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老哮喘发作了 一招“青龙探海”轻松解决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新经方实验录》,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芫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张仲景

小青龙汤原文

- 医  案 -

十八案 小青龙汤证

黄某春案,男,72岁,吉林省丹东市人,2010年7月4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紧一个月。
患者自诉有咳喘病史已30多年,每年都有发作。出于健康原因,2009年迁往广州居住。住在南方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受凉即发作咳喘,夏季也发。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本次发病于个月前,因受凉感冒诱发,咳嗽痰多,气喘,不能平卧。10多天前曾在某二级医院住院治疗半个月,使用多种抗生素,激素等,病情稍有缓解。出院后一直咳嗽气喘,咯白色泡沫痰,早晚量多,平卧困难,动则气紧,大便不畅,现出院转请中医治疗。
察:患者张口抬肩呼吸,动则气喘。面黑唇紫,颈脉怒张。语音低微断续,时有咳唾,咳出白色泡痰。
诊脉弦而紧,舌苔白滑,有剥落。舌质红,少津。
太阳病变证,外寒里水,按小青龙汤意。
疏方:生麻黄10克,北细辛6克,苦桔梗25克,姜半夏25克,干姜片15克,炙甘草15克,川厚朴15克,紫苏子15克(打),生石膏30克。
二剂。
水煎服,每日一剂,只取头煎,分二三次服。
7月6日复诊:药后症状大为好转。咳喘明显减轻,痰量减少,已能平卧。
诊脉弦,略紧。舌苔白,舌质暗红。
守原方去石膏、细辛,加五味子10克,再进两剂。
疏方:生麻黄10克,苦桔梗25克,姜半夏25克,干姜片15克,炙甘草15克,川厚朴15克,紫苏子15克,五味子10克。
二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7月9日三诊:病人诉病情已减轻三分之二,大便已畅,睡眠好很多。
察患者已无张口抬肩气喘症状,口唇稍暗。诉咯痰白色,黏稠。
诊脉弦,舌苔白,质淡红。
处方以封髓丹加减。
疏方:西砂仁15克,盐炒黄柏24克,炙甘草15克,干姜片10克,白茯苓30克,川厚朴15克。
三剂
嘱:药后应更有寸进,可按此方再服三剂即可,不必再诊。平日注意饮食起居,平稳度过今年夏季,至立冬日再诊,以丹丸剂调理可也。

- 评  论 -

◆ 

无论中医或西医,支气管哮喘都是一种很棘手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网和咳嗽等症状。除遗传因素外,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源,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其他过敏源有花粉、真菌、药物等等。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西医在临床治疗中只能是抗过敏和抗感染。

该病人从北方迁至南方居住也不见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虽然南方气温较高,病人可能更不易受凉感冒,但微生物、花粉却较北方多,过敏源较多。

家兄说明此案是“按”小青龙汤意,已非小青龙汤原方主证。小青龙汤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的表寒里水证,在临床中只要紧紧抓住“表寒里水”四字关键即可。至于“表寒”“里水”孰重孰轻,随证治之。

在此案初诊处方中,我注意到家兄将原方中之五味子去,加上石膏桔梗类清热化痰药,应是虑五味子用之过早有恋邪之弊。未用桂枝,因病已有时日,表证不显。二诊中脉紧已较前缓和,故去细辛,加五味子。

一部《伤寒论》,虽有269方,然而《伤寒论》中一太阳脉证并治篇已占25%强,实是仲景先师示之以太阳病脉证并治以例,教后学者变法。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均可依法而变,不必拘泥。

经方薪传

人生若如初见

扫码图书看的见    相见亦相念

中医学苑书友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