沈为帝喾之子,被迁于大夏之地,而皇甫谧认为帝喾之子尧是从山东先向西迁徙到晋中大夏之地的,故实沈或即帝尧族。这也证明了通古斯族肃慎等东北夷,也是广义上的东夷。三.帝尧与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帝尧时期对应2500BC左右开始的陶寺文化,在学界基本形成共识,得力于考古发现。山西日报曾撰文《帝尧之都,中国之源》自豪地写到:陶寺早期小城城墙、宫殿区、王级大墓、观象祭祀台、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宫城等一个个令人惊奇的建筑基址和玉钺、玉璜、玉兽面等具有王者之气的文物被发现。尤其是观象台的发现,与《尚书·尧典》记载恰好吻合,比英国的“巨石阵”还早 400 多年;圭尺的发现成为确立“地中”建国立都的重要标志;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是帝尧邦国的“国徽”,与《竹书纪年》记载的“赤龙生尧”相吻合,说明在陶寺文化早期,龙已和帝王联系在了一起,使中华民族“龙的传人”言之有据。帝尧时期与2500BC左右开始的陶寺文化的对应,已经成为考古学界的时代地标。帝尧同时还是孔孟开创的儒家文化的源头,影响何其深远,甚至超过炎黄!
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其上为朱砂书写的“文”字。
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其上有“文尧”二字。陶文中“尧”字目前还有一定争议,一说为“易”字
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庆都感赤龙生尧?附古籍记载:《史记·五帝本纪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伊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锐上。或从母姓伊祁氏。”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始封于唐,后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又作伊耆,姑兼收以备考。”《竹书纪年》:“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采,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汉书·律历志下 》:“帝尧陶唐氏,伊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锐上 ,或从母姓伊氏。年十五而佐帝挚 ,受封于唐 ,为诸侯,身长十尺。尝梦天而上之。故二十而登帝位于平阳。”《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史记·五帝本纪 》: “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山海经·海内南经》: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山海经·海内东经》: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实沈)、居繇(朐衍及居延)、月支之国。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缘在西北。”《山海经·海内经》: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山海经·大荒南经》: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山海经·海内北经》: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 火纪时焉。”《国语·楚语上》:“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编辑于 20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