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阴阳五行”之八
【注释】
[1]平旦:日将出之时。
[2]隆:隆盛。
[3]气门:即汗孔。
【论述】
人体内的阳气在白昼与太阳的升降同步出现生、隆、虚的变化节律,揭示了一天中人的生命活动所出现的进退变化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一天之中,早晨,随着太阳的升起,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中午,随着太阳当顶,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隆盛;当太阳西下时,人体内的阳气也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这是一天中体内外阳气同步消长盛衰的过程。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则说到阴气在夜间的消长节律:“夜半为阴隆,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内经》有关时间医学的内容,有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等。此句所说,属于日节律,也称为昼夜节律。指出阳气在昼日的消长节律。
人体阳气变化的这种日节律性,对人的疾病转归是有影响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张仲景在其著《伤寒论》中,利用这种昼夜阴阳之气消长的节律,首次提出了对疾病好转时辰的预测: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外寒侵袭人体导致太阳病,当巳、午、未三个时辰,相当于9时至15时,正值午前午后,为一天中阳气最隆盛的时候,这时人体内的阳气得自然界阳气之助而盛于外,有助于驱散表寒之邪,使表证好转。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阳明病为体内阳热过亢,津液受损之实热病证。申、酉、戌即15点到20点,正是太阳逐渐西下渐至没落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由午时前后的隆盛状态逐渐衰减,而阴气逐渐增强,这有利于人体内的邪热外散和阴液恢复,故有助于阳明病的好转。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少阳病为枢机不运、胆热内郁的病证。寅、卯、辰三个时辰相当于3点至9点,正值日出阳升的前后,为阳气升发之始,有助于运转少阳枢机,舒发内郁胆火,故此时段有利于少阳病的好转。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太阴病为脾虚寒病证。亥、子、丑三个时辰相当于21点至次日3点,正值夜半前后,为阴极阳生,阴消阳长之时,这时有利于消除中焦寒邪,故此时段对太阴病的恢复有利。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少阴病为心肾阳衰之病证。子、丑、寅三个时辰相当于23点至次日5点,这时自然界阳气生还而又渐长之时段,少阴之躯,得外界阳长之助,有利于消除全身阴寒之邪,故此时段有利于少阴病的好转。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厥阴病为阳郁于里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故以四肢厥逆为特征。丑、寅、卯三个时辰相当于1点至7点,是阳气由衰弱渐渐升发的过程,外界阳气升发,可助体内郁阳伸长,从而使体内阴阳之气贯通,有利于肢厥的好转。
《内经》对于白昼阳气的消长节律的论述,还说明对于人体阳气的保养,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阳气初生、隆盛、潜藏的不同时间,调节起居,安排作息。违反这个规律,将导致形体的困顿、衰薄。如黄昏时分劳动筋骨,则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养生者于此不可不知。
现代医学也发现,人体内的许多生理功能都有日周期节律,如血细胞数、体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研究还表明,视交叉上核可通过视网膜-视交叉上核束与视觉感受装置发生联系,因此外界的昼夜光照变化可影响视交叉上核的活动,从而使体内日周期节律和外环境的昼夜节律同步起来。如人为改变每日的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可使一些机体功能的日周期位相发生移动。邢玉瑞在《〈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中引用资料说:“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人体血浆中cAMP与cGMP(环磷酸鸟苷)的浓度变化,也具有与昼夜阴阳消长相似的节律。cAMP浓度的昼夜变化是白天水平高,中午达峰值,后半夜最低;cGMP的昼夜变化恰好相反,峰值在晚上8时至凌晨2时。一般来说,cAMP对细胞某些功能起加强或促进作用,与阳气相应;cGMP常产生减弱或抑制作用,与阴气相应。”这些都表明,《内经》日节律已被现代科学理论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