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训练,居然可以改变大脑构造
冥想,这俩字是不是让你的第一反应会跳出僧侣,或瑜伽练习者,盘腿而坐,甚至口中还念念有词,近乎通灵呢?我过去就是这样的感觉。事实上,它离你没那么遥远,也没那么玄。
而在脑立方的课程系统中,关于静坐、冥想的训练占据了不少的课时。现在,当我带着孩子练习时,就会确确实实的知道,当我在冥想时,无论是内心极为安静的宝贵时刻,还是只得到5分钟的短暂调整呼吸时刻,只要将注意力转回自己的身上,我就能重新体会到更清晰的思维,更少的自我批判与情感消耗,随之而来的是能持续更长时间的专注能力,和更加深沉放松的休息。
更有意思的是,长期的冥想练习可以促进大脑皮层加厚,这意味着什么呢?是更多神经元细胞的链接,更密集的脑细胞神经回路,更强的脑力表现和更年经化的大脑。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人类大脑冥想史上最大的一场研究,为期9个月,招募了313位冥想者参与,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冥想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人类的大脑结构。
大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是可以被塑造的,而塑造大脑的过程也正是改变大脑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大脑的塑造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学习一种运动,掌握一项技能,甚至是玩玩游戏都会改变大脑。
这项研究被称为ReSource,分为三期,每期三个月,每个参与者都习练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冥想,包括存在(也就是注意力训练)、影响(社会情感如同情、感激)或视角(社会认知能力如换位思考)。计划开始前和结束时,研究人员都使用各种技术,包括核磁共振对参与者大脑进行监测和检测。
除了大脑内部发生的变化,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参与者在行为上的变化,比如应对面试或考试时的紧张程度。
结果表明,参与了冥想训练的人感受到的压力比未参与的要小,但是只有那些参与了同情心和换位思考冥想训练的习练者,唾液中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才会在紧张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其皮质醇的上升率最高下降了51%。
这项研究仅限于没有任何精神问题的健康人,研究人员希望下一步看看冥想训练是否对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有所帮助,是不是可以针对大脑特定区域量身定制冥想计划,以使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更好。
确实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不是?德国科学家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和仪器进行的研究,让我们对冥想这一古老的心灵修炼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再来看看另一项研究:
三四年前,一群科学家招募了三百多个健康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年龄在20岁到55岁之间。
志愿者被分为两组:
一组接受了9个月的“社会能力”训练
一组默默地成为了对照组,依旧正常生活。
“社会能力”训练包括三个模块,沉着训练(Presence)、情感训练(Affect)和思考训练(Perspective)。
每个模块持续3个月的时间,志愿者需要每周参加2个小时的训练课程,此外,还需每天在家里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接受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冥想、倾诉和安慰、思考等。
实验组的志愿者在实验开始前,以及每个训练模块结束后接受MRI扫描,对照组的志愿者也会同时接受MRI扫描。
我们先看看对照组的大脑在这九个月中发生了什么。
他们的外侧额叶变薄了。
要知道,皮层变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就表现为多个脑区的萎缩。
可是对照组明明就在正常的生活呀,为什么要用皮层变薄来“惩罚”他们?
咳咳,人到中年,我们的大脑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萎缩的,时间可过了9个月呢,人生有多少个9个月?
这么想想,皮层变薄很可能就是正常衰老引起的,不必担心。
那么,实验组的志愿者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他们的大脑皮层不但没变薄,反而变厚了。
而且,不同的训练模块对大脑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沉着训练——增加了右侧前额皮层到前扣带皮层以及双侧枕叶到颞下皮层的厚度。
情感训练——增加了右侧缘上回到岛盖区、背外侧前额叶,左侧内/后扣带皮层和双侧海马旁回的厚度。
而思考训练——增加了左侧腹外侧前额叶、枕叶和右侧颞中回的厚度。
皮层厚度的增加与“社会能力”的改变是否有关呢?
答案是:有关。
在沉着训练中,左侧颞中回的厚度增加越多,注意力得分就越高。
在情感训练中,右侧脑岛到颞极的厚度增加越多,同情心就越强。
在思考训练中,左侧顶叶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厚度增加越多,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 ToM)表现就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