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航空服务如此差劲?(深度分析)
世界最大的3个航空公司几乎都属于美国,它实力强横,但为何服务质量,却如此差劣?
图片说明:上月21日,美国航空传出,空乘对带着婴儿的妇女动粗,过程被同行的乘客拍下来,上传网络。(网络影片截图)
美国每年因航空公司超额订位政策,而遭拒载的乘客,据说约有41000人,这等于平均每天,约有112人被无理拒载。
据此看来,越南美籍医生杜成德,在联合航空所遭受的不公对待,实乃是天天都发生百余次的「小事」,为何竟成为国际新闻,而且多天不衰?很可能这事件不但有代表性,而且触动了各国人民的一根神经,其含义值得我们深究。
有人认为,美国航空业在2016年,有6.6亿人次的载客量,因超额订位被拒载的机率,只是每10万人次中有62次,遭此无妄之灾的概率极低。小编我只想说,尽管概率是很低,但是要落在你身上,造成的伤害可不低哦。
有一位常打飞的的“老司机”分享了他的悲惨经历。1994年1月初,他在波士顿开完了一个经济界的国际会议后,按行程要乘US Air飞到纽约再换另一趟飞机回香港,怎料办完登机手续,准备登机时,竟被告知机位已转给另一位乘客,所以他不能登机。老司机自然着急了,急忙告诉航空公司职员,自己并不想坐另一班机,因为会浪费时间,耽误转机。该职员无情地拒绝了他:“马上有另一航空公司要起飞,你另购机票还来得及,在这儿和我纠缠,对你而言可没好处!”他惟有飞奔至另一航空公司,重新购票,急急忙忙上飞机。
到香港后,他是一肚子气啊!要搁你身上,你也不干啊!一气之下,写信到航空公司投诉并索偿,可惜结局是石沉大海,无人理会。作为搭飞机的乘客,居然还中招,他是很不解的!所以他觉得对外宣称的低概率,可靠性要打问号。
▐ 美国航空公司的“三宗罪”
撇开概率先不谈,我们就先来说说,联合航空或甚至美国的其他航空公司,服务水平是否真的低劣无比,物非所值?
美联航的资深乘客,已列出其三大「罪状」:
超额卖位,自然是第一大罪。这等同顾客付了钱购物,商店竟可有权,要求你把物品退还,而且不一定把钱退回给你,这不是商业违约是什么?更可恨的是,这一项竟被写在,少有人会读的条文中,航空公司可以理直气壮地,把此种违逆天理的做法合法化。
第二大罪是飞机餐每况愈下,难以下咽。多年前,美联航飞机餐或许尚有吸引力,现在的则多半难以下咽。境内坐飞机,多半发点饼干面包之类的食物充饥。
第三罪是飞机中的空乘面孔冷冷冰冰,嘘寒问暖绝对是奢求。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Andy Rose,对美联航空姐的形容十分传神,说她们都是一帮angry old women,年纪大小,不是问题之所在,重点是其神色中透露出不愿,或不忿服务乘客的态度,让人感觉,她们才是上帝,乘客只应做听教听话的小孩。
但若说美联航一无是处,却也不公。乘客可自带电子设备,在机上看自选电影,便是一进步。
▐ 积分计划,让你舍不得走
美联航把乘客留住的主要手段,应该是靠其飞行积分计划。只要一开始积累里数,便让你欲罢不能,因为这等于机票有折让优惠。
尽管因近年其积分计划,所分发的优惠大幅缩水,前不久又出了暴力驱赶事件,实在让人有摆脱美联航的冲动,但是,一旦你的积分,达到享有终身金卡的地步,唯有不离不弃,继续选择联航。
因此,有人调侃道,年轻求职者,不妨在履历上,写上自己在美联航飞过的里数,里数越多的,越能彰显此人能够吃苦,情商高,能够忍受任何磨练,是雇主求之不可得的人选。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若是只把责难,集中在美联航身上,也不公允。其实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些更深层的问题。
美国人原本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地,可到处指指点点,但这次用暴力,完全颠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顾客永远是对的社会共识,有种自己扇自己一嘴巴的意思。
已故经济学家奥尔逊(Mancur Olson)在《国家兴亡》一书中,早有指出,发达国家,容易出现各等利益集团,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懂得把符合其小圈子利益的制度,变成法律,这便大大阻碍了社会总体利益的发展。
美国航空业中,便包含了维护航空公司不必改善服务质量、乘客又被航空公司霸凌的制度。
据skytrax对世界各航空公司服务质素的排名,2016年的结果,是香港国泰航空第4(2014年曾得第一);至于美联航,是第六十八,比2014年的五十三,退步了不少。
美国的航空公司,排名最高的是Delta,但也只得三十五,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航空,排名更只得七十七。由此可知,美国的航空公司服务水平,普遍地不入流,非只有联航不给力。
对于我们而言,国泰并不是很陌生的航空公司,如果你去港澳、或者东南亚,会有很高的可能坐到国泰航空。只要用它作准则,便可感受到排名低了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美国航空公司,到底有多差劲。
▐ 服务品质差,也是有原因的
无论用什么标准,世界最大的3个航空公司。几乎都属于美国,它实力强横,但为何服务质量却如此差劣?追根溯源,我相信可归咎于以下因素。
1998年3月16日,哈佛的经济学大师巴洛(Robert Barro)在《商业周刊》写了篇半游戏文章,感叹美国的空乘,外貌上的吸引力逐年下降,使到乘客若有所失,这等同服务业中的生产力下降,或是GDP的损失。
巴洛进而指出,在某些行业(例如电影业),从业员的外貌是否端正,是合理的行业要求,政府不应干预。巴洛有此言,是他认为此等状况,都因1971年泛美航空一宗诉讼而起。
1967年,有位叫戴雅思(Celio Diaz)的美国男士,此人一生志愿,是想当空乘,却向泛美求职被拒,于是根据美国的劳工民权法,把泛美告之于法庭控其歧视,最初法庭判泛美胜诉,但后来美国第五巡回上诉庭,在1971年,判了戴雅思胜诉,从此美国的航空公司,不得以性别或外表,作为准则雇用空乘。
其实在航空业刚起步时,美国的空乘男女皆有,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市场力量,已促使美国的航空公司,集中雇用年轻貌美的空姐,一直至1971年,才又开始改变。
这点和我们的认识也是一致的,貌似小时候,小编也只听过空姐年轻貌美大长腿,而对于空哥,则是一脸懵比,“有这个词吗?”
此案件若从民权的角度看,十分正义,但从市场角度看,却有颇多后遗症。
首先是俊男美女,在美国的航空业中,已无优势可言,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们会自然流向,对他们外表有更高价值的地方去;在此自我挑选的流程中,美国航空界剩下的,便只有大妈大叔了。这本来,也不一定如巴洛所言,使乘客若有所失,但更多的后果也可接着出现。既然有此案例作掩护,空乘就算因服务质量欠佳或扳着脸的态度,而被解雇,工会也可帮助她们,控告航空公司歧视,在诉讼盛行及赔偿额惊人的美国,航空公司不敢造次,服务质量怎可提高?
其次,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采用两种手段:一是提高产品形象及质量;二是减价求销量。但在美国的航空业中,服务质素已成缺乏诱因的老大难问题,竞争于是容易倾向削价(例如同样的线路,美联航的票价通常便比国泰的便宜)。
但削价离不开先减成本,否则公司如何生存?超额订位策略,可减低航空公司的成本;若出了问题,又因有法律做后盾,毫无后顾之忧,此模式自然成为业内生态的一部分。
最后,降低食物的质量,同样也可减低成本,但这些都等同把服务更劣质化,不啻饮鸩止渴。公司利润不如理想,高管便又要打乘客的主意,美联航近年,大幅降低可通过飞行积分所得到的优惠,拿到积分也无甚用处,正是等同静悄悄地加价的做法。这回美联航事件,正是向美国航空业敲响了警号,这些策略其实代价不菲,将来美联航要大减票价,才能赢回支持。
▐ 中国航空公司应引以为鉴
此点值得中国的航空公司注意,尽管有一些优质服务,值得我们引以为荣,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大有存在。
希望中国航空公司,不要重蹈美国航空公司的覆辙,把招牌给砸了。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