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蘸一次墨,能写几个字?过关吗?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蘸墨,是一个书写过程中的小动作,却蕴含着大学问。蘸一次墨能写几个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书法家的技术水平。
所谓“惜墨如金”,惜墨反映出的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反映出高超的技法。
书写者蘸一次墨,可以完好地连续写好几个字,必然说明其控笔能力高超。这主要体现在亮点:
第一,调锋技术过硬,在书写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锋芒;
第二,行笔节奏和谐,使墨汁在笔锋中徐徐渗出,而不是失去控制。
那么,在蘸墨上,前人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前人极少论述,大概是古人天天与笔墨相伴,早已将其融为本能的一部分,也就无需关注了。但今天不一样,毛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我们所用的签字笔,根本不需要考虑蘸墨问题,所以毛笔蘸墨次数也就成了我们今人需要关注的技法问题。
其次,前贤已逝,只留下墨迹,我们看不到他们行笔的实际情况了,只能通过墨迹去揣测。而慢书,比如篆书、隶书、楷书等墨迹,通常是反映不出来的,特别像馆阁体,又黑又亮,你很难判定书写者蘸一次墨写了几个字。而且,为了减少败笔,使点画饱满,书写者很可能每写一个字就蘸一次墨、舔一下笔尖。
鉴于此,我们只能通过前人行草书墨迹,以及当今书法家的实战经验,去综合研究了。
草书,或笔画实连、或笔断意连,中间的停顿比较明显,可以从行笔节奏上大致判断出一笔到底写了多少字。比如,可以这么计算:以粗笔开始为第一个字,越往下写,笔划越细,出现飞白,直到出现下一个粗字,这就是一个舔笔的周期,也就是“粗笔—细笔—飞白—粗笔”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可以看出一笔究竟写出几个字。
怀素 圣母帖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对怀素草书《圣母帖》进行细致研究,统计出来一个结果:怀素蘸一次墨所写的字,大致在3—10个字之间,频率最高的是一次写出5—7个字,而且笔锋不散,笔尖未分叉,无涩笔、枯笔。这可以给我们今人一个参考。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略的,就是笔毫大小与写字大小要相匹配,否则,小笔写大字,或者大笔写小字,也都会影响蘸一次墨所写的字数。
有人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怀素《圣母帖》所用的毛笔,应该是锋长为2.5厘米的小笔。其实,宋元以前的书法作品,大多是手札、信札、便条,基本上都是小字,用的也都是小笔。像怀素的草书,大多不超过4厘米见方。试想,要在4厘米见方的范围内,写出法度严谨的小字,就必须要考虑毛笔的大小,也就是笔毫的长短了。
我们今天的实践也证明:如果笔锋短于2厘米,则写点画较粗或结体较大的字时,笔锋必散,很容易出现大量的涩笔、枯墨、飞白。再者,2厘米的小笔含墨量很有限,根本不可能一口气写10个字。相反,如果你用3厘米的大笔,也同样写不出怀素那样2厘米见方的小字、且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变化。
张旭 肚痛帖
说完怀素,我们再对比一下与之齐名的张旭。张旭《肚痛帖》共30个字,大致是分4笔写就,第1笔写了8个字,第2笔写了10个字,第3笔写了5个字,最后一笔写了7个字,平均下来每笔写7个多字。此帖中字的大小,与怀素的差不多,不超过4厘米见方,其所用的笔毫大小也与怀素相似。但是,在一次所写的字数上,却比怀素稍多,原因除了个人习惯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此帖是张旭在特殊情况下写就的,就是忽然肚子很痛,痛笔疾书,根本没那么多闲暇去蘸墨,最后4个字也明显比前面的字大许多,而且出现很多飞白,可见小笔写大字连大书法家也免不了笔锋散乱。
阅读更多👇
此文的研究结果,仅作一种参考。说实话,除了技法水平外,书写者蘸一次墨究竟写几个字为宜,还要看客观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以及书写者当时的心境。但如果每写一个字,甚至每写一个笔画,都要蘸墨、舔笔,那就很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