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子•品诗8首《谁敢欺负我妈》《无题》《马肉》《死去的亲人》《陪伴》《剩山图9》《拒绝生长》《杂事诗·24岁的记忆》​

注:排名不分先后,按时间顺序
黄平子读廖兵坤《谁敢欺负我妈》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谁敢欺负我妈
廖兵坤
城 管嚼着刚刚没收的苹果
向她这边走来
她挑着自己蒸的
玉米鸡蛋糕
仓皇出逃
我在天桥上
做好了一切准备
我爸先我一步
走上前去
给追赶她的城 管
装了一支中华
并双手把火点上
黄平子读诗:如果是我,会将这首诗分成四个小节。第一小节的1、2两句为第一小节,写城管来了。“嚼着刚刚没收的苹果”,这是一个细节。将没收所得据为己有,城 管可恶。第一小节的3、4、5为第二小节,写“母亲”看见城 管“仓皇出逃”。“母亲”为什么逃?因为她也是一个小贩。一个很小的小贩,一个只有一个担子的可怜小贩。第二小节可以做第三小节,写“我”的反应。“我”在天桥上想做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保护“母亲”,“我”肯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估计“我”会来硬的。第三小节可以做第四小节。写“我爸”的反应。“走”、“装”、“点”,一系列的动作多么熟练,多么干脆,想来肯定不止做了一次。一个小贩之家,哪里抽得起中华!“我爸”这一包,肯定是专为城 管准备的。一支中华好几块呢!烧肉!摆个小摊,一家人齐上阵,太难了。不过,话也得说回来,无良小贩使奸、耍诈,占道、堵路也是很闹心的。这是另一首诗的事,和本诗无关。2021年9月12日9点45分
黄平子读瑠歌《无题》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无题
瑠歌
鲍勃·威廉的心脏
停止了跳动
他从沙发上滑了下来
身体里空空无物
除了最廉价的朗姆酒
他临死前的半小时
电视里播放着
一条啤酒广告
就像我们木讷时,接受一切那样
电视进入了黑白屏
随之,大脑陷入无信号
我不认识鲍勃·威廉
这个白人工人,殆尽的人生
你要虚伪地批判资本主义吗?
我只知道,他拥有一位漂亮的小女人
他们被酒精麻醉的人生
产生的结晶
是个聋哑女儿
邻居小伙子
闯入房门
干脆利落地强 奸了她
她是那么美丽
她的下颚
脸蛋
光滑的肤色
乳 头
毛发
你感觉到了么
她的眼神里诉说着
她将之理解为爱情
那双眼
之中
有一片沙漠
泉水之上
升起一轮月亮
黄平子读诗:第一小节,写鲍勃·威廉之死。鲍勃·威廉是小人物,他的死也是小事件。“最廉价的朗姆酒”说明了一切。且慢,鲍勃·威廉是怎么死的?第二小节,追溯半小时以前鲍勃·威廉的情形。“电视里播放着/一条啤酒广告”,鲍勃·威廉喝着“最廉价的朗姆酒”。“电视进入了黑白屏”,鲍勃·威廉的“大脑陷入无信号”。两组多么有趣的关联与巧合。第三小节,追溯更久以前的事情:鲍勃·威廉夫妇“被酒精麻醉的人生”;“聋哑女儿”;女儿被强 奸事件。鲁迅先生骂孔乙己的话又可以用在这里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四小节,由强 奸事件再追溯到可怜的受害者。这一小节,瑠歌极力渲染了鲍勃·威廉女儿的外表美。第五小节,写鲍勃·威廉女儿的眼神和双眼的纯洁无邪。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位又聋又哑的姑娘,怕不就剩这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纯洁的心灵了吧。鲁迅先生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瑠歌用他的一双巧手,细致地剥着一颗洋葱。2021年9
月15日9点45分
黄平子瑠歌《马肉》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马肉
瑠歌
我们所抒情的马
是桌上的一盘肉
真正的它们
在疆北
的天河
吃草
饮水
抚摸彼此
成年的马儿
长着透亮的鬓毛
至于被牧民
宰杀
装箱
卖给河北的驴肉贩子
那是
大地上普遍发生
抒情无法抵达的地方
2020/7/03
黄平子读诗:刚刚通过喜马拉雅,从徐怀中的《牵风记》里听到一个处理老病军马的情节:部队撤退,为了不让敌人得到物资,一百多匹老病军马下了马鞍、笼头,赶到一个干旱的堰塞湖里集中射杀。还没有缓过神来,又看到了瑠歌的《马肉》。心里头五味杂陈。我们常常一边吃着牛肉一边说:“牛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也常常一边吃着狗肉一边说:“狗是人类的朋友!”现在,我们又在对着一盘马肉抒情了:“马也是人类的朋友啊!”诗的第二小节是由马肉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瑠歌远在美国,但他借一匹天马回到了疆北的天河。他看到了马儿在天河边“吃草/饮水/抚摸彼此”。我可以猜想,瑠歌也一定也借着想象趁机抚摸了一下那些自由自在的马儿。“抒情结束的地方,才是真实视界的开始。”瑠歌说。瑠歌没有让自己的感情过度泛滥。第三小节,诗人又把想象拉回到现实。不管成年的马儿,长着多么透亮的鬓毛,等待它们的命运只有一个:“宰杀/装箱/卖给河北的驴肉贩子”!人类已经进入了文明的时代,钢铁的时代,机械的时代,马这个朋友,人类也已经不需要了!“那是/大地上普遍发生/抒情无法抵达的地方”。我们还能说什么呢?2020年9月23日19点32分
这首诗《新世纪诗典》推荐过,我写过留言,正好把它贴过来。一天写三四首诗话,写得人喘不过气来。有偷懒的机会,真好!2021年9月15日9点56分
黄平子读沈浩波《死去的亲人》
——《新世纪诗典》3818
死去的亲人
沈浩波
去年八月的一个晚上
突然接到她的电话
她在电话里嚎啕大哭
说她哥哥死了
第二天我就飞去昆明
陪她守灵
陪她参加告别仪式
站在她身边
也许共同面对
一场生离死别后
我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有所缓和
我当然是想多了
没有这个可能
人们常常认为
死人有神秘的力量
能保佑活着的亲人
如果真是这样
她哥哥一定愿意
我和她还在一起
但是死去的人
并没有这样的力量
他们比活着时
更无能为力
2021.8.22
黄平子读诗:第一小节,点题,写“我”接到“她”关于亲人死去的电话。“去年八月的一个晚上”,这是时间。“突然”,说明意外。“嚎啕大哭”,说明悲伤。“她”向“我”诉说这件事,当然说明“我们”关系密切。第二小节,写“我”和“她”一起去参加葬礼。两个“陪”,一个“站”,再次说明“我”和“她”非同一般的关系。第三小节,写“我”和“她”的紧张关系。“也许”表示猜测。“有所”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紧张。第四小节,写“我”和“她”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五小节,写传说中的死人的神秘力量和这位“死去的亲人”的愿望:愿意“我和她还在一起”。所谓“还在一起”,就是曾经在一起。这样看来,“她”应该是“我”的前妻了?第六小节,写死人比活人更加无能为力。是的,死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能保佑谁呢?2021年9月15日20点23分
黄平子读吕彦平《陪伴》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陪伴
吕彦平
照片中黑乎乎的是什么,
略带点金色。
接着又发来一张,开了闪光灯的。
这回看清了,
是一条金龙在黑暗中。
那么,在你的公园里有一条龙。
天黑了,你就走出去。
你喜欢的一件事,
是在黑暗中陪伴一条龙。
黄平子读诗:“照片中黑乎乎的是什么,/略带点金色。”这两个人,不是在微信,就是在QQ。这两个人谈论的,是一张照片。“接着又发来一张,开了闪光灯的。”这是一张实时照片。现在可以知道照片黑乎乎的原因了:天黑了。也是因为天黑。所以拍照片要开闪光灯。“这回看清了,/是一条金龙在黑暗中。”不开闪光灯,连一条金都看不清,这天也够黑了。“那么,在你的公园里有一条龙。”天黑了,连灯光也没有的公园当然是偏僻的公园。“天黑了,你就走出去。”天黑了才走出去的人,当然是孤独的人。“你喜欢的一件事,/是在黑暗中陪伴一条龙。”“你”在黑暗中陪伴一条金龙,金龙也在黑暗中陪伴“你”。不过情况还不算太糟糕,最起码手机那头还有一个关心、陪伴“你”的人。一个陪“你”聊金龙的人。2021年9月16日8点01分
黄平子读毛焰《剩山图9》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剩山图9
毛焰
月光下,山林湿漉
云烟、迷雾以及那些墨渍笔痕
都清䀿可辨
怪异的岩石散发出冷光
像传说中的山鬼
巨大的骨骼和獠牙
一个轻微转移的幻景,伴随着
无声无息的欲望
所有被你沿途随意标识的
都值得你重复往返
所有你无缘得见或不小心错过的
都值得你心存念想
一次意外的山林之旅
仿佛你曾诚心实意地追随
某位古人的足迹
或者只是梦游般地在浅空飘浮
游隼尖利的眼睛
盯住那些苍白神秘的山脊
直勾勾地,只是为了
沉溺于一个完美而虚空的意象
黄平子读诗:毛焰这首《剩山图》,写的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据说狗贼吴洪裕临死前先烧《千字文真迹》殉葬,后又烧《富春山居图》,幸好被侄子吴静庵从火中抢出,但是画已被烧成两段。后段称《无用师卷》,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博物馆。“月光下,山林湿漉/云烟、迷雾以及那些墨渍笔痕/都清䀿可辨”,这是总写观画的体会。重点在“墨渍笔痕”。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毛焰是画家,自然关注了画的“墨渍笔痕”。“怪异的岩石散发出冷光/像传说中的山鬼/巨大的骨骼和獠牙/一个轻微转移的幻景,伴随着/无声无息的欲望”,这是细赏画中的岩石。在国画中,山石技法颇有讲究。《剩山图》是《富春山居图》的第一部分,在画山的时候,黄公望用了长披麻皴。山鬼的形象源自屈原《九歌·山鬼》,在这里为《剩山图》增添了神秘传奇的色彩。“所有被你沿途随意标识的/都值得你重复往返/所有你无缘得见或不小心错过的/都值得你心存念想”,这是遥想当年黄公望作画的情形。“一次意外的山林之旅/仿佛你曾诚心实意地追随/某位古人的足迹/或者只是梦游般地在浅空飘浮/游隼尖利的眼睛/盯住那些苍白神秘的山脊”,石涛说:“收尽奇峰打草稿。”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当然不是“一次意外的山林之旅”。据说《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2021年9月16日9点29分
黄平子读孟秋《拒绝生长》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拒绝生长
孟秋
我没有看过
草生长的样子
我在电视上看过
花慢慢地绽放
芽从种子中
缓缓挣脱出来
我也没看过自己
长个子的样子
从没感觉到
骨头在变长变粗
但是有一天
我看见自己摔门而出
那种突然的愤怒
就像是一棵树
在下雪的冬天
突然决定
把自己折断
黄平子读诗:“我没有看过/草生长的样子”,我也没有见过,草太卑微了,没有谁会在乎它们。“我在电视上看过/花慢慢地绽放/芽从种子中/缓缓挣脱出来”,我也见过,那是一种时间压缩的技术,把一天、几天压缩成一分钟、几分钟。那是现代高科技的杰作。“我也没看过自己/长个子的样子/从没感觉到/骨头在变长变粗”,看一堆照片算不算,那种从小到大的相片。如果算,这是一种静态的成长。上几句由草及花,由花及芽,再由芽及人。“但是有一天/我看见自己摔门而出”,这就是所谓的长大,敢于离开呵护自己成长的家,敢于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发脾气。“那种突然的愤怒/就像是一棵树/在下雪的冬天/突然决定/把自己折断”,一个新奇的比喻。树用折断自己“拒绝生长”,人用摔门而出“拒绝生长”。没有哪一棵树真正愿意“拒绝生长”,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正愿意“拒绝生长”。所谓“拒绝生长”,只不过是对环境恐惧、不适应罢了。比如雪,比如困难、挫折。2021年9月16日14点48分
黄平子读徐江《杂事诗·24岁的记忆》
——《新世纪诗典》3819
杂事诗·24岁时的记忆
徐江
我曾经看到过一只小猴
从猴山的笼子
顺着几颗大树
溜到了笼外
在不远的围墙边儿
走了一会儿
它回头看着笼子的方向
没有其他猴跟过来
就又顺着原路
回去了
黄平子读诗:这首诗的题目告诉读者,这是一首回忆之诗。徐江生于1967年,24岁就是1991年。“我曾经看到过一只小猴/从猴山的笼子/顺着几颗大树/溜到了笼外”,这是写小猴子出逃。从“顺”、“溜”等字看,小猴子的这次出逃好像是无意的行为。“在不远的围墙边儿/走了一会儿”,这是笼外。笼外的世界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它回头看着笼子的方向/没有其他猴跟过来/就又顺着原路/回去了”,笼外如果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没有猴子。没有同伴的世界多寂寞啊,这才是最主要的!笼子算什么!2021年9月16日20点30分

作者简介:黄平子,男,70后,教师,在《新世纪诗典》、《磨铁读诗会》、《诗快报》等发表作品。写作是一种编码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解码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