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李天况】漫话审计的理念 2024-06-21 19:05:48 审计是有理念的,审计也是需要理念的。说到审计理念,大家可能举出很多来,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以贯之的审计理念,也就是审计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审计理念。自从2018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就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要加强对全国审计工作的领导,强调加快形成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全国的审计力量包括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的划分,以审计主体来划分的因素多一些,但也包含了审计客体的因素,咂摸起来,其实也不是有很清晰的界线。目前来看,就主体而言,国家审计署实施的审计属于国家审计,公司和企业内部,由董事会或者高管层发起且由内设具有审计职能的部门实施的审计属于内部审计,除上述两者之外,由社会中介组织中具有审计业务经营范围的事务所之类主体实施的审计,都可以归入社会审计了。就国家范围而言,一国之内的审计,也可以说是一国之内部审计,比如我国的所有审计都归属中央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世界范围内,还有跨国的国际审计,这不仅是主体的不同,更有执行的审计准则不同之类型区别了。因此,划分审计类型,还有执行审计准则之不同,可以划分国家准则、公司企业内部准则、社会公认准则。前两者好理解,社会公认准则比如各会计师公会的准则就属于这一类。三种不同审计类型划分,就审计客体而言,也不是有明确界线的,具体是看需要而言,至今还未见有明确界线,大致来说,国家审计对所有客体都是可以审计的,社会审计也不是不可以承接国家机关的审计,内部审计对于有投融资关系的客体也是有权实施审计的。这种客体划分,大致属于事理层面的划分了。啰嗦这么一段审计类型划分,与审计理念有嘛关系?咱们确认下眼神,就知道当然是有的,我是想说明,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审计理念是这三种审计都适用的,都应该秉持的,也是对文首一段话的回应罢了。不多占用各位客官的宝贵时间了,还是尽快进入正题吧。审计的首个理念是什么?愚以为是创新。创新是我们所处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我们都知道,审计产生于主体对客体代理行为的治理,说白了,就是老板对别人不信任,自己又无能为力或者不方便确认,就安排审计来确认下。随着时空的斗转星移,主体治理代理客体的各种要求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就从主体本身角度产生了创新的需求。比如中央审计委员会要求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这是来自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新要求,适用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各类审计主体,各类审计主体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这类来自于审计主体要求上的创新,我们可以总结为“审计主体要求创新到哪里,审计创新就到哪里”。审计创新还有来自于审计客体这一面的。看起来,审计创新即审计的思想意识、目标定位、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总是处于创新之中。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审计客体的商业总是在创新,商业银行业务也总是在创新,审计就不得不与时俱进,也创新。这种来自于审计客体创新对审计主体创新的要求,我们可以总结为“审计客体实践创新到哪里,审计创新就到哪里”。所谓魔高一尺,要道高一丈才好,要是魔高一丈、道高一尺就麻烦了。能做到哪样,那是魔道斗法,各显其能。但我相信,邪不压正,作为审计,并不是一个审计人在战斗,并不是一种审计主体在战斗,而是党领导下的整个审计群体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履行审计职能,大家都在努力践行“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审计规律,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循道而行”与客观规律同心同德,走在了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上。 审计的第二个理念,愚以为是阳光。俗话说得好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作为审计的第二个理念,即审计人员要秉持阳光的审计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审计言行、审计群体在阳光下公开开展审计,以实现最广泛的公平公正。凡公开即无密谋,公开是实现公平公正的最有力武器,但作为审计的公开却是有制度规定的,即只向利益相关者公开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亦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公平公正。我们强调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双保密”,是相对于无关者来说的,对于审计的委托机构和被审计对象,审计双保密是有知悉范围和知悉程度等规则的、有时间要求的,最终需要与审计委托机构和被审计对象充分有效沟通,做到实事求是、定性准、无重大分歧意见,力争达成一致性的共识。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层、走到这一步,是阳光审计理念在起作用。审计的第三个理念,愚以为是严谨。严谨即严肃认真、谦虚谨慎,这既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我们审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又是唯物史观的正确应用。我常常想,审计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对既成事实的审计,而不是对未遂、未来的审计。而作为既成事实,终究只有一个,审计人员尽力去追踪就好了。如何做到严肃认真、谦虚谨慎,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唯物史观?我们不妨遵循审辩思维。关于审辩思维,《礼记·中庸》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汉书-河间献王传》记载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把这一原指治学态度的格言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以新的含义,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从此,“实事求是”便成为表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本要求的原则,成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这是我们中国人从传统文化而来、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而来的审辩思维。现代西方图尔敏搞了个审辩思维模型(DBWQRC)。两相结合起来,我把他转化成我们审计的审辩思维模型,即“充分掌握审计依据+大量审计发现+审计依据与审计发现之间的紧密关联+(与被审计对象共同遵循的原则+被审计对象反驳)=审计结论”。以此来诠释我们“严谨”的审计理念。这里“与被审计对象共同遵循的原则”就是共识原则,比如以事实为根据、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以揭示并防范化解风险为目标,就是一个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又比如“精准扶贫”“六稳六保”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求,就是一个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如此种种,建立与被审计对象共同遵循的原则,其目的不在乎建立共同语言环境体系,否则“鸡同鸭讲”是无法达成共识的。以上这些主要是严谨中的严肃认真,严谨中的谦虚谨慎是审计为克服居高自傲而要遵循的。审计是有权威的,这种权威由委托主体所赋予,是一种审计机构的外部所赋予的权威。手握被赋予的权威,很容易陷入居高自傲的境地,殊不知还应该谦虚谨慎来予以配合,才能形成阴阳互补互动。这种谦虚谨慎,一方面是来自于这种阴阳互动之需,另一方面还是一种明智的自保策略。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一个审计项目、进入一个陌生的审计现场,如同打仗,不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么?地低为海、人低为王,谦虚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啊。这是我要漫话的审计第三个理念“严谨”,即严肃认真、谦虚谨慎。审计的第四个理念,愚以为是和谐。我常常想,审计就是一张门,只有大家都侧侧身,才能大家都过得去,否则,一方过门了,另一方过不了门,如何是好?!内部审计尤其如此!因此,我要漫话的第四个审计理念就是和谐。和谐即所有利益相关者共赢和谐。审计实践中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各自利益诉求不一致、各自所处圈层也不一致,总是需要在审计实践中去统筹协调,协调总是需要一个原则、一个共识,否则就会各说各话,达不成一致。我常常想,这个原则、这个共识就是大家都侧侧身,以求大家都能通得过审计门。当然,大家也不要庸俗地认为侧侧身就是无原则地和谐,就是“撤”底稿。任何底稿都是审计人员体力、智力、经验智慧的结晶,只要是实事求是的,就不应该被“裁撤”掉,相反应该保留。但审计报告是否引用,这可以商量,由审计机构负责人与被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项目任务下达机构负责人三方共同协商一致,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和谐局面。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马路警察,各管一段”,也就是前述审计实务中各层级审计利益相关者处于不同时段、不同圈层的关系的应用,大致可以用“三段论”来描述吧。第一时段也就是第一圈层就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直接责任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确认审计发现及其底稿,其他时段其他圈层的利益相关者不得干预;第二时段也就是第二圈层是审计项目执行机构负责人与被审计对象负责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确认哪些底稿上审计报告,第一时段第一圈层的利益相关者不得干预;第三时段也就是第三圈层是审计派出机构负责人与审计报告使用机构负责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怎么看待和应用审计报告,这时候,审计如同“啄木鸟”,将“虫子”叼出来了摆在审计报告使用机构负责人面前:“您看看我们审计啄木鸟叼出来的虫子”。具体怎么看,是审计报告使用机构负责人的事情。其他审计利益相关者也是不能干预的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是我们审计人的一贯作风,其背后的深刻逻辑就是“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每每遇到被审计对象来沟通审计发现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下,假如是我自己做被审计对象这件被审计之事,我会不会犯同样或者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的审计发现是规章制度规定的事项还是没有详尽规定的事项?是原则问题还是非原则问题?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诸如此类,多做些辩证分析、多做些换位思考。我们要坚守这个“仁”去实现那个“恕”。这就是一条很好的统筹协调各方的好原则。诸如要将审计发现与“三个区别开来”有机结合,就是一种实现审计和谐的具体实践。至于审计发现这个事实,我们的认知里,事实只有一个,但我们审计发现的事实未必就是真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啊。前面讲过,我们审计最有魅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审计既成事实,但时过境迁的既成事实,如何去还原它?秉持唯物史观是很有必要的了。因此就要多听取被审计对象的反驳意见,尽可能地跟大家一起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尽可能接近事实地还原审计发现这个事实、固化审计发现这个事实。总起来说,审计的理念-最大公约数的审计理念,就是创新、阳光、严谨、和谐。和谐,大致可以确定为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执行审计项目、开展审计活动的最终追求目标,力求要实现的目标,否则,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走不下去,路总是要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能走得远才好。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审计与被审计能不能实现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行同向,这是一门艺术。阳光,大致可以归属为实现和谐之路径吧,审计心态阳光与审计过程和结果都能做到依法合规地公开公平公正,那这样的审计谁还会反对?创新,大致可以归属为方法了,天下武功唯快不败,天下审计唯新不败。话说到此,不得不多说两句,我们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而要遵循客观规律地创新,《易经》告诉我们,创新要持经达变、万变不能离其宗,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美好的有生命力的创新。比如面对今年的疫情,我们就必须创新大数据分析审计。严谨,大致可以归属为保障措施层面,全员参与,贯穿审计全流程,侧重于审计质量控制。四个理念贯穿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审计链了,形成了目标、路径、方法、保障措施的有机结合。漫话审计理念,就漫话这些吧,既然漫话,就不是一个一本正经很严肃的事,轻松点、自如点,才是漫话的最佳状态,欢迎各位客官都来漫话。 赞 (0) 相关推荐 走向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9-0007-06 什么是职业院校的治理? 周俊:要深入了解职业学校现代化治理的内涵,首先有必要了解"治 ... 每日考点 | 新闻客观性的概念、来源及批评 核心概念辨析 一.新闻客观性的定义 新闻客观性是指意识到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从而要求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一种专业信念和道德准则.(黄旦<新闻客观性三题>) 新闻客观性是主 ... 【专栏|李天况】我为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设立了十大机制 一个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有哪些机制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质量控制呢?本人经历多年的大中小型审计项目,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十大机制. 一.实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机制 一个审计项目,一般来讲有领队.组长.主审 ... 阮啸仙的审计监督理念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审计工作史上的重要人物.他1933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青年时代研读了很 ... 【专栏|内审007】审计价值有哪些?搞不清自己的价值才是最大的问题! 公司是一种工业时代的组织.这个组织好比是一艘诺亚方舟,保证成员能够抵御风险,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避难所.组织最大的风险就是熵增风险.简单地说就是机体随着时间推移有死亡和瓦解的风险. 对抗熵增最好的办法就 ... 【随队记者专栏】莱利的“传承”理念是否应该让位于热火的实际处境? 在2014年热火三巨头的时代结束后,帕特·莱利选择了新的球队理念:"传承式团队(编者注:"薪火相传"之意)." 这就是莱利所说的--他试图与韦德,詹姆斯和波什合 ... 【专栏|燕归来】采购审计关注要点 采购审计是管理审计或业务审计的重点领域,如何更好地监督采购工作,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谈一下我的看法. 1.讲诚信.合作基于需求,始于好感,败于失信.采购方不按合同约定付款,销售方产品服务质量差,你抱怨 ... 【专栏|胖虎肥猫做审计】应收票据审计思路解析 以下视频来源于 胖虎肥猫做审计 【专栏|曾是审计人】给检查项目做分工的基本逻辑 一个检查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项目组成员的通力配合.但只有事先做好项目分工,才能够达到1+1>2的结果. 根据检查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对项目组进行分工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分别是:按检查程序进行分工. ... 【专栏|曾是审计人】内部审计项目是否必须要有问题发现?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文章都曾讨论过,但似乎还没有一篇文章可以清晰的说明这个问题.笔者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即:问题发现和审计发现的含义并不尽相同.很多文章都混淆了二者的概念. 首先 ... 【专栏|曾是审计人】形式上的审计发现是问题吗? 在遵循性审计项目中,时常会遇到被审计对象这样的反驳:"你们审计每次提出的问题发现都是形式上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也没有实质影响". 那么,"形式上的问题"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