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街」只有老芜湖 才听得懂的几句话

芜湖话,属江淮方言,跟普通话很接近,比较容易懂。但在长期的生活中,芜湖人将一些当地的地名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含义,非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是根本听不懂的。这些地名,也承载了这座城市往日的一段回忆……

高头和底下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芜湖人的口中,“到高头去”“到底下去”还是一个高频词。

所谓高头,指的大致范围是以鸡毛山为核心,东至环城西路、西到袁泽桥、北达张家山,南至青弋江这片区域。芜湖虽说是一座沿江城市,但主城区却有许多山头,赭山、神山、赤铸山、范罗山……但这些山基本都分布在城郊,唯有鸡毛山地处老城区核心部位,人口也最为稠密。鸡毛山虽然从海拔上看,并不算很高,但相对于周边地区,还是落差明显。即使经过数次降坡,现在从北门沿环城北路一段向东,依然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地势在快速增高。据住在附近的老居民回忆,即使在1954年的那场特大洪水中也安然无恙。由此可见,“高头”的地势,是真的有点高。

芜湖的这处“高头”,高的绝不仅仅只是地势。“高头”所在区域,也是芜湖一处极具文化底蕴的所在。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鸡毛山在县东门外北首城根。”从三国孙吴黄武初年(222-229),鸠兹古城由水阳江畔迁至鸡毛山高地以后,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这里一直是芜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王敦城、梦日亭、铁石墩、梅筑……无不深深镌刻着我们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密码。

所以,在芜湖人的心中,“高头”,既有地势的因素,更多的还是文化底蕴的丰厚。这一片区域,时至今日依然是芜湖人心里的文化高地。

相对应的,“底下”一词就容易理解了。在以前,芜湖的主城区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以芜湖古城为主的老城区,另一部分是以中山路、二街、新芜路、吉和街等为代表的新城区。新城区基本都是1876年芜湖开埠以后产生的,这里地处长江之畔,地势相对较低,所以芜湖人就把到这些地方,简称为底下。

一脚踢到河南西瓜墩

“一脚踢到河南西瓜墩”,这是以前芜湖人非常熟悉的一句口头禅。

这里所说的西瓜墩,靠近河南南街,东接大王庙村,北至沿河路。全长550米。

西瓜墩历史悠久,在芜湖知名度较大。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的芜湖县志就有记载。很早这里是一片荒凉之地,上有一个土墩,形似西瓜,故名西瓜墩。经常有戏班利用此墩为台唱戏,当时有一民谣:“西瓜墩,乌龟池,人家栽秧他唱戏。”关于西瓜墩地名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据1985年版《芜湖市地名录》载:“因巷形似西瓜,故名。”

由于旧城改造,西瓜墩也不断被改建,至2004年时仅剩130米,2006年时全部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弋江小区。

旧时,到了西瓜墩基本就是郊外了。在芜湖人的心目中,西瓜墩和“西伯利亚”差不了多少。所以,如果讨厌谁,就会说“一脚踢到河南西瓜墩”去。说白了,就是有多远滚多远,哪凉快哪待着去。

凤凰厅的椅子——没空

如果你是一名老芜湖,有人约你,但你没时间,这时候,“凤凰厅的椅子——没空”便会脱口而出。那么,没空为何跟凤凰厅的椅子连在一起呢?那是因为,凤凰厅的椅子,真的极少有空出来的。

位于中山路中段的凤凰美发厅,在众多市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据1993年《芜湖市志》记载:“抗战以前芜湖理发业一直以肩挑和夫妻店为主,门面较差,设备简陋。大店或较大店,一般有十余名理发师傅,技术较好,讲究理发质量,这些店每天营业额在二千个铜板左右。”

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受南京、上海等城市风尚的影响,芜湖的理发业开始逐渐时尚起来,凤凰厅就是在那时应运而生的。

抗战胜利后,芜湖理发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相继开设精时美、紫罗兰、安乐也、凤凰厅等理发店。其中凤凰厅最先采用当时先进的电烫发、电吹风等设备,一时风靡全市。不久,我市各家理发店相继效仿。

从此,凤凰厅奠定了在全市理发业中的“王者”地位,历经半个世纪无人能撼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凤凰厅进入巅峰状态。该店对门面和店堂都重新进行布局和装潢,更新设备,添置空调,按一级理发厅的级别标准布局。当年市饮服公司理发业副经理黄其元告诉记者,当时凤凰厅理发业服务包括:男宾理发、洗面、修面、吹风;女宾剪发、洗头、吹风、化烫、美容化妆、淡妆、浓妆、新娘妆、面膜等。凤凰厅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常常派人到附近的医院、街道、干休所为老弱病残理发。因此,凤凰厅在芜湖人的心目有很高的地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芜湖人在过年过节时,总喜欢到凤凰厅做一下头发。而凤凰厅也一定不会让顾客失望,那种“从头开始”焕然一新的感觉让芜湖的男女老少心悦臣服。如此一来,凤凰厅每天都宾朋满座。因此,“凤凰厅的椅子——没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娘娘话到蛟矶庙讲去

位于二坝镇东南侧、长江北岸蛟虮之上有座蛟矶庙,它原属无为市,现属鸠江区。民间传说是刘备夫人孙尚香投江处。晋代在矶上建灵泽夫人祠,崇祀孙尚香。唐初时,已有将孙尚香神化成一位护佑来往船只的灵泽夫人的记载了。在民间,一直称孙尚香为孙娘娘。芜湖的许多老人还喜欢讲一句俚语:娘娘话到蛟矶庙去讲。

因了长江天堑,虽然站在长江南岸就可以看见蛟矶庙,但要到达那里,却非常困难。在芜湖人的心里,蛟矶庙就是一处近在眼前,却又很难靠近的地方。因此,“娘娘话到蛟矶庙去讲”,其话中的意思也就很明了了:不要白费口舌,不可能!

洋毛司

在1999年中山路改造之前,中山路与二街交叉口处有一座“洋毛司”。知道与否,可算衡量“老芜湖”最硬的一道考题。

如果将时光倒推三、四十年的话,这座“洋毛司”在芜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洋毛司”究竟为何物?答案说出来会惊掉人的下巴——一座公共厕所而已。

但这又绝对不是一座普通的公共厕所,一个“洋”字,便可略见端倪。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芜湖全市的公共厕所依然全是旱厕。当时,每年春季我市都会结合农业积肥,大搞环境卫生,将所清理的垃圾、粪便送到郊区农村;这一时期的除四害工作,采取“三管一灭”(管好厕所、粪便、垃圾、消灭苍蝇)的办法,做到标本兼治。对市区蚊蝇孳生地则实行市、区和居委会“三级管理”。为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卫生之家”“卫生标兵组”活动和建设中山路“卫生一条街”活动。这其中,建造一座水冲式公共厕所便是一项重要工程。

“洋毛司”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水磨石地面,墙壁贴白色瓷砖。这座公共厕所系全市首家自动水冲式公厕,一改之前旱厕“脏乱差”的状况。“洋毛司”的出现,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件新鲜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市民在中山路购物时,都会特意到“洋毛司”体验一下。由于“洋毛司”的知名度太大了,以至于后来“洋毛司”从一个公厕异化成为一个地标性的符号。当时芜湖人相约逛中山路时,常常会说:“到‘洋毛司’门口等你。”这样也是一举两得,在等人的同时,又可以解决一下个人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