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一舆地志疆域2)
原创 阅读者:张水藩 文史随笔读
原文: 疆域2
坊郭里
横口 距离县城向东十里。
严坊 十五里。
刘坊 距离县城西五里。
南岐 十五里。
各地口 十三里。
小基头 十五里,宁化县界。
白石桥 距离县城北五里。
大基头 十五里。
东坑 十五里。
杨家店 二十里。
无头陂 二十二里。
田背排 二十三里。
基水塘 二十五里至金钱隘,宁化县界。
楼下 距离县城北十里。
龚坊 距离县城十一里。
阳坊 十三里。
李地 二十里。
阳七坑 十五里。
下窠 二十里。
五岭下 二十里。
拔口 三十里。
河林 二十三里。
右龙坊 四十里。
左龙坊 四十里。
俞坊 十四里。
仓盈里
巷筑坑 三十五里。
高坑 距离县城东三十里。
燕巢形 三十里。
嵩口营 距离县城东二十五里。
池峰头 三十五里。
玮埠 四十里。
职溪 四十五里。
药范 四十五里。
苍龙 五十里。
木南青 七十里。
梓材坑 六十里。
大源 七十五里。
土公坊 三十五里。
塘源坑 三十里。
磜头 四十里。
中地 四十里。
平源 三十里。
小溪 三十五里。
邱源 五十里。
黄沙坑 五十五里。
茜坑 六十里。
果源坑 五十五里。
横溪 二十五里。
马屋坪 三十里。
田源 六十里。
田口 七十里。
半溪 六十五里。
廖屋坪 五十五里。
大寮 五十里。
翁坊 五十五里。
水地峡 六十五里。
永得里
青溪、下山
上坑 距离县城三十里。
塘背 三十五里。
温家山 七十里。
赖坊 四十五里。
高坊 五十里。
嵩溪 四十里。
蛟井 六十里。
小池 七十里。
邱坊 六十五里。
曾坊 七十里。
船茜坑 七十里。
石下 七十里。
岭干 七十里至五通坳,归化县界。
青口 、大铺上
园山背 四十里。
孙坊 六十五里。
黄家磜 六十里。
罗源 六十里。
伍家坊 五十里。
田上 五十里。
余底亨 四十五里。
高城 四十里。
余坊 五十里。
黄高 五十五里。
四保里
竹尾窑
田头 距离县城七十里。
曹屋 八十里。
杨坊 七十七里。
李田 七十五里。
杨背 八十里。
童坊 九十里。
深渡 九十五里。
大田坑 一百里。
河排 一百零五里。
童家坑 一百零七里。
黄石坑 八十里。
长校 一百零八里。
下谢 一百二十里。
江坊 一百二十里。
赤土冈 一百二十五里。
刘坑 一百二十五里。
横坑 一百二十里。
李家寮 九十里。
茜坑 一百二十里。
丰饶 九十五里,长汀界。
樟下 二百三十里。
梦溪里
秋口 距离县城七十里。
山芜塘 七十五里。
铁石 八十里。
矶头 八十五里。
灌尾 八十里。
洞口 九十里。
隔口 一百四十里。
吴坊 一百五十里。
溪源 一百六十里。
张地 一百七十里。
岳地 一百八十里。
平坑 一百八十五里。
半村 一百八十里。
龟洋蛉 二百里。
左拔 一百十五里。
掩桑 二百里。
车上 一百四十里。
汶溪 八十里。
旧场 九十五里。
余朋 一百一十里。
东山下 一百零五里。
炭山 一百一十里。
芹溪 九十里。
包地 一百四十五里。
吴地 一百三十里。
桐坑 一百七十里。
九林 一百六十里。
马坑 九十里。
邻磜 七十里。
龙源 七十里。
攀龙磜 八十里。
东坑 八十里。
邻源 七十里。
荷坊 一百里。
罗坊 一百五十里。
罗村里
陈坊 距离县城一百里。
琴源 一百二十里。
吴家墩 一百零五里。
南山下 一百零五里。
赖坊 一百二十里。
官坊 一百二十五里。
贵湖 一百二十里。
罗口 八十里。
宋上坊 一百二十里。
北团里
吉龙 距离县城九十里。
坑源 一百里。
马家 一百里。
灵地 二百一十里。
龙坊隔 八十里。
邓家 一百里。
上下湖 一百十五里。
杨源 一百二十里。
李家 一百三十里。
古坑 一百二十里。
罗坑 一百二十五里。
樟树坑 一百三十里。
长灌 一百二十里。
张家营 一百三十里。
吴家 一百二十五里。
上琴 一百二十五里。
小塘前 一百二十五里。
罗地 一百二十五里。
水源 一百三十里。
迪坑 一百五十五里。
小溪 一百七十里。
磜头 一百八十里,连城界。
读后: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一 疆域2)
这部分因为篇幅比较大,所以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些村落大部分都还在,小部分消失,这都正常。有些地名是有文化涵义的,比如从“龚坊”这个村名,我们就会联想到开村的人是姓龚的,现在改成“供坊”,这个文化涵义就不存在了。又像“梧地”,清流历代县志,从明朝到民国都是写成“吴地”,建国后才改成现在的“梧地”。
现在“梧地”基本上姓李,他们的祖宗是从包地搬去的。他们和“吴”姓也有着撇不清的关系,他们的祖宗李四七大郎公是从永安到清流陈坊教书,然后入赘包地的吴十三郎的寡媳,生了三个儿子都姓李。然而大儿子李敬荣的大儿子,即李四七的大孙子却改姓“吴”叫一郎,并且大儿子李敬荣一家搬到吴地去住家。这里如果是四七郎和吴十三郎的入赘约定,那么应该是是李敬荣改姓,怎么拖到孙子才改。会不会是当时吴地的人大部分姓吴,而且和吴十三郎是宗亲,李敬荣为了融入吴地的吴姓人群里,而把儿子改姓吴。但是到了敬荣公五世孙松六公,即吴一郎的四世孙李松六公建起了李氏宗祠,应该也是在这个时候修族谱。但是族谱里除了吴一郎外,子孙都恢复姓李。在族谱里他们已经不叫吴地,而叫吾地了。他们有点自大,自称苏洋李氏,又有点自卑,既没有和包地的兄弟敬寿公,也没有和吴一郎在李家的兄弟四一、四二合编过族谱。这就是“吴地”这个村名包含的部分文化涵义,而“梧地”就没有这些涵义了,所以古村名要尽量保留。