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停业的上海葱油饼大伯,何不去搞大众创业?

位于上海茂名路上的阿大葱油饼店每天清晨6时开门,顾客却早在5时起排队,据说一般不等上四五个钟头根本买不上。这家原本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早餐点自从被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美食节目报道后人气更旺,周边有居民称感觉排队时间更长了。然而,澎湃新闻9月26日从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这家开在居民楼的小吃铺属无证无照违法经营,监管部门已多次开展整治行动并约谈当事人,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澎湃新闻网2016/09/27)
  澎湃新闻网一篇《上过BBC的上海网红葱油饼可能吃不到了,涉无证经营被停业》,不到20小时,网易上便有9535条评论,319069人参与点赞。放以前,这数据,真不算什么,但如今,网易客户端的跟贴功能已切掉最有特色的“才子”“大湿”等贴标签玩法,与其它应用无异,还能有如此多的人有兴趣回复,也算是亮眼了。
  有人会觉得我跑题了。其实,并没有。
  网易最有特色的,就是跟贴,可谓世界知名。现在它在网友中的名声虽然还在,实际,已不复从前,因为,有关部门对内容的管理,越来越严了,网友也越来越意兴阑珊。
  阿大葱油饼呢?它的香味,不但培养了远近小区很大一批拥趸,而且连英国媒体BBC都引来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网红持证才上岗。名声传到了国际的阿大葱油饼被整治,实在是意料之中——此情况,不与网易类似吗?
  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其一,当然就是“无证无照违法经营”了。
  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它的门面开在南昌路上一幢老式居民楼一楼,甚至不能称其为餐厅门面,不过是一楼居民家打开房门,卖葱油饼。
  可见,连店名招牌都没有,说他无证无照,确实是一点也没有冤枉。为了食品安全,总不能对奶粉等企业就监管得很严,对这个小店,就放而任之吧?
  问题仅在于,BBC播放此美食节目之前,当地的监管部门,30多年间,是否有发现他是无证经营并对其进行过整改与取缔呢?
  其二,当然是没交税了。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成为光荣的纳税人。喝奶穿衣纸尿片,哪个商品没含税?——尽管,很多人妄自菲薄,以为只有月薪三千五以上交个人所得税才是纳税人呢。
  记者写到,“这个已经做了34年的小店铺,被视为‘老上海’的味道,成网红后并未借势涨价,每个葱油饼维持售价5元”。 “一名老伯说:‘我买了许多年了,他每天只做三四百个,我是当早饭吃,从来都是要排队的,但最近更出名了,排队要排那么久’。”
  每个5元,一天3、400个,单月毛收入,45000-60000元之间啊!一年6、70万的收入,不吃不喝几年,就能在上海买套百多平方的房呢!想来,这是绝大多数白领望尘莫及的收入吧。
  自然,如今不比当初,能赚钱是本事,是好事,自力更生,不给有关部门添麻烦。但每月挣这么多,不交税,让那些以3500元为税基的人,如何能感觉到如阳光般的公平正义?更不要说很多靠码字为生的人,稿费800块起就要交税的了——你知道那些每天辛苦搞整治的公务员才多少钱一月吗?
  其三,尽管BBC记者是允许在中国进行采访的,人家做的也是美食节目,等于是替中国做宣传。但怎么说人家也是西方的呀,居心叵测,一不小心,就上了他们的当,做了他们的棋子。所以,最好要有不接受西媒采访的觉悟。
  况且,竟然有那么多人是看了BBC的节目来买葱油饼的,这看外媒的人,也有点多了吧?
  这不能不引起警惕。
  当然咯,以上似乎都可以是取缔他摊位的理由,但——名声已经打响了,办几个证,东山再起,不是啥难事啊。
  我建议,老伯去闹市租一间门面,雇几个员工,葱油饼之外,更兼卖点豆浆油条。以你的名气,那生意绝对是杠杠的,十倍收益,当不在话下。当此经济下行周期,你的大笔投资,你的促进就业,那绝对是大受欢迎的呀!
  从无证小贩到纳税大户,我仿佛看到一个正能量大众创业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屏山石2016/09/2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